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看不知道---原來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2005-07-08 03: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本報記者 張靜 吳翔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編輯同志,您好:我是一個啤酒研究工作者,想和貴報談談目前很多啤酒廠用甲醛當穩定劑的事情。

  其實,這事不算新鮮。前兩年就有媒體報導過,也有行業內的有識之士站出來呼籲過,希望廠家能夠停止這種有害百姓健康的行為。但是幾年過去了,消費者仍對此一無所知,大部分企業還是照常使用。

  早在幾十年前,很多國家就已經禁止在啤酒中添加甲醛。我國不僅沒有這樣的規定,而且啤酒加甲醛在業內還變成了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行規。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甲醛太便宜了!可是,啤酒企業要活,老百姓的利益就不重要嗎?每年夏天,我看著街上大排檔裡那些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們,買瓶一兩塊錢的啤酒開懷暢飲,心裏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感,對行業內的這一現象就更是深惡痛絕。食品業要靠良心吃飯,可是,當有些專家呼籲應該禁用甲醛後,差點沒被同行的口水淹死;有些啤酒廠家公開打出「不含甲醛」的口號,也被其他廠家罵得很慘。

  《環球時報.生命週刊》是我看到的最有責任感的健康類報紙。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你們的報導,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這件事,因為他們有權利知道!我想,這可能會讓某些人不高興,但從長遠來看,這麼做無疑對我們的啤酒行業有好處,對老百姓更是有好處。

   一位忠實的讀者

   2005年6月15日

  啤酒加甲醛,圖的就是便宜

  收到這封信後,本報編輯部非常震驚,立刻展開了調查採訪。

  首先要知道的是啤酒裡為什麼要加甲醛。記者從業內人士那裡瞭解到,在啤酒的製造和儲存過程中,麥芽殼中的多酚和氨基酸會因光照發生發應,生成絮狀沉澱物,讓酒變得渾濁。一般來說,啤酒在0℃下儲存1-2個月,這些沉澱就會自動降解。但是,為了加快出廠時間,廠家往往使用穩定劑來消除沉澱物,甲醛因其 「質優價廉」,成為穩定劑的首選物。

  本報駐德國記者瞭解到,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工藝的發展,德國等歐洲國家相繼禁止在啤酒裡使用甲醛。隨後出臺的歐盟食品法規也規定,甲醛不得作為食品添加物或加工助劑。歐洲專家指出,甲醛已經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為可疑致癌物。雖然甲醛含量低於每升0.2毫克是安全的,不過,再微量的甲醛也要由肝臟來解毒。在夏季大量飲用含甲醛的啤酒,會增加肝的負擔。長期飲用,還會影響生殖能力。

  如今,歐洲的啤酒廠家已經完全通過無毒方案來解決沉澱問題。比如用PVPP(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來吸附多酚,消除沉澱。但這樣做的成本較高,一個年產10萬噸的中小型企業,如果全用PVPP,光成本一年就最少要增加20多萬歐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目前,除了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少國家還在用甲醛釀製啤酒。

  西湖啤酒辦公室主任劉女士曾給《北京青年報》的記者算過一筆賬:1公斤甲醛的價格為12元,而1公斤PVPP的價格為200元,1萬噸的啤酒,用 PVPP再加上其他輔助添加劑,就意味著要增加20萬元左右的成本。一位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對於一個年產數百萬噸啤酒的企業來說,用甲醛所節省的成本絕對不是一點半點。而且,甲醛的穩定效果非常好,一週或10天左右就能出廠,還可以大大節約儲存成本。

  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2003年3月,深圳金威啤酒宣布在產品中不再使用「有害助劑」甲醛,並聲稱自己是全國第一家不添加甲醛的啤酒企業,引得業內罵聲一片。兩年後,據《南方日報》報導,金威已經把「不添加甲醛」的「綠色工藝」當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看樣子是決定將甲醛「禁用」到底。那麼,其他企業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記者首先打電話給中國啤酒品牌裡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青島啤酒。質量管理部一位姓史的工作人員接聽了電話。史先生告訴記者,「傳統工藝」中一直在使用甲醛,但是他強調,青島啤酒早就不用甲醛了。當記者問到什麼時候開始不用的,他表示自己記得不是太清楚,但是在2003年的金威事件之前,公司就已經發布了文件,規定所有產品中不再使用甲醛。不過當記者問起其他啤酒企業使用甲醛的情況時,史先生以「不瞭解情況」為由,不肯多說。

  接著,記者打電話給四川華潤啤酒公司一位姓高的技術副總。她一聽記者打聽甲醛的事,立刻回答道:「你想知道啤酒里加了什麼,應該問我們總部。這方面的事我不清楚。」---看得出來,她在迴避這個問題。被拒絕後,記者又給華潤公司一位姓武的副總打了電話,向他求證華潤下半年將全面棄用甲醛的消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這位武總告訴記者,啤酒企業用甲醛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而且用了很久。

  這兩家大企業不再用甲醛,那麼其他的啤酒廠家呢?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副理事長、國家啤酒綠色標準課題組負責人顧國賢教授指出,現在有些大啤酒廠如燕京等,也已經不用甲醛了。不過,眾多的中小啤酒企業依然在產品裡普遍使用甲醛。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杜律君告訴記者,就產量比例來看, 95%的國產啤酒都加了甲醛。有些企業宣稱自己不用甲醛,其實往往只是部分產品不用而已。一位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現在高檔啤酒基本上已不再使用甲醛,但一兩塊錢的啤酒不可能不加甲醛,因為成本根本下不來。

  杜律君秘書長告訴記者,其實,啤酒中用甲醛當穩定劑還是1962年的國家科技研究成果。只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方法顯得落後了。雖然專家們也希望啤酒企業能逐漸停用甲醛,但是,在中國,甲醛替代物如硅膠、PVPP等生產得很少,幾乎全靠進口,與使用甲醛相比,「成本能差上幾十倍」。而且,啤酒漲價也不可能。現在啤酒業惡性競爭激烈,一瓶啤酒的價格有時還不如一瓶水,甚至只能賺一分錢。再提高成本,真的就是「賠本賺吆喝」,很快就會被其他廠家打敗。如此一來,誰還敢使用高成本的穩定劑呢。

 絕大多數消費者毫不知情

  甲醛在啤酒裡用得這麼普遍,那消費者是否知情呢?在隨機採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受訪的消費者都對此毫無瞭解,他們根本不知道身邊還有這樣的危險存在。

  出租車司機姚師傅是第一個接受記者採訪的。他在聽說了啤酒里加甲醛的事後氣憤地說:「這種做法太缺德了。」他說,一到夏天,自己每天都要喝兩瓶啤酒,活了半輩子,都不知道稀裡糊塗地喝進去多少甲醛,因此,他很想知道自己常喝的幾個品牌的啤酒中是否含有甲醛。他還一再向記者表示,一定要將此事曝光,讓更多的人知道。

  與姚師傅的義憤填膺相比,從事銷售工作的周先生顯得有些消極。他說:「沒辦法,不喝它喝什麼啊。這麼多年不都喝過來了嗎?」北京某醫院的丁大夫告訴記者,他希望能夠盡快制定出限制甲醛使用的標準來,那些沒實力的企業倒了也不可惜。「不能只顧發展經濟,讓老百姓活得好才是最終目的」。

  專家:不用甲醛是原則性問題

  啤酒廠要生存,但是老百姓的權益怎麼保證?顧國賢教授指出,甲醛在啤酒中經過分解之後,殘留量很低,甚至低到難以檢測出來的地步,因此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啤酒中絕對不應該添加甲醛,這是一個原則性問題,和它的量多量少、會不會造成傷害無關。首先,甲醛是一種毒品,在我國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不能將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其次,添加甲醛會破壞啤酒本身的風味。他說,這麼多年來,這一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完全是由啤酒行業內的習慣勢力造成的。有些啤酒廠家不動腦筋改進工藝,總是以會損害啤酒行業的利益為藉口,縱容自己。他指出,改進工藝確實需要增加成本,但沒有某些人想的那麼嚴重,不會讓太多的中小企業倒閉。

  顧教授說,由他牽頭制定的《國家啤酒綠色標準》已經在2003年開始實行,據他所知,中國食品發酵工業協會也正在修訂《國家發酵酒衛生標準》。在這兩個標準中,都規定啤酒中的甲醛最高含量在0.2ppm左右,即每升啤酒裡可含0.2毫克甲醛。他告訴記者,啤酒在發酵過程中也會產生甲醛,如果再拿甲醛當穩定劑,基本上都會超出0.2ppm的標準。目前,國內啤酒的甲醛含量普遍達到了1.2ppm。

  中國農業大學一位專門從事食品發酵研究的教授告訴記者,用PVPP、硅膠等來代替甲醛,肯定會提高一些成本,但他相信,目前的大部分啤酒廠都能承受。因為我國現在年產量在幾十萬噸以下的小啤酒廠已經幾乎沒有了,大啤酒廠的產量動輒幾百萬噸,不會因為此事而影響生存。他指出,光有標準還不行,目前很多啤酒廠的檢測手段落後,也會影響標準的執行。他說,這麼微量的甲醛,依靠普通手段很難檢測出來,只有企業提高檢測技術,加強自律,才能讓法規發揮有效的作用。▲

  《環球時報 生命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