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國共合作終告失敗,雙方分道揚鑣,各自獨立抗日。
共產黨失去國民黨政府的支持與補給,只能孤軍奮戰。他們不得不完全依靠百姓的支持。面對這一現實,共產黨必須沿路向百姓宣傳革命,爭取他們的支持。貼近百姓、瞭解他們的疾苦、贏得他們的支持,這一切使共產黨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得以生存,並奇蹟般地最終打敗了國民黨。而贏得民心與百姓的信賴正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中國的百姓那時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熱切地期盼一個公正、廉潔自律而處處為人民著想的新政府。最終,共產黨憑藉大無畏的精神力量、出色的膽識與謀略,以及對新中國的憧憬,取得了天下。
我常常在想,如果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政府能夠更加妥善謹慎地處理國共關係,少一些貪污與腐敗,多一份對百姓疾苦的瞭解與同情,歷史是否會重寫?如果國民黨能夠耐心地等到抗日結束後再來處理他們和共產黨之間的分歧,那麼共產黨是否還會像當時那樣奮不顧身地要通過槍桿子和革命來建立一個新中國?這一點是見仁見智的。
白修德的回憶把我們帶到了深受蹂躪的戰時中國,讓我們看到當時當權者的所作所為,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人民的痛苦和對革命的熱切期盼。現在看來,我們能夠發現,當時發生的一切其實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那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時代。而對自己的信仰堅定不移、滿腔熱情的共產黨把握住歷史的機遇,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白修德不僅再現了戰爭的殘酷,更使我們從中得到深刻的教訓和領悟。他的描述不僅引人入勝,更證明了學習歷史可以使人獲益。
各國政府遇挑戰措手不及
儘管未來的一切將有所不同,但過去的歷史仍然會為我們提供指路的明燈。知古可以通今,我想,歷史的經驗能夠在諸多方面為我們提供深遠的眼光,未來的希望和前進的方向。對歷史的深刻瞭解可以使我們更加珍惜當今政府領袖與人民精誠團結所換來的成果,從而激發整個社會的積極因素,使我們的社會不斷向前邁進。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加速向前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各種看似前所未有的難題。但這種複雜棘手的狀況也許古已有之。恐怖主義、沙斯、愛之病、全球性的溫室效應等新的危機層出不窮,給我們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面對這些挑戰,各國政府似乎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力不從心。在這樣的時代裡,單靠政府的力量已經無法有效地應付危機。當領袖們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之際,每一個團體和個人也必須挺身而出,貢獻出一己之力。當全體人民、各個團體與政府精誠合作,面對危機,我們就能從容應對。也許,任何問題的最終解決都將有賴於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能夠與政府積極配合的人民。
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哲人--孔子的智慧對我們大有裨益,並讓人回味再三。當齊國國君向孔子詢問治國之道時,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簡單而深刻的答案揭示了管理國家、企業與家庭的道理。而這自然也適用於問題與危機的處理。因為只有當社會的每個階層充分體會並認識到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 解決危機的方案與計畫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實施。
老智慧今天仍富實用價值
中國古代的智慧,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智慧,以及老子與孔子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富有實用價值。古人對於國家治理、社會秩序的基本理論與指導原則,直到今天仍然歷久彌新,熠熠生輝。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春秋戰國這一段五百五十年的歷史特別引人注目。它使我們瞭解到中國豐富多姿的文化神采、用前人的血淚所換來的歷史教訓,以及在五千多年的重重磨難中所積累的智慧。
近幾年來,新加坡的領袖們為了拓寬有限的人才資源,不斷推動吸引外來人才的政策。
新加坡在本區域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地人才資源的增長已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新加坡採取了更為開放的移民政策,使更多的合格外來人才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這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新加坡能否不斷加強其在本區域中所扮演的樞紐角色,繼續保持其領導地位,將取決於外來人才政策是否成功。
吸納外來人才的政策其實不乏先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早在公元前650年春秋時期的秦國國君秦穆公所倡導的外來人才政策。秦穆公意識到,秦國缺乏人才,因此努力吸引外來人才,並聘用外來人才百裡奚為宰相。
後來秦國的歷代君主都延續了這一政策。公元前361年,年輕的君主秦孝公更是把引進人才制度化,用各種獎勵政策來吸引外國人才。獎勵政策規定,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才幹擔任上至宰相(相等於現在的總理)的高級職位。這種慷慨的納賢制度,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沒有一個國家能與之相比。秦國也虼俗呱锨抗(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外來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