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29日,在聖彼得堡市舉辦了俄羅斯首屆國際海軍展覽會。300多家企業、科 研機構及設計局參展,其中包括來自15個國家的45家外國公司。本次展覽會本應成為幫助本國軍火商向世界市場推介俄海軍軍事設備的宣傳舞臺,可是盛會卻以俄印之間軍火交易的一大醜聞而告終。醜聞的中心是為印度海軍建造3艘導彈護衛艦(合同總額超過10億美元)的「波羅的海工廠」。印度海軍發現,艦載防空導彈系統「無風-1」號無法正常工作。導彈無法升空,即便勉強發射出去,也總是偏離目標。這種罕見的情況讓雙方都感到尷尬和不安。因為在俄海軍,該系統被認為是攔截巡洋導彈和飛機的最有效系統之一:防空導彈系統完全是自動化的,可以自行發現、鑒別和摧毀目標。
波羅的海工廠馬上將所有問題歸咎於「無風-1」的研發商--莫斯科「牛郎星」海洋無線電電子科研所。同時抱怨其主要競爭對手「北方造船廠」(該廠在為中國海軍建造驅逐艦的競標中勝出。),稱後者在艦船上安裝了過期的、從報廢的同級別艦艇上取下來的部件和機械裝置。波羅的波工廠還想藉此機會賴掉拖欠承包商的超過1億美元的款項。
但是合同的執行方完全否認是已方責任。「我們很快明白,不應該在系統或者導彈身上找原因,這些從陸基發射裝置發射的武器以前都能準確擊中目標。」「牛郎星」的副總設計師阿爾卡迪.勃爾祖諾夫證實說,「原來,在設計軍艦、選擇其無線電設備的參數時,犯了大錯--艦船一個系統的工作頻率不對,自主制導導彈彈頭的頻率也出錯了。錯誤的頻率導致了發射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牛郎星」方面稱,在艦船的工廠試驗階段就應該發現這一問題。但是波羅的海工廠當時要麼根本就沒在意,要麼就是有意掩蓋故障
。
拿中國人的錢建造印度軍艦
俄產艦船的這出醜聞不僅影響與德裡的合同,而且可能會破壞同中國軍方的合作關係。剛開始時波羅的海工廠的領導層利用印度的錢進行企業私有化改革。後來,為了填補「虧空」(有關方面估算超過5000萬美元)、完成艦船的建造工作,波羅的海工廠試圖向北方船廠「挪借」為中國海軍建造兩艘驅逐艦的一筆合同(價值為14億美元。)
仗著當時主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伊里奇.克列巴諾夫的支持,波羅的海工廠指責對手沒有向國家支付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兩艘艦船船體的使用費。「北方船廠」計畫以此為基礎為中國建造兩艘驅逐艦。此後不久「北方船廠」與國防部談妥了總額為1億8262萬盧布的國債清償進度表。但是因為財政部的干預,合同最終還是轉給了波羅的海工廠。這一決定令北京不滿,因為北京方面不喜歡其訂單由為印度生產艦船(而且是用中國的錢)的工廠來完成,這樣,輾轉了一圈之後,訂單又歸還給了「北方船廠。」由於資金不足,波羅的海工廠只能合夥完成印度訂單,而且還比預定交貨期晚了半年。
莫斯科可能喪失亞太海軍軍火市場
波羅的海船廠對對手的攻擊以失敗告終。但是局勢的發展超出了通常的國內企業爭奪國外客戶的範疇。莫斯科與北京方面簽署了有關不泄露軍事技術合作的交易細節的政府間協議。如果發生泄秘事件,中國有權解除與俄羅斯簽署的合同。
另外,波羅的海工廠的做法已經嚴重打擊了俄羅斯在軍事技術合作市場上的地位。專家們稱,波羅的海船廠的舉措已嚴重損害了它同「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國防部及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的關係。後者甚至準備控告波羅的海船廠泄露國家機密。而最悲慘的莫過於由於未能按質按量完成履行義務,莫斯科再次在外國客戶面前陷入難堪境地。德裡已經將「俄產品出口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違約損失4000萬美元。
這筆賠償金如何支付,目前還不清楚。德裡方面想得到「實物」或者以此沖掉以後的合同款額(最近的一筆合同是俄羅斯向印度提供「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巡洋艦)。
而這起醜聞的深遠影響比支付違約金、喪失利潤豐厚的合同要嚴重得多。在俄武器及軍事設備出口總額中,海軍設備佔到了15%的份額。據專家估計,僅亞太地區就準備購置:17艘巡洋艦、65-70艘護衛艦、25艘輕型護衛艦、40艘潛艇、80-85艘掃雷艦、70艘巡邏艦,總金額達到600-850億美元。印度護衛艦醜聞之後,莫斯科可能會喪失這一市場。而這一切都是俄羅斯海軍設備產商自己釀就的苦酒。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拿中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