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海南「海底草原」 出現之因仍是謎

 2002-12-22 20: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近日,海南海洋生態調查組在該省東部沿海一帶發現大面積海草場,面積3-5平方公里不等。有關專家稱:東海岸為何分布著大面積海草,這還是個謎,有待進一步研究。然而此次發現,對海洋生態研究有重要科研價值。

  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是在一次對珊瑚礁和海草的調查項目中發現「海底草原」的奇景的。調查組分別在海南東海岸的文昌高隆灣、瓊海龍灣港和陵水新村港一帶礁坪內側,以及沿岸港灣(水深兩米左右)發現大面積海草床,面積3-5平方公里不等,種類主要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4種,海草高的達1米多。而在海南島的西海岸則極少有分布。
其中,陵水新村港南灣、大墩一帶的潮間帶及以下區域的海草床,分布面積約3平方公里,佔全港面積的1/6。該區域的海草主要是泰萊草,有少量的線葉二葉草。港灣的另一側則無海草分布。專家分析主要是受三才河影響,近岸海水的鹽度變化大,不利於海草生長。

  文昌高隆灣沿岸港灣、沙泥質海底的礁坪內側也分布約4平方公里的海草,還發現了仙掌藻、密島仙掌藻等在海南沿海罕見的熱帶種類。

  瓊海龍灣港一帶海域沙泥質海底礁坪內側則分布大面積海草床(5平方公里左右),但生長稀疏,葉面上有沉積污物,顏色發暗,部分葉出現腐爛。說明生態環境遭受一定破壞。
  
參與調查的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人、海洋學博士王道儒說,海草與紅樹林、珊瑚礁一樣,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王博士說,海草根系發達,有利於抵禦風浪對近岸底質的侵蝕,對海洋底棲生物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溶於水體,對溶解氧起到補充作用,改善漁業環境。更重要的是,它能為魚、蝦、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和隱蔽保護場所,海草床中生活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個別種類海草還是瀕危保護動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場保護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視。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海洋環保處負責人張軍說,過去海南省對海草沒作過系統的調查,此次意外發現海草資源,意義重大。海草作為南海沿岸重要生態系統之一,是海洋高生產力的象徵。


  至於東海岸為何分布大面積海草,至今還是個謎,有待進一步研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