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學壞了!」像緊箍咒似地夾在孩子們的頭上,居然被我們這些父母堂而皇之地念叨了千多年。對於孩子的錯誤張牙舞爪、總是力圖斬草除根的父母們,對於自己的自以為是不但不思悔改,而且至今還無人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這孩子學壞了」一出口,孩子立時被責罰釘住。於是呵責、詈罵、拳腳相加。於是在一場場連綿不絕的暴風驟雨中,我們的孩子們被這個錯誤的句式折騰蹂躪,真正就被蹂「壞」了。
「孩子學壞了」的句子錯在哪裡呢?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複製品」,身體髮膚被父母「克隆」出來,品質個性從父母處傳承下來。父母是籐,孩子是瓜,籐正不結歪瓜。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來就是個被動體。知識才幹,依父母的觀念研習得來;言行品格,不是從父母處摹擬而來,就是依據父母授意的標準從社會取捨而來;道德法律意識,是父母耳提面命的潛移默化而來……所以父母是堤壩,孩子只是流水而已。有什麼樣的堤壩,就有什麼樣的水道。不然的話,法律上怎麼會將父母欽定為「監護人」呢?但是,在我們掛在嘴巴上的「孩子學壞了」的句式裡,被動體的孩子被偷換成了主動體。即,孩子是「學壞」的主體。主體是需要承擔所有的責任的,所以有關孩子的過失便一股腦由孩子擔待。可是我們的孩子的主動權又在哪裡呢?
如果我們把這個句式變更一下,「孩子被教壞了」,那麼,責任的主體改變。主體是圍繞並且影響孩子成長的周圍的人、事、物的環境。那麼接受責罰、需要檢討的就不會是被動的孩子,而是環境了。那麼,本來責罵孩子的語言,可能就要落在自己的頭上;本來落在孩子身上的巴掌,揚起了的手可能就沒有落下去的理由。孩子出了錯,父母要首先檢討自己錯在哪裡,將怨恨分流之後,才不至於亂棒扑打,傷及無辜。如果這樣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我們就不會那麼氣急敗壞了,孩子也就真的可以在正常的環境裡健康成長了。
- 關鍵字搜索:
- 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