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正好相反。 1989年11月,鄧小平將軍權交給江澤民,是形式大於實質。鄧退居幕後,實行「垂簾聽政」,1992年發表南巡講話,強烈干政,是最著名的事例。正是鄧在黨軍體系的巨大威望,使他放棄軍委主席一職,變得並不重要,他六四事件後公開說過「我希望完全退下來,但是動亂我要管。」
江澤民正是由於沒有鄧的權威,因此他的全退,是值得密切關注的重大事件。
一、江的全退,是中共權力世代交替的重要標誌。前年中共十六大的權力大換班中,江澤民逼退李瑞環,留任軍委主席並安置親信於高層,顯示戀棧弄權的強力慾望,給中共第四代接班蒙上陰影。現在從軍委正式辭退,黨政軍權力都交出來,從而完成了第四代在組織上法律上的完全接班,宣告以江澤民李鵬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正式退出政治舞臺。長達15年的江澤民集權統治,終告結束。這是新陳代謝的不可抗拒,而不是江某人的明智。近年的資訊顯示,江的留任,已成為他本人和中共的負資產,反江留任的聲浪,此起彼伏,但是,江的權勢曾被有意無意地加以誇大。
二、江全退後,沒有可能「垂簾聽政」,這是基於中國已是一個後極權主義社會的重要判斷。後極權社會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失去了富於魅力、具有獨裁權威的領袖人物。中國社會在毛澤東、鄧小平先後逝去後,「革命的總髮條已經鬆了」(哈威爾語),領導人的威望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政權的維持只是基於建立在恐懼與謊言上的制度慣性。當然,江澤民可以憑藉他掌權十五年經營的網路與人事,繼續發揮一定的影響力,但是這種影響在力度和時間上都是有限的。如今中國官場信奉的守則是「誰在台上,聽誰的」。何況江氏家族的名聲並不好。
三、江全退後,前景如何?中共政治權力的轉移,在毛死以後,雖然免不了爭鬥與陰謀,主流則已趨於緩和與非意識形態化,急功近利的務實機制,經過二十多年的推行,已取得社會性的共識。但政治體制改革的停滯、倒退與難度,與日俱增,積重難返,因此,對胡錦濤溫家寶體制在突破現行禁忌方面的估計,不容樂觀。或許,胡溫的執政風格及其政治背景的侷限,也未提供令人樂觀的依據。在大政方針上江規胡隨--是可以預料的。儘管如此,我認為對中共第四代的完全執政還是有理由保留一點期待,那是出於中國走向開放,和世界逐漸接軌的大趨勢,出於中國故步自封的體制遭到內外越來越大的壓力與挑戰,出於世代交替給中共新領導人的啟示。不過,在中共高度集權的體制下,未來施政進退的關鍵,還要看大權集於一身的胡錦濤的歷史感,看他的器識與膽略。
作者是《開放》雜誌總編輯
(轉載自《觀察》網站)
- 關鍵字搜索:
- 金鐘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