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受辱」、「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被搶」、「外交部提醒瑞士境內發生多起針對中國遊客的搶劫」等消息陸續傳來,似乎出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一下子就進入了多事之秋。對此廣州多位出國游資深領隊表示,相對於中國剛剛開放出國旅遊的1999年,針對中國遊客的歧視實際上正在逐步減少。但中國遊客在公共場合的「高聲喧嘩」使一些高端酒店把中國團隊列入不受歡迎的遊客,而「露富」心態又使中國遊客頻頻被盜賊「盯住」。
高調「露富」易招偷搶
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時的人身、財產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人每次出遊帶的現金過多,歐洲團的一些遊客身上帶的現金都基本過萬,本來這就是受外國小偷關注的群體,此外,還有一些遊客不夠低調,愛「露富」,這樣就更容易招來偷搶。
我花了八千,還剩兩萬多
據一位資深的歐洲導遊介紹,目前還有一些高明的騙子。比如,有一遊客在布魯塞爾街上遇到2名自稱是「警察」的人要檢查他的護照。遊客就把護照拿出來給他們看。這2個人接著說比利時警方目前正在進行「打擊假幣行動」,要他把隨身攜帶的鈔票拿出來驗證,他想都沒想就把身上的5000美元現鈔拿了出來,遞給 「警察」查驗,沒想到「警察」抓起鈔票就跑。
「歧視」行為不鮮見
中國遊客認為的「歧視」行為,在出國旅遊過程中並不鮮見。
泰國布吉的一家高級度假酒店「明言」:不接待中國旅行團。酒店的工作人員說:「以前接過一些中國團隊,但這些團隊在入住時經常出現吸菸把房間的地毯燒出洞來,在餐廳或電梯等場合大聲喧嘩的情況,引來其他客人投訴。酒店因此造成了很多損失,後來就不接了。」
被安排「單獨用餐」
王先生也對他的首次美國之行印象深刻。他和朋友2個人不久前到美國旅遊,在酒店吃早餐時,被「單獨安排」與酒店正常使用的自助餐廳隔開,不讓他們和「老外」使用同一場地。他們覺得受到了歧視。據瞭解,目前相當多的歐洲酒店專門在會議室等場所專門辟出區域來供中國團隊用餐。
而相當多的中國遊客認為自己在過海關的時候,不斷被問話,海關人員對他的旅遊目的持懷疑態度,是一種「歧視」。廣東中旅營運副總監鄭文麗認為:「不少所謂的『歧視』是誤會。造成誤會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異,但中國人本身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是重要因素。」
陋習一 公共場合嗓門大
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已經成為中國遊客的一大「標誌」,鄭文麗回憶起自己帶歐洲團的經歷常常搖頭,幾乎在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同的「慘痛」回憶。「有一次帶一個團,一群人在飛機上打撲克,影響到整架飛機,有些華人實在忍不下去了就上前制止,但制止了多次都不收斂。」
「過海關是進入一國領土的第一關,中國遊客喜歡在過關時開始議論,相互拍照什麼的。關口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重要場所,面對這種情況一些海關和邊檢的工作人員自然對你印象很差。比如說,一次帶一個旅遊團出國,當時整個團辦的是旅遊簽證,團內有很多是生意人。邊檢詢問,你們來做什麼?遊客就比較張揚地說,我們來尋找商機,要同你們做生意。邊檢就說,既然是做生意,為什麼不辦商務簽證?於是就拉到小房間裡問上個1小時。」
陋習二 不守秩序不排隊
不遵守秩序和規則是中國遊客的另一大缺點。廣東中旅出境旅遊公司總經理俞康明很有感觸地介紹,帶團去法國的迪斯尼,欄杆設計成回字形,但一些中國遊客不排隊,拉開欄杆就往裡鑽。一些其他國家的遊客很憤怒,問 「是哪個國家的?」「我們做領隊的都不敢說自己是哪個國家的,太丟臉了。」
「還有去麥當勞買飲料,老外的文化是很講個人隱私的,不願意挨得很近,前後都隔著1米左右的距離,就像國內在銀行或安檢時--樣。但中國遊客一看到前面空那麼多,就一下子湧了上去圍住整個櫃臺。」
一位歐洲游領隊也表示,在等電梯的時候,遊客剛進酒店辦完入住,就大箱小箱地包圍了電梯口,電梯一到就一擁而上,這樣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已經在排隊的人也進不去。
陋習三 衛生習慣被詬病
此外,中國遊客的衛生習慣和一些生活差異也一直被詬病。
在一些歐洲國家,比較少見到中文指引,但廁所裡卻一般都有明確的中文指引「排隊」、「沖水」、「洗手」等。廁所中的排隊之法也有奧妙,中國人往往按一個人對著一個門的方式排,但歐洲人一般全部排在外圍,出來一個進去一個,比較文明和公平。
有一幕也是在國外餐廳中經常發生的。一位資深導遊說,美國酒店的早餐餐廳一般都比較小,吃自助餐有切片麵包什麼的可以自己拿。由於餐臺比較小,侍應生就只拿出一條長麵包放在那裡,吃完一條再拿一條出來。有一次,一些中國遊客以為只有一條麵包,就擁上去哄搶那些切好的麵包,結果麵包掉了一地,氣得那個侍應生一下子到廚房拿了2條麵包出來,意思是告訴你,我們有很多麵包。「這樣影響很不好,所以也不能怪一些酒店要專門開闢地方讓中國人單獨用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