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裡葡萄知多少
「1998年前老年份國產葡萄酒絕大部分是假的!」面對記者,國內著名葡萄酒專欄作家、獨立酒評人吳書仙女士沈重地說:「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還有良知!」
2003年9月18日,吳書仙在上海古北家樂福超市購買「華夏長城」和「張裕」葡萄酒各一瓶,然後封裝送到法國EUROFINS ANALYTICS研究所鑑定。這是全球惟一能檢測出葡萄酒年份並出具證明的權威機構。結果印證了吳書仙對其真實年份的懷疑--「1992年華夏長城赤霞珠」檢測出的年份是在2000∼2002年之間,「1993年張裕解百納」檢測出的年份是在1998∼2001年之間。
隨即,吳書仙的《十問華夏長城》一文,把炮口指向「華夏長城」和「張裕」,也把整個葡萄酒行業置於社會輿論強大的火力之下。「這個本該是朝陽般的行業,本該給人們帶來芳香與愉悅的行業,今天卻完全變味了,行業內充斥的『臭味』掩蓋了『香味』。被誤導的消費者,識別不了哪些是『臭』的,哪些是『香』的……」
循著「十問」沈重的軌跡,記者開始深入瞭解中國葡萄酒業的現狀,在不斷接觸到一些摻雜施假、偷工減料,以及在暴利蠱惑下大肆欺詐等陰暗面的同時,也真切體會到這個行業艱難的生存境況。
「酒裡沒有一滴葡萄汁」
2004年4月11日,北京朝陽區太陽宮批發市場。
經朋友介紹,記者找到酒類經銷商萬勇(化名)。出乎意料的是他竟一口答應了記者的採訪要求。「這些事情我不說遲早也會被捅出來,再說做假葡萄酒畢竟不是長遠之計。」萬勇對記者坦言,他在這個圈子裡做了3年,心裏總感到疲憊和厭倦,他不願意一直昧著良心,提心吊膽地繼續下去。
「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假葡萄酒我說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地說,很少有經銷商沒有做過這種酒的。」萬勇告訴記者,市場上假葡萄酒主要集中在低端,賣出去的價格高低都有,但在批發市場上其主要特徵就是低價。經他指點,記者在市場上輕易找到一些掛著驚人低價標籤的葡萄酒,其中一種標明葡萄汁濃度為50%的720毫升裝葡萄酒,單價居然只要3.8元!
「這些『葡萄酒』裡真有50%的葡萄汁麼?」
「怎麼可能呢?你自己算算看,葡萄汁四五元錢一斤,賣出來的成品酒才多少錢一瓶?要真放了,廠家還賺什麼呢?不少廠家為了既定的利潤,通常連一滴葡萄汁都不會添加的。」
4月15日,記者隨萬勇到吉林某市進貨。在市郊一家酒業公司,扮成「隨從」的記者在萬勇的「協助」下進入了該公司的「調製車間」。接下來的所見可謂過目難忘:在簡陋的廠房中央,一個5噸裝的罐子佔了近半空間,一位中年「調酒師」先拖著水管灌水,然後再依次加入10來種原料(經證實主要是酒精、糖精、葡萄香精、色素、防腐劑等),隨後開動機器進行攪拌。整個過程在「調酒師」抽煙的工夫裡就輕鬆完成。在車間的另一邊,3個工人守著一臺簡單的罐裝設備,一瓶瓶散發著誘人光澤的「紅葡萄酒」就在他們手中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在車間門外,記者無意中還發現了「酒瓶」的來源:幾個中年婦女圍著一隻裝滿洗衣粉水的大鐵槽洗洗涮涮,旁邊擺放著一堆用清水漂過的酒瓶。從被剝下來的舊商標,記者斷定這些都是回收的舊瓶。
「這裡生產的就是業內俗稱的『三精一水』葡萄酒。酒瓶當然是回收的啊,不然怎麼降低成本啊,當然一般不會高溫消毒什麼的,那又會增加成本。」萬勇悄悄告訴記者,這些酒主要銷往一些中小城市或農村地區。「由於多是『短、平、快』的突擊加工,所以通常是前一天訂貨,第二天就能裝車運走。」
顯然,經銷商對假葡萄酒不僅心知肚明,還在一定程度上縱容生產商造假。萬勇告訴記者,一般經銷商在拚命壓低出廠價格的同時,又明確提示生產商可以沒有葡萄汁,但要明確標明葡萄汁含量,只要「像葡萄酒就行」。
是非「洋垃圾酒」
2002年10月,河北懷來縣某酒商突然爆出猛料:「目前國內80%的葡萄酒是從國外進口的『垃圾酒』調製;市場上200元以下的酒50%都有問題,進入夜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酒裡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