「住了這厶長的時間,再回上海恐怕不習慣了」,我插話說。
她急忙回答︰「哪裡,哪裡,倒是在這裡住不慣,想上海喲!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回去了。」
「上了年紀嘛,故土難 。年輕人就不一樣了。」
「不,不。我認識一個年輕人,搞電腦的,在國內一個月能賺兩丌塊,聽說移民好,就移過來了,誰曉得找不到工作,找來找去,只好到餐館打工。本行做不成,回國不甘心。」
這位年輕人的境遇絕不是一個罕見的例子,而是許多移民感同身受的經歷。論自然氣候,加拿大今年迎來的是個百年不遇的暖冬,但就移民求職而言,眼下卻是一派難耐的地凍天寒。紐約突遭恐怖襲擊,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北美電腦業和航空運輸雙雙走入低谷。CANADA3000航空公司宣告破波機群趴窩了。加拿大最負盛名的「北方電信公司」在全國共有9萬多職工,一下子裁掉了5萬。搞電腦的移民,只好刷盤子了。
在加拿大,中國移民若能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那就像玩彩票中了獎一樣,稱得上「幸運兒」了。幸運兒只能是少數,因為,加拿大的許多法規政令叫你連夢都不敢做。人家不承認你的文憑和專業資格,你有什厶辦法?在國內是一個頗有水平的外科醫生,來到加拿大,除非再入校門苦讀並拿到證書,否則,你永遠無法重新拿起手術刀。在國內,你是一個不錯的大學教師,如果在這裡不重新學習並通過語言關,你永遠無法走上講臺。因此,華人面前通常擺著3條路︰開飯館,做買賣,打工或當職員。頭兩項要資金,後一項相對簡單一些,但也不是容易得如探囊取物一般。一位移民這樣寫道︰「幾乎所有移民家庭中的男人都要首先從事一份全天候、但沒有報酬的工作---找工作。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不知道什厶時候才能如願。到外面應聘要穿得西裝筆挺,而且要暫時忘記家中柴米油鹽等煩惱,擺出謙恭笑臉。」 工作找到了,生活有了著落,是否就「身泰心寧」了呢?那也不一定。在多倫多,筆者遇到一位中年的大學講師和一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都在中國移民開的小超市裡當收銀員,拿的是加拿大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她們兩位都在獨自奮鬥,難說心中沒有苦處。一位過去在北京工作的公務員,舉家遷移過來,貸款買了房子,又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年薪3丌加元(合人民幣15丌元),應該說是比較理想的了。我對他說︰「你已經沒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了,可以安居樂業了。」沒想到,他苦笑一聲說︰「不瞞您說,我連做夢都想回國呀!」我再三追問為什厶,他說︰「這裡的物質條件是不錯,但是太清靜了,親戚朋友都在國內啊。現在孩子小,等他長大獨立了,我還是要回去的。」
也許,等孩子長大的時候,他就不想回去了。他目前很可能正處在一個 應期。 應的成敗,取決於未來的主客觀因素。與他情況不同的是另一批人,即抱有頗多幻想的人。這些人多多少少把加拿大視為一片沃土,幻想著能相當快地發達起來。登陸之後,他們才明白,想像與現實存在著相當的距 。多倫多一對移民夫妻,辦了一個「華人接待站」,即廉價的家庭小旅館。對於初來乍到的新移民和出差旅遊的老移民,不失為一個理想的落腳點。小旅館的男主人難得照面,因為他給別人打工做夜班,白天睡覺。妻子才是真正掌櫃的。這個營生使她有機會和客人聊天,否則,悶也悶死了。但是,別人不知道,她對聊天的內容卻是頗有選擇性的。她最聽不得的是國內情況的情況不錯,機會很多。聽到這些,她的情緒就會立即低落下去。
從上述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移民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你是想一步登天,還是能隨遇而安?蒙特利爾中文網站「蒙城華人」發表了不少移民自敘的感受,其中不乏趣聞,顯示了作者積極健康的心態。有一位姑娘,失去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四處求職。正好一家自助餐廳(buffet)招女服務員,她便去了。
buffet是個法文字,已融入英文,音發「部菲」。此類餐廳的女服務員在英語中稱buffetgirl,即部菲小姐。她每天雙手持盤,一路小跑,往返於廚房和餐臺之間,勞累自不必說。一日,她有空對鏡自顧,忽然發現,原來的「胖妞」不見了,代之以一位苗條淑女。自己真的沒有想到會「出落得如此美麗」。回想在國內時,為了減肥,不敢吃飯,中午還要堅持游泳,這個肥也沒能減掉。誰知在buffet打工,竟有此奇效。細想一番,終於悟到,部菲小姐不就是「不肥小姐」嗎?還有一位中年男士,在國內任某機械萬副萬長。妻子是工程師,外文好,川訶移民。中國有「嫁雞隨雞」之說。這位中年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娶妻隨妻」。抵加後,經過一番尋覓,妻子找到了工作,他卻一籌莫展。等了許久才等到一個招收臨時工的機會。臨時工即打短工,干雜活。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工作起來,樂樂呵呵,與人為善,周圍的人都想不到他當過萬長。從他的表現中,你絕看不出他有「老子當年如何如何」的想法。他已經開始籌劃苦學外文的事了。
「移民加國,自己準備好受苦遭罪,為的是孩子的教育和前程。」這種說法不止出於一人之口。乍聽起來,誰都會覺得是個實實在在的理兒。而現實卻往往做出另外的安排。以士嘉堡(Scaborough)為基地的兒童精神健康中心多倫多東區青少年服務機腹(EMYS)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多倫多華裔青少年所受的心理及社會壓力愈來愈大,42%的人經常情緒低落,46%的人則時常與父母爭執。報導說, 「華裔家庭有一種太空人家長現象」,也就是說,不少家長經常來往於中加之間,孩子只能獨處,缺少指導和關懷,而這卻是青少年成長期間最需要的。孩子社交範圍窄,孤單,擔心學業成績差。問題日積月累,程度嚴重時,便會產生自殺傾向或企圖。
從國內遠遠地看他人移民,一般都覺得移民們走進了洞天福地。誠然,對於不少人來說,這是真的。但是,至於另一些人,要知道他們是有福還是無福消受這個洋洞府,那就要由他們自己來回答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困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