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怡專欄:引以為傲

 2002-12-19 16: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據蘋果日報報導-六萬香港市民參加了十二月十五日的反對為二十三條立法的遊行。《蘋果日報》星期一的頭條說,「歷史學家將會記下這一段香港史」:「這是回歸以來最大型的一次群眾行動」。

六萬人,儘管只是香港人口的百分一,但排除了那些出門旅行的,北上消費的,進馬場的,早已定有其他計畫的,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加上見到遊行隊伍而拍手支持的路人,在小巴上伸出頭來表達支持遊行者的意向的乘客,那麼有意要站出來表達反對為二十三條立法的人就更多了。

尤其是,參加遊行的市民,不是要抗議某樁已經發生的具體的事,比如北京的學運;也不是要抗議某樁將要發生及會影響到本身權益的事,比如公務員抗議減薪。參加遊行的,只是要抗議一項「立法」,而這項「立法」的諮詢文件就有一大本,內容複雜而枯燥,過去市民中有多少人會關心立法?怎麼這次竟會有這麼多人關心?這麼多人抗議?但,六萬多人參加抗議遊行了。

參加遊行者所抗議的,不是立即、直接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比如影響自己的工作、就業、綜援、福利、居留權等等,而是人權、自由這種比較抽象的東西。即使在專權國家,被控以叛國、煽動、顛覆等罪名的人仍是極少數。而從立法,到執行法律,到出現案例,還是相當遙遠的事,六萬市民為甚麼關心這抽象而又遙遠的事,但是,他們還是參加了。

二十三條即使立了法,還要看它如何實施。即使實施,也未必實施在自己身上。而目前,在經濟低迷之下,每個人最關心、最急的還是負資產和失業的威脅。報上每天報導有人吃別人的剩飯,有人搶別人的手機為了買奶粉哺兒,大家都急、忙、焦慮自己的生活,誰還會去管二十三條立法這麼非迫切的事?飯都沒得吃,誰理會自由?然而,就是有數以萬計的香港市民,把個人的經濟困惱擺一邊,去關心整個社會的自由與人權。

六萬名遊行者,足以使香港人引以為傲。因為他們把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凌駕在自己的經濟生活之上。因為他們向中國大陸以至某些亞洲國家示範:人不是只求溫飽、過豬一樣的生活就滿足的。人需要自由、人權,並由此而得到人的尊嚴。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文件出臺時,董建華說「絕對不會減少香港市民現有的自由與人權」。但數以萬計的市民清楚表明,他們不是這麼理解。因此,董伯要檢討了。在強大的示威聲音面前,梁愛詩說,是否要出白紙草案諮詢公眾,要由保安局決定。葉劉淑儀說,一切由行政會議決定。左推右擋的結果,看來最後要由董伯拍板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