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朋友講的一個故事:上財經大學時,他們學院有一名經濟學教授,凡是被他教過的學生,鮮有順利拿到平時學分的。原因在於:教授平時一本正經、不苟言笑、教學古板、平時佈置的作業既多又雜,學生再出色,鮮有受其賞識的。但這位教授可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經濟學專家,叫得出名字的幾位財經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誰若想在經濟這個領域闖出一點兒名堂,首先得過他這一關才行!
一天,教授身邊緊跟著一個學生,兩人有說有笑、神情自得,驚煞了周圍的同學們。後來,就有人問那名學生說:「幹嘛對教授跟前跟後地巴結呀,你有一點兒骨氣好不好!」那名學生回答說:你們聽說過默罕默德喚山的故事嗎?有一天,他帶著他的四十個門徒,在山谷裡講道,他說:「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關鍵,也就是說:『人有信心,便沒有不能成功的計畫。』」一位門徒對他說:「你有信心,你能讓這座山過來,讓我們站到山頂嗎?」
默罕默德對他的門徒充滿信心地把頭一點,對山大喊了一聲:「山,你過來!」山谷裡響起了他的回音,回聲終於消失,山谷又回歸寧靜。大家都聚精會神地望著那山,默罕默德說:「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他們開始爬山,經過一番努力,到達山頂,他們因信心促使希望實現而歡呼。
講完這個故事,那個同學停頓一下繼續說:「其實,教授就好比那一座山,而我就好比默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提供我要的學習方式,我只好去適應教授的教學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學經濟學,是要入寶山取寶,寶山不過來,我當然是自己過去嘍!」這名學生果然是鶴立雞群、出類拔萃,畢業沒幾年,就成為金融界響噹噹的人物,而他的同學都還停留在原地「喚山」呢!
人不一定能改變環境,但一定能適應環境。「山不過來,我們就過去」的人生態度,就是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調整適應能力,這要比總是抱怨懷才不遇,要有成效得多。
- 關鍵字搜索:
- 山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