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在位於廣州市區中山路和越秀路交界地帶的一個施工工地上,施工人員挖出了一處古城殘垣,專家推斷可能為廣州老城門--大東門在明代(公元1368-1644)時候的城牆遺址。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地段路面被挖出一個約兩米長、一米寬、兩米深的坑。坑裡露出城牆殘垣1米多深,可以清晰看到一段由磚塊和條石砌成的城牆。該城牆由一層石頭外麵包一層土緊密累疊而成,一共壘8層,表面含有紅、綠、黃三種砂岩,其中以紅砂岩為主。
據專家介紹,根據古文獻的記載及該遺址的方位推斷,這裡可能就是古城的大東門,確切地說,是大東門的馬面(靠城牆的一面),而從紅砂岩又可以判斷出是明代的城牆。
據瞭解,大東門是廣州古城八大城門之一,位於越秀路與中山路交界地帶,是宋代(公元960-1279)到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廣州城的東大門。大東門是廣州新、舊城交匯的臨界點。民國(公元1912-1949)初年,因擴展交通把古城區的所有城牆、城門拆除,僅存越秀山上一段1000多米長的明城牆,城廊的形象蕩然無存,只剩下大東門、西門口、五仙門等一些地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廣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