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炒」商可謂出盡了風頭,從「炒房團」到「炒車團」,再到「炒煤團」,現在又冒出了「炒金團」,真是炒出了花樣。有人這樣評價,浙江人真是厲害,什麼賺錢就炒什麼。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熱鬧一陣子後,無論炒房團、炒煤團還是炒車團無一不受到阻擊。先是炒房團名存實亡,再是炒煤團殃及人命,後又炒車團敗走鎮江,一個個「炒」商的炒作暴富夢從巔峰跌至谷底。浙江炒商敏感的神經已感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地方政府對失去話語權的恐懼;關於外來投資政策的潛移默化;普通百姓投來的異樣眼神,頻頻的礦難導致人們對浙江「炒」商的良心拷問。浙江「炒」商,緣何四面楚歌?
惡意炒作制約當地經濟發展
對於浙江「炒」商,炒房團無疑是最風光的一支團隊,他們將自己從溫州炒到全國,甚至「火」及美國紐約長島。這支近10萬人的炒房大軍,手中有上千億元的資本,有消息稱甚至更高,僅溫州某房產投資俱樂部,會員就達6000多人。四年來,溫州炒房團先後到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經濟較發達城市炒房產,所到之處,房價驟升。那些憑微薄工資生活的市民們,惟有望房興嘆。
緊跟其後的又冒出炒車一族。短短兩個月,江蘇鎮江市的出租車轉讓價從7萬元一路飆升至12萬元,漲幅達40%。炒車團成員僅用了一兩週時間便從溫州瑞安出租車價格從60萬元炒高至70萬元,溫州永嘉出租車牌照也從20萬抬高至30萬。
浙江能源緊缺,缺電讓浙江人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浙江「炒」商憑藉著自己獨有的嗅覺,拆資向晉商挑戰。以至於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一位專家發出這樣的感嘆:當前煤價上漲與浙商炒煤團有脫不開的干係。
浙江炒商從一定程度刺激了當地GDP的增長以及相應產品、資源價格的上揚,但由於炒作過程中沒有有效的機制加以宏觀調節,漲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形成了一個個「泡沫」,特別是炒房團使得當地百姓紛紛談房色變,大呼「狼來了」。有專家指出,泡沫終究是要破滅的,指望浙商炒家刺激當地經濟增長,其危害猶如吸毒。
地方政府「阻擊」浙江炒商
當浙江炒商團帶著滾滾財富來到「新大陸」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其實他們沒有注意到當地政府在迎接笑容中還有另外一番讓人難以察覺的含義---這絕不僅僅是一個招商引資的問題。
「山西為什麼出不了現代晉商?」面對不斷湧入的浙商炒煤團,很多山西人在問。一個沈重的話題不可迴避地擺在曾經輝煌多時的晉商面前。一個關於晉商崛起的論壇在山西省政府等有關部門的直接推動下展開。從山西省省委宣傳部部長申維辰在論壇上的發言中不難看出山西方面對浙商日益做大的擔憂。申維辰說:「我們現在應該重視什麼?重視我們自己的錢,重視我們後代的錢。把我們寶藏(指煤炭)使勁地挖,破壞性地挖,這與晉商明理的精神相違背。我們有一些民營企業家,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為山西考慮。外省的企業家來山西,把煤挖完了,把當地環境污染了,然後走了。這種現象是值得思考的。」他還說:「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山西建設成新興的能源基地,這是一個關於我們新晉商下一步如何走的問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西人,把山西的煤資源大批大批地轉出去,甚至是破壞性地轉出去,我覺得良心上真過不去。」
同樣的恐慌也縈繞在江蘇鎮江市領導的心中。2004年9月,鎮江市政府出臺「收購出租車必須加收三萬元保證金」的政策。很多炒家認為,三萬元根本不算什麼,但關鍵在於,這意味著鎮江政府主管部門已開始對他們的收購行為採取措施。
而炒房團由於其強勁的影響力早已聲名狼藉,所到之處地方政府如臨大敵,積極備戰。杭州政府率先在二手房中徵收20%的附加稅,雖然僅有8個月後便不得不宣布取消這項稅種。因為對於為民辦事的政府來說,百姓的吃穿住行才永遠是第一位的。
非法運作產生信用危機
有一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當大多浙江炒商在賺得高額利潤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往政府臉上「抹黑」。
在記者採訪中,又一個話題再次浮出:山西外來投資辦礦者,涉嫌非法開採。
據山西當地媒體報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外省、外商企業共在山西開辦19座煤礦。除山東魯能集團開辦的河曲縣上榆煤礦外,其餘18座煤礦均未履行法定審批程序。保守估計,因這18個礦井的非法開採,山西省每年就損失煤炭2000萬噸,價值30多億元。更為甚者,在多起礦難事件中,由於忽視礦工的人身安全,輿論紛紛遣責,投資煤礦的浙商們在拿礦工們的生命作為淘金的基石。
雖然浙江炒商的資金普遍被認為是社會上的游資,但不可否認的另一個事實是:「市場傳聞10萬溫州人拿著1000個億在炒樓,絕大多數都是借銀行的錢來『生蛋』。這些人先砸進20%-30%的自有資金作首付,炒高房價後用重新評估、再抵押貸款的循環手法,即可以小搏大。」
在有意或無意間,浙江炒商成了一個個不受歡迎、暗含市場危機的小索羅斯,更為可怕的是,有人說,浙商在透支信用,影響將波及他們的下一代。
繼炒車之後,誰也不知道浙商的下個目標又將是會是什麼,然而如果以上存在問題不及時右緣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千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