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紐約時報:中國知識份子從薩達姆看到暴君的影子

 2003-04-08 19: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紐約時報今天刊登的一篇評論說,三十歲到六十歲之間的中國人,從海珊(薩達姆)看到毛澤東、鄧小平等本國暴君的影子,可是三十歲以下未嘗過文革暴政和天安門屠殺味道的年輕一代,卻只知道美國轟炸中共大使館的可恨。

這篇由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BakerInstituteofRiceUninversity)研究員查建英(JianyingZha)撰發的評論說,一般中國人私底下談話和網路上匿名對美國「扳倒海珊政權」戰役,都強烈表示支持,讓作者甚感驚訝。

「搜狐」網站貼出的一篇文章,把海珊描述成強姦民意、視民如草芥、把國家當自己財產的暴君,說「有什麼理由要讓這種領導人繼續幹下去?」唯有鏟除這種暴君,「伊拉克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至於美國繞過聯合國,更被認為像是不等街坊委員會開會決定,直接闖入暗室,拯救被流氓強暴但不敢呼救的女孩的「義舉」。

作者表示,這兩大比喻雖然有點唐突,但他瞭解這種想法的根源--表達這種意見者,多數經歷過中國當代歷史最黑暗的時期,也就是深受毛澤東文革之害,以及鄧小平天安門大屠殺之痛的官員、學者、記者等菁英份子,他們像東歐人一樣,從海珊身上看出他們太熟悉的暴君身影。

文章指出,中國政府看出這一點,因此對這次戰爭的報導,尺度雖然放寬,不過有關海珊殘暴統治的那一段,絕對不能「泄露」給老百姓知道,連改革派官員都不希望大陸人民把他們和海珊政府作比較。

反對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最激烈的是年輕一代的中國人--不知文革和天安門歷史,更不知道海珊暴虐統治,而只記得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新生代。

查建英說,這「代溝」顯示中國正在經歷的複雜轉型。只敢經改不敢政改的中共,靠鼓動民族主義來維續法統性,反全球化和反美是它兩大管用的招數,特別是反美--把美國描繪成有錢的流氓,老是想把中國或任何膽敢挑戰它的國家(如伊拉克)壓下去。

文章說,中美之間的衝突事項,包括貿易、臺灣、轟炸大使館甚或奧運,都成為「美國人傲慢」、「欺負人」的證據,因此,美伊戰後美國如何處理伊拉克,將是中國人密切注意觀察的對象。如果美國再度展現霸氣凌人,中國的年輕人可能永遠對美國掉頭而去。

文章指出,在民族主義情緒高張的氣氛下,居然仍有這麼多中國人還對美式自由民主政治保持信心,這就更加值得注意了。這表示中國人殷盼自己國家的政治制度也能痛加改革,他們支持美伊戰爭,其實是表達他們心中的理想主義,因為這場戰爭,對象不僅是極權主義,同時也是狹隘、激進的民族主義。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人民能夠公開表達各種政治意見,也可以和平示威的日子還很遠,可是,大家默默支持美國攻伊,表達和政府不一樣的意見,顯示那一天「一定會來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