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艘豪華遊艇雲集上海,亞洲最大的遊艇展粉墨登場。此次中國國際遊艇展由「
人頭馬」等四大歐洲奢侈品品牌共同贊助,顯示出海外相當看好中國富人在遊艇方面的消費熱情。(4月8日新華社電)中國在亞洲遠不算是個富國,溫飽問題尚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是,中國富人的消費,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不僅美國的許多豪宅已經為中國人所擁有,而且中國本土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之一。
富了常要擺闊,舉世皆然。以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中國的富人真論財富還無法和發達國家的大款相提並論,要鬥富是鬥不過人家的。
然而,奢侈品的消費卻超前了好幾步。中國的富人,願意在其擁有的財富中拿出更大的比例用於奢侈品消費。這是為什麼?
考察中外富人的文化行為,可以看出,中國的許多富人只用財富界定自己的地位,缺少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因此就沒有任何精神傳統對其窮奢極欲進行制約。
這一格局之形成,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在17世紀以後,歐洲的一些平民新貴通過經營實業成為富人後,首先面臨著和貴族爭奪政治、社會和文化權利的問題。貴族的地位是世襲的,不完全以財富來界定,甚至以經營實業為恥。平民發財後,經濟上和貴族比肩,在政治、社會和文化上卻遠不如貴族尊貴。特別是在英國,購買貴族爵位不易,僅僅憑藉財富,無法贏得社會的尊重。
到18世紀中期,英國的平民新貴已經成勢,在經濟上舉足輕重,在社會和文化上不甘再居貴族之下。於是,他們就必須通過自己的財富,向社會證明為什麼自己值得社會尊重。在傳統的觀念中,貴族之所以「貴」,不僅是因為他們有錢,而且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統治的社會承擔著一種家長式的責任。於是,這些新貴就拚命展示自己的財富是如何比貴族的權力更加有益於社會。他們明明知道投資於土地不賺錢,但還是大量購買土地,並運用自己的經營技巧,在土地上指導佃戶試行新技術,促進農業革命;有的則為故鄉修建基礎設施,從事福利事業;有的則通過在本社區廣泛行善,成為公共領袖,被選為下院議員,擁有了政治權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最終要創造一種與貴族不同的自我認同,向社會證明:他們代表的新階級,比貴族更高貴,對社會更有益。雖然他們致富後在生活方式上極力模仿貴族,但是在經濟上獲得了對貴族的明顯優勢後,馬上就發展出自己的新格調:節儉。他們模仿貴族修建鄉間別墅,卻明顯突出樸素的風格。他們日常的生活開銷,也是體面而節制。他們甚至在媒體上刻意炒作貴族的奢華,並用自己勤奮、簡單的生活方式與之進行對比。一句話,他們要向社會證明:把財富和權力放在他們手裡,比放在貴族手裡對社會更加有利。他們的財富,有道德的目標。而貴族的權力則沒有。這種節制、負責的上流文化,特別是在一些新教國家,逐漸演化成了統治文化,主宰著現代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的道德。於是,在許多發達國家,富人自己花錢小心翼翼,但給社會捐款則爭先恐後。
在美國社會,人們談一個體面的富人,很少談他或她住什麼房子、怎麼花錢。人們談論的,是這些人都捐了什麼。
中國一直沒有貴族階層,以官為貴。斂財斗富,在古時的官場上日甚一日。如今的一些富人,不但繼承了這種斗富的劣根性,攀比的對象也還是國外的大款。可惜,他們根本不知道文明國家的大款是如何生活的。最近一個對美國百萬富翁的研究竟發現,這些百萬富翁大多數開平民車,用舊傢俱,甚至選的電話公司也常換,為的是找個便宜的服務。這種幾個世紀培養出來的上流社會文化,是中國的大款一兩天學不會的。他們現在之所以瞄準國際的奢侈標準斗富,恐怕還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方式在國際上不被自己的同類接受,於是更要爭著入人家的圈子,非要花錢給人家看:「老子和你有什麼不一樣?」殊不知,越是這樣,自己就越成了文明的上流社會的賤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薛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