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戴著「中國眼鏡」看印度

 2003-01-20 21: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01-20-2003訊, 編者按:在印度的身上,我們常常能看到中國某些過去、現在與將來的影子。畢竟這兩個毗鄰的文明古國、人口大國、同處一洲而又同在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上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困惑、保持的雄心與取得的成績,具有不因地理而隔閡的共性。

  「夢想成真」
  當磁浮列車以超過400公里的時速在中國上海飛馳的時候,聖誕老人也給中國的近鄰印度帶來了一份大禮。2002年12月25日,印度有史以來第一條地鐵在德裡(印度首都有時稱「新德里」,有時也稱「德裡」,這是因為德裡本是印度古都,後來在古都旁邊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將這個新城區稱為新德里,以區別於老德裡。新德里和老德裡也可合稱為德裡---編者注)正式開通,地鐵站口的大橫幅上同樣寫著4個大字「夢想成真」。
  通車當天,筆者同數以千計興奮的印度人一起擁入車站,在歡呼中看著列車駛來,擠進幾成沙丁魚罐頭的車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南亞虎」。
  以下的文字摘自一家印度本土法律事務所編撰的《外商投資指南》的前言,從中不難看出印度人對於自身發展前景的一份自信:「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印度仍是少數保持商業和投資吸引力的地方。它的GDP仍保持每年6%的健康增長;它擁有超過10億的人口,其中中產階級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市場之一;它擁有一支富有才乾和經過良好訓練並使用英語的勞動力隊伍和世界級的教育體系,而勞動力和生產成本仍是世界上最低的;它擁有民主政治制度,司法獨立和新聞出版自由;自從1991年以來,歷任政府都堅持推進經濟開放,吸引外國投資的進入和允許外國企業更多地在印度謀求商業機會。」

  開放不分先後
  長期以來,印度循著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即所謂的「強內向型經濟」,實行「自力更生」的經濟政策,鼓勵進口替代,拒絕外國資本,甚至一度將已有的外資企業國有化。在這一政策下,印度一方面建立了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框架,另一方面,也錯失了利用外資補充國內建設資金不足和通過吸納國際直接投資提升技術含量的機會。
  1990年代初,國際形勢變幻,國際援助持續縮水,印度政局跌宕起伏,最終促使印度走上了開放的道路。10多年過去,應該說印度開放的效果是顯著的:其吸收的直接投資從1991年的9700萬美元猛增到了2001年的23.3億美元,吸收的間接投資則更是從空白增長到2001年的27.6億美元。這樣的增長速度絲毫不比中國遜色。
  但是,良好的發展前景下,印度仍有相當多的憂患。這些憂患,對於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經驗教訓積累多一點的中國,也同樣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畢竟,這兩個近鄰,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農田裡放衛星」
  IT行業是印度的驕傲。整個1990年代,印度的IT產業年均增長率是50%---這是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發展。2000年印度IT行業的出口額達到57億美元,其中40億美元來自軟體出口。
  但另一方面,印度的IT產業幾乎是完全建立在「頭腦」上的,即以軟體出口和所謂技能密集型而非技術密集型的軟體服務貿易為基礎。印度幾乎沒有IT產業核心硬體的研發能力,也沒有上規模的硬體設備生產、組裝企業。
  中國在「十五」發展規劃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確定了信息產業的地位。而印度提出的思路,則是可以在農田上建立信息產業;有人甚至認為印度可以不經過全面的工業化和基礎設施建設而可以直接建立知識經濟發展模式。
  但所有試圖跨越「階段」的發展總是會帶來問題。在印度,就有不少人承認IT行業的發展目前還並沒有對印度整個社會和經濟產生顯著的溢出效應。
  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這樣一幅極具象征性的圖景:在一片農田裡或是貧民窟旁,一棟現代化高樓鶴立,樓頂上昂著大型的碟狀衛星接發天線---印度IT企業主要靠衛星接入方式保持對外數據聯絡。而同時印度最好的尼赫魯大學經濟系的機房裡,還赫然使用著黑白顯示器和奔騰150晶元的「化石級」電腦。
  筆者曾擁有在兩個頁面轉化之間成功打了個盹的記錄。

  「大使」牌小汽車
  儘管自1990年代以來,印度政府已在經濟社會開放和融入全球化經濟方面作了相當大的努力,但印度的開放程度仍存在一些盲區。
  在訪問途中,我們仍能聽到由於嚴格的進口替代壓抑外商投資積極性最後導致撤資的故事。單純保護的結果,是競爭力的低下和革新的步履維艱。
  在德裡的大街上,跑著的小汽車90%是古董級的「大使」牌---車型酷似1930年代的上海大街上的老爺車。這是印度最大的國產汽車企業TATA集團的產品,車型歷50年毫髮不變!依筆者的乘坐體驗,其發動機也極可能如此。
  最近,紐約的斯密森博物館舉辦關於印度「大使」車的展覽。獵奇的美國人對這款車十分喜愛---人們驚訝於它竟然還能跑得那麼歡。而印度人真正愛上「大使」車的一個理由是:安全---誰都知道它跑不快!

  外賓「禮遇」
  相關的觀念更新問題還反映在國際形象上。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無煙工業」當然應當得到大力發展。
  2002年末,傳來中印間正式開放旅遊的消息,印度各大名勝的小商小販們自然要加緊學習中文吆喝了。而前往印度參觀遊覽的國人,往往要準備好面臨這樣的外賓「禮遇」:支付高出印度本國人10倍到100倍的門票---這對於中國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熟悉的「歧視」!
  在一次火車旅行中,筆者曾專門就此請教鄰座的印度人,得到的解釋是:既然你們外國人能花大錢千里迢迢地來印度旅遊,當然就付得起這個價。筆者試圖用經濟學原理進行解釋:實施門票的國民待遇--改善印度的國際旅遊形象--進而吸引更多的國際旅客--帶動旅館、餐飲、紀念品、娛樂業--最終獲得更多的旅遊收入,對方聽罷呈若有所思狀。

  5分鐘印度時間
  如果有人要你等5分鐘,你能幹些什麼事?這要看在哪裡。在印度的話,那可就多了。據筆者的親身經歷,這包括喝一杯印度茶,加一瓶可口可樂,加觀賞珠寶店的夥計現場穿出5根半寶石項鏈!
  根據印度時間,如果有人同你定好8時見面,那他實際上說的是9時。學生出於對教授的尊重,會提前一刻鐘到!
  反觀中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理念,在相當多的地方和領域,也依然還沒有深入人心。

  兩天內的4條中國報導
  筆者在2002年最後一週裡,隨機選擇兩天,收集了印度的所有全國性英文報紙,查詢有關中國的報導,得到了4條消息:張藝謀導演的影片《英雄》、中印在世貿新一輪談判中的態度比較、全球跨國公司爭相入駐上海、印度成為對華反傾銷訴訟的大戶。
  現在中印兩國都深知對方的重要性,也關注對方的發展和相互之間關係,但瞭解仍是不充分的。雙方的認知也需要更新。印度一本2001年出版的專著《跨越夢想之橋:印中50年》(CrossingaBridgeofDreams:50YearsofIndia-China),列出了20世紀下半葉印度學術界的102篇主要的中國研究論著,按時間序列依次是五六十年代14篇、70年代35篇、80年代12篇、90年代39篇。依筆者的閱讀範圍,中方學者對於印度的研究也相差不多。
  (作者繫上海社會科學院訪印學者)

摘自南方週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