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目前,廣東省貧困大學生的比例已經達到13%∼15%左右,特困生高達5%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100個廣東大學生中,至少有13個貧困生,5個特困生。以目前全省80萬在校生計算,全省的貧困大學生已經突破10萬人。
為了省錢,也為了能掙些下學期的學費,清風利用暑假兼了幾份工。正午時分30多度的高溫,他汗流浹背地在宿舍煮午飯。
在華南農業大學校園,這名特困生由於家庭經濟拮据,正在為學校做清潔工作以賺得生活費。
雖然廣東省教育廳及廣東高校相繼採取了「獎、貸、助、學費減免、特殊困難補助、綠色通道」等多種措施幫助大學生完成學業,但能夠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的還不到一半,靠勤工儉學崗位解決生活困難的也僅佔貧困生的三成多!而無法靠這兩個途徑來解決上學問題的大學生,在多數靠舉債或學校設立的「綠色通道」進入學校後,由於家裡幾乎不可能再有經濟來源,使這些在校學子不僅生活異常艱難,學費更成了他們身上沈重的負擔。
記者調查發現,在廣州的10多所高校中,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的貧困生佔了絕大多數比例,這與其招生規模大,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山區或農村不無關係。在這些高校,貧困生佔了20%左右。特困生更是高達8%,有些連基本生活保障都達不到,這些貧困生基本上都是處於當地貧困線以下,甚至有的五口之家年收入只有2000元。
他們大多數入校時已經身無分文,或是家人流著眼淚四處舉債,欠下一筆對他們來講無異於天文數字的巨款。入校後,他們只能通過高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先免費入學。以華南師範大學為例,每年入學新生有6000人左右,因為貧困辦綠色通道入學的就有400 多人,其中特困生有近300人。廣東工業大學每年有一萬多新生,貧困生達2000多人,每年不能交足學費的就有1000多人。
因為貧困,他們連早飯吃與不吃也要斟酌再三;因為貧困,有的學生不得不在漆黑的夜裡到校園的垃圾桶裡翻撿食物……這些催人淚下的故事,真實的發生在貧困大學生的身上,信息時報從今日起和您共同來關注和幫助廣東的在校貧困大學生。
檔案001號 竹葉
深夜撿剩飯吃的瘦小女孩
想走出窮山溝,做個有文化的女孩
說起貧困生竹葉的故事,廣州某高校輔導員王老師心痛得直掉眼淚。
去年新生入學不久,一天深夜,學校校園裡漆黑的夜空下一片靜謐,清潔工王嬸剛剛清理完飯堂的最後一批污物,關好門準備回家,突然發現遠處的垃圾箱旁,一個矮小的身影正在垃圾箱裡翻找著什麼,又過了三分鐘,黑影突然不動了,仔細找找才發現旁邊的草地上坐著一個人。王嬸立刻上前看個究竟,從背影,王嬸斷定是一個女學生。怎麼學生還有撿垃圾的嗜好?而且,看樣子這個女生好像在吃從垃圾箱裡拎出來的剩盒飯!
深夜垃圾桶裡撿剩飯充飢
為探究竟,第二天傍晚,王嬸特地從學校食堂裡買了兩個麵包,用塑料袋包好,在晚上9點多的時候,悄悄放在垃圾箱上,自己則躲在遠處觀看。果然,10點以後,小黑影又再次出現了,她向四處看看後便走近垃圾箱,還好,她先看到了垃圾箱上的塑料袋,當發現裡面是麵包後,便狼吞虎嚥的大吃起來!
接下來一連三天,王嬸總能看到這個撿垃圾的女孩,可惜的是,因為夜色太黑,根本看不清人臉。為了不讓女孩受驚,王嬸也沒敢走上前去,認認女孩的模樣。
心事重重的王嬸最終將此事反映給主管學生工作的一位校領導,領導聽後,當即委派學生處的負責人火速調查此事,並分析認為,這名學生很可能是學校的一名貧困生,因為拉不下面子,沒有申請勤工助學,才出現如此離奇的舉動。負責人說,在尋找這名貧困生時還真費了些功夫。負責人到學校後勤部印出所有新生的飯堂消費卡,發現有三個人的伙食卡上存錢很少,日消費幾乎為零,於是對這三名學生進行調查。開始時將眼光鎖定一位四川學生,但最終調查發現,這名學生不但不窮,她的父親還是某個公司的老總,所以,她根本不需要在飯卡上消費。之後又調查到一名湛江的學生,但該生是一名男生,最終才找到這名女生,她就是本文主人翁竹葉。
窮山村裡惟一的女大學生
經調查,竹葉的家在廣東揭陽山區一個邊遠的小村,這是一個出了名的貧困村,而竹葉的家裡因為有8個兄弟姐妹,使日子過得格外艱難。家裡沒有任何外來收入,全靠幾分薄地,種的糧食有時連維持溫飽都成問題。兩個大姐只讀到小學三年級就主動輟學回家了,現在同時在讀的有她和四個弟妹。
「沒有文化,就只能幹苦力,只能永遠過窮日子,而女孩子就更慘了。你聰明,讀書又好,一定要把書讀下去,做個有出息的女孩。」這是大姐出嫁時對排行老四的竹葉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對她影響很大,竹葉決心要做一個走出山溝的文化女孩。
從那時起,她更加發憤讀書,以始終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了縣重點中學。三年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廣東省重點高校,也成了村裡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
一天只吃兩頓花費不足3元
在和竹葉聊天時,這位以優異成績考入重點高校的女孩始終比較靦腆,低著頭聲音很小,話語中帶著幾分膽怯。在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學費成了大問題,父母跑遍了所有能借到錢的地方,在村民的幫助下,竹葉終於懷揣著5000多元來到了學校。可交了學費和住宿費後,竹葉已幾乎身無分文。「剛進學校,有困難不知向誰說,那段日子很難熬,有些不堪回首,還好學校為我及時找了一份兼職,每月150元,才使生活有了保障。」她坦言,家庭的貧困曾令她不太自信,很少主動與同學溝通,到目前為止,她去食堂吃飯絕大多數都是獨自一人,她每次都只花一塊五,打一菜一飯。因為還要買一些教材及一些日常洗漱用品,竹葉只能放棄吃早飯,一天的飯錢要控制在3塊錢以內。
一年只買過一條18元的裙子
竹葉告訴記者,因為家裡還有四個弟妹在讀書,從上高中起,家裡就為她開始借債,交上第一年的學費後,家裡就不可能再拿出一分錢了。她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上完大學。可是自從學校搬進大學城後,為了學生安全,學校要求學生不要到外面打工,所以,所有的收入只是在學校兼職的150元錢。有時會有一些意外支出,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只能是找同學們借,而還錢的惟一途徑就是從嘴裡省。有時會餓得很難受,但農村出來的竹葉自認為身體素質不錯,可以耐得住。「我回家是從來報喜不報憂的,說了爹媽會擔心,即使是擔心,他們也沒辦法,所以乾脆不說,讓他們寬心點。」
因為實在困難,在大一期間,竹葉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穿的全是高中時的舊衣和姐姐們穿過的衣服。只有在今年暑假前,考慮到這個假期不能回家,必須打工掙學費,要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才買了一條18塊錢的新裙子。「因為沒買過衣服,也幾乎沒上過街,所以,我要請同學幫忙,這條裙子原價40塊,在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討價還價下,老闆才賣的,其實,18塊錢對我來說也挺貴的,那是我6天的生活費。」竹葉說道。
今年的學費還沒有著落
在學校的介紹下,今年暑假,竹葉找到了一份包吃包住並一個月有1000元收入的家教,這讓她異常興奮,她說,很有壓力,天天想著如何教好,不能辜負了人家給的這份工資。對於這1000元,竹葉說:「教材費、水電費等開學的新費用可以保證,可新學期的學費至今仍沒有著落,回家要是不可能的,因為村裡的人都很窮,借了第一年,第二年怎麼也開不了口了,即使開口,也很難借到,申請的助學貸款到現在也沒批下,真不知道怎麼辦……」說到這,竹葉把頭低得更深了,把臉全部埋進了頭髮裡。
竹葉的開支清單
110元過一個月一年花1800元
早餐:無
中餐:1.5元
晚餐:1.5元
水費:每月3元(冬天再加8元熱水費)
電費:12元
洗衣粉、牙膏等:5元
每月合計:110元
每年教材費:300元
每年班費:10元
一年總計:1800元(含不可預計開支)
奢侈品:無
電腦:無
普通大學生的開支清單
500元過一個月一年花9500元
每天伙食:10元
再加上買飲料、到外面吃飯
每月合計:500元
電腦:4600元(攤到每年1150元)
每年教材費:300元
手機:1400元(攤到每年350元)
每月話費:30元和電話卡15元
一年電話費約540元
坐車:20元,一年180元
兩個月回家一次,一年200元
寒假實習21天,花300元
暑假實習50天,花800元
過年消費:400元
一年總計:9500元(含不可預計開支)
註:以上數據均不包括學費和住宿費。
檔案002號 阿朵
無錢治病致失聰的純樸女孩
儘管失聰也要堅持完成學業
初次見到阿朵,是在某大學飯堂。她個子不高,看上去只有一米四多一點,外表很純樸,皮膚稍微偏黑,長頭髮,戴著眼鏡,目光堅毅。記者與她只能用紙筆交流,因為沒錢堅持吃藥,中耳炎轉化為神經性耳聾,到去年年底時,她已全部失去聽力。
看了病就沒錢吃飯
阿朵的父母都是茂名電白農民,每年都是等到家裡1畝多地收割時才有點收入。她有個哥哥出來工作,但收入不高,還有個弟弟仍在上中學。她上中學時候就患了中耳炎,耳朵經常疼痛、流膿,因為家裡太困難,治療時斷時續,高考結束後,她便不得不在當地醫院做了手術。手術後,醫生叮囑她,一定要好好保養,堅持吃藥。
阿朵在紙條上寫道,當她看到父母為他們兩姐弟而勞碌時,心裏就內疚萬分。從高中開始,家裡就到處舉債了。為了給她治病,為了讓她進大學,父母借遍了所有能借到的人家,大一的學費還是分成了兩個學期才交上。所以,一進入大學後,懂事的阿朵就再也沒有問父母要過生活費,靠在收發室勤工助學的每月180元左右的報酬生活。
吃藥是阿朵的唯一「奢侈」。「因為,看一次病至少要100多元,買點藥也要幾十塊,180元的收入,看了病,就沒錢吃飯,只能靠借錢過日子,可光借不還也不行,所以乾脆就忍著。只有在頭痛得不能忍受後,才去自己買些消炎止痛的藥。」阿朵用筆這樣寫道。
半年後,阿朵發現自己的聽力越來越差,在父母的陪同下到醫院,醫生說,已經晚了,她的病已轉化為神經性耳聾,無法再治好了。休學兩個多月後,去年5月底阿朵帶著失望的結果回到了校園。隨著病情的逐漸惡化,到去年年底時,她已經失去全部聽力。
失聰後靠看書抄筆記複習
當時有一門《心理統計學》課程,大部分同學都覺得很難學,期末考試時有好幾位同學補考。但阿朵回來後,除了每天補抄同學們的筆記外,就是堅持天天把《心理統計學》看一遍。到了晚上,她就去自修室做習題和看其他有關《心理統計學》這門學科的論文。期末考試她的成績很好。在這一年的2次期末考試中,阿朵各科成績的平均分有八十幾分,沒有一門補考過。對於她來說是80分為滿分的英語試卷(聽力佔20分),她也能夠拿到六十幾分。阿朵的同學對記者說:「在學習方面,我真的很佩服她。平時上課她基本聽不到老師的講課內容,僅靠自己看書或抄筆記來複習,但有些科目考得比很多同學都好。」
談起阿朵的學習表現,她的班主任說:「對於一個失去聽力的人,能學成這樣實在難能可貴,對比健康的同學,她所要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舍友們說,阿朵每天早上6點半就起床看書。有時候晚上看書到凌晨3、4點。「她什麼書都看,瞭解很多東西,大家都很佩服她。」
不怕苦就怕沒錢交學費
在自己的堅守和同學們的「保密」中,阿朵的遭遇一直沒被更多的人知道。直到今年,在學校啟動教工黨員與貧困生結對「一幫一」活動中,學校領導才知道此事。該學院院長告訴記者:「當我只能用紙筆跟她交流時,心裏感到特別沈重。一個還不到20歲的小女孩,遭遇這樣的病,該如何面對今後的人生?但也令我感動的是,這個外表很純樸的女孩,卻是那樣自強不息,在學習上還這樣投入。」
於是,在學校的努力下,目前阿朵正在聾啞學校接受手語及看口型等特殊教育。她寫道:生活艱苦點,我都不怕,我都會堅持把學業學完,可是,交不起學費,很擔心會輟學,因為,家裡肯定是拿不出這筆錢的,而自己想再找多個兼職也很困難。
檔案003號 清風
為省錢偷偷做飯吃的懂事男生
兼幾份工完成學業,好做家中主心骨
「我一天的伙食費不能超過三元錢,可是如果在飯堂吃,男孩子飯量大,光米飯就要花七八角,一個青菜八角錢,這樣算下來,怎能不超標?無奈之下我只能一天三頓自己做著吃,這樣,一元錢的肉可以吃一天呢……」
見到清風時,記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已經20歲的小夥子,看上去卻更像一個中學生,又小又瘦。嚴重的營養不良,使他的臉色缺少光澤,更不用說有同齡孩子的健壯、高大了。
頓頓是白飯加鹽水煮青菜
現在學校正放暑假,為了省錢,也為了能掙些下學期的學費,清風沒有回家,宿舍裡只剩下他一人。因為是正午時分,他忙著在宿舍煮午飯,30多度的高溫,一扇小得不能再小的風扇開到最大風力,身上卻依然汗流浹背。
一個半新的電飯鍋小心翼翼的擺放在窄小的課桌上,鍋底一份煮熟的青菜正冒著熱氣,鍋的旁邊,擺著僅有的兩種做飯的調料:鹽和菜油。電飯鍋、一雙碗筷、兩瓶調料,這就是他全部的灶具。他苦笑說:「怕違反校規,上課時間是不敢做飯的,也只能在假期偷偷做。說是做飯,其實就是用清水煮白飯或青菜,倒上菜油和鹽就可以了,什麼味道啊,營養啊,全都不顧了,只要不餓肚子就行!」清風說,因為只有一個鍋,他不得不在煮好飯後,將其盛出,再將菜倒進去煮。
全家一個月才吃一次葷菜
清風的家來自梅州大埔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家中本就貧寒,不幸去年父親又因癌症離開人世,使原本一貧如洗的家欠下了巨額的債務。父親去世後,整個家像天塌下來一樣,失去了主心骨。母親不得不到別人家當保姆賺點家用。2004年7月,清風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家裡並沒有任何喜悅的氣氛,與此相反,年邁的母親整日淚流滿面,「弟弟已經輟學外出打工,家裡還能從哪幫我籌那數千元的學費呢?要知道,我們一家四口人,一個月才能吃一次葷菜啊。」
兼幾份工還是交不起學費
9月開學時,在全村好心人的幫助下,終於湊足了6000多元的學費和住宿費。開學第一天,在交完了所有的費用後,清風已經囊空如洗了,一個人站在廣州這個陌生的城市,有著說不出的迷茫。好在新學年開學不久,在學校勤工助學機構的幫助下,找到一份在校內的兼職工作,一個月有了300元的固定收入。從此,他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不再向家裡要一分錢。
清風告訴記者,學校的兼職可以保證生活問題,可學費對於他來說仍是個遙不可及的大數目,利用暑假他兼了幾份工,可收入加起來也不過千元,交不起學費成了他最大的負擔。
助學貸款僅能讓三成貧困生受惠
大二的學生最艱難
在貧困生群體中,最為貧困的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其次是大一、大四的學生。說到原因,據在高校富有多年學生工作經驗的專家分析,大一的學生再窮,家裡也會砸鍋賣鐵為其籌措學費和基本的生活費用。但到了大二後,家裡卻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來,後路斷了,在陌生的城市內又未完全適應環境,找不到兼職可做;即使可以找到,但因為收入很低,僅可維持溫飽,學費難以支付,而學業的壓力讓其身心受挫。大四的學生雖然已經對環境很熟悉,也有了兼職經驗,但面臨著就業、考研等難題,沒有時間去從事兼職工作,因此,也面臨著生活困境。
事實上,困擾貧困生的不僅是生活困難,在書籍資料上的開支,對貧困生來說更是一筆難以承受的負擔,而視成績為唯一榮耀的他們,不得不將生活所得的 2/3用於購買書籍。就在記者採訪中,一位貧困生的話深深觸動了記者:「貧困給我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時間和實實在在的經濟問題。我每年通過勤工儉學能拿到2000元左右,但是這筆錢卻浪費了我數百小時的學習時間,有時學習成績甚至會因此而下滑。」
據悉,廣東省貧困大學生已經突破10萬人。對此,廣東省教育廳及廣東高校相繼採取了「獎、貸、助、學費減免、特殊困難補助、綠色通道」等多種措施幫助大學生完成學業。其中最有效,惠及面最大的就是國家助學貸款,到目前為止,已經使全省3.7萬貧困大學生受益,但人數還不到貧困生總數的一半。像中大、華工之類的名校,一般只要是貧困生都能申請到助學貸款;但部分專科學校因為受到銀行給出的額度限制,所以不能保證所有貧困生都能受益。而來自廣東各大高校統計數據顯示,廣東各大高校提供的校內外勤工儉學崗位,也只能保證三成多貧困生的需要。
檔案004號 虎子
七月的烈日下,他走街串巷推銷
全家舉債供讀書,令他倍感壓力
在年僅11歲時,他就背著50斤重的糧食一步一步在大山中穿行上學,爬過的山坎自己數都數不清……他叫虎子,家在貴州省內一處海拔2000多米的閉塞山窩裡,家裡兄弟姐妹七個,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地多,但由於海拔太高,能種的經濟作物產量極低,一家大小,全年的收成折合成人民幣還不到 4000元。
輟學一年後仍考上大學
去年,虎子考上了位於廣州的華南農業大學,在那個消息封閉的山坳裡,虎子這個全村唯一的大學生讓那個小山村沸騰了……「考上這個學校太不容易了,為此我曾經輟學一年啊!」
虎子流著淚向記者回憶了那段辛酸的往事:高中時,父親突然得了重病,為了父親的藥費,他不得不和村裡的大人們一起,到縣城裡的建築工地上打工。那種高強度的勞動根本不是一個14歲的男孩能夠承受得了的。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第二年家庭經濟好轉時才發生改變。
虎子說,他永遠也忘不了輟學一年後第一次回到學校那天的景象,一些玩得較好的同學圍著我開玩笑說「你小子,是不是學習好,跑到更好的學校去讀了?」當時我只是笑笑,然而心裏卻在滴血。再一次拿到嶄新的課本,我哭了,那是一種渴望很久的幸福的淚水啊!
再次回到學校,有了一年的社會經驗,虎子不再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他更加努力的學習,並且每個寒暑假都會外出打工一段時間,自己賺些書費,以此維持著自己的讀書夢。
2003年虎子終於考進了廣州的重點大學,當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年邁的雙親高興得幾夜合不攏眼:「畢竟即使是鎮上大學生也是屈指可數,更何況是在一個邊遠的小山村,又是這樣的重點大學。」
看著學費單擔心再輟學
然而這份喜悅並沒有維持多久,高額的學費卻再一次讓這個家陷入了愁苦之中:為了順利讀完高中家裡已經負債纍纍啊,最終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勉強籌措了1200塊錢,但這離三四千元的學費差距甚遠啊。
一個月後,在欠下學校數千元的學費和生活費後,虎子坐進了大學課堂,然而生活的窮困卻讓這個不到20歲的孩子時刻擔心會第二次輟學。每天摸摸乾癟的口袋,看著身邊的同學們大魚大肉的午餐,窮困的虎子暗地裡不知流了多少次口水。
為了不挨餓四處找兼職
進校後,虎子不停地尋找勤工助學的機會,但是由於有需要的貧困生太多了,虎子沒能得到機會。為了生活,虎子不得不在廣州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四處奔波,維持生計。先是在飯堂打飯,後來在圖書館擺放圖書。最後又在大街小巷裡派傳單,促銷產品。
虎子說,去年六七月份,爆晒的烈日下,30多度的高溫,扛著幾斤重的產品一步步地爬樓梯,一爬就是10多層,瘦弱的他險些暈倒過去。有一次他到天河區一個小區裡去推銷產品,因為勞累過度,眼前一陣頭暈目眩,之後就倒了下去,是小區內一個好心的阿婆將他背回自己家裡照顧了好一會。虎子說:「為了不讓自己挨餓,有時候我不得不犧牲上課的時間外出打工。我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可是,面對生活我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到哪一天!」
想起巨額學費就很不安
幸運的是,去年下半年,學校又增加了100多個固定的勤工助學崗位。虎子也謀得了一份清潔工的職位,每個月有了差不多300塊的生活補貼。虎子說,有了這點錢,他可以安心地在教室裡上課,不用再為出去謀生而曠課了。但這已是他在廣州全部的生活費用了,一想到還欠著學校巨額的學費,虎子的心裏就很不安,因為離他還清學費的日子還很遙遠……
結束採訪時,虎子告訴記者,儘管學校給了我諸多幫助,儘管同學門給了我很多溫暖,讓我在很多瞬間忘記自己的諸多苦惱,但現實畢竟就是現實,9月份新生就要入學了,馬上就三年了,我從不敢計算三年的學費會是多少,只知道有很多。面對這些,雖然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是知道自己不能怎麼做,但我相信,在社會,學校,老師同學的關心,幫助下,總會有解決的時候……
檔案005號 山峰
為籌學雜費,他變成了兼職機器
一天做三份兼職,每月只花兩百多
在大一下學期開學初,阿鋒向學校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學校對他的情況做了充分瞭解後,幫助他成功申請了大二、大三、大四這三年的助學貸款。「雖然可以消除學費之憂,但還有新學期近2000元的住宿和教材及水電等費用壓在肩上,我必須想辦法解決它。」在這個暑假,為了籌集這筆款,山峰正在努力做著三份兼職。
6:10就要起床掃馬路
早晨6點,當鬧鐘想起時,他就以最快的速度洗臉刷牙,10分鐘後,學校的馬路上,便有了一個掃馬路男生的身影。打掃馬路還算容易,可掃樓層就不太輕鬆了,除了做到「門前三包」之外,很多畸角旮旯的地方都要清理到。拖地、擦拭樓梯扶手、樓道窗門等,工作要做到一絲不苟。幹完這一切,山峰的衣服已盡乎全被汗濕。
7:30在烈日下賣報紙
回到宿舍,用冷水沖個涼,7點30分,山峰又準時出現在學校人流多的地方或外面的街道上,向過往行人推銷著當天的報紙。「我一定要在早上7點半前去拿報紙,否則就讓其他人多拿了幾份,這樣我就少賣了幾份。」山峰說,由於平時打掃校道和公寓時,有很多人認識他,所以在學校,他可以賣出幾十份報紙。剩下的就拿到外面賣。無論烈日當空或者烏雲密佈下大雨,山峰都堅持把報紙賣完。
山峰捨不得花錢買雨傘,也捨不得買2塊錢的草帽。他是個皮膚黑黑、身材很結實的男生,在記者面前,山峰開了個玩笑:「我現在的外表是在這個暑假鍛練出來的。」雖然身體比較健壯,但每天晒太陽,還是很容易生病的。山峰說,有時候氣溫特別高,他連續幾個小時站在街道上賣報紙,有幾次真的頭腦發暈,眼前發黑。
15:00開始教英語
下午3點到5點半,山峰來到了和師兄開辦的暑期英語培訓班。頓時,班裡有了歌聲,生動的遊戲,也引來了孩子們歡笑。據瞭解,今年的招生並不理想,本想靠此賺些下學期的學費,可一個暑假只收到了3個孩子,連最起碼的場地租金都賺不回來。但不管怎樣,山峰認為,既然有承諾,就一定要實現,這是做人的根本,所以,每天晚上,他都會認真備課,希望能以更生動的教學,吸引孩子們。"如果整個假期都教不出成績,那我們以後再次舉辦培訓班也很有難度。」山峰說。
兩百多元熬完一個月
山峰告訴記者,打掃衛生只能夠維持日常開支;培訓班是虧本的;現在唯一可以賺錢的是賣報紙。"每天底薪18元,賣一份報紙可以得到0.17元的提成,所以,我一般一天會定下賣出100份的目標,不賣完就不回去,這樣一天就有近四十塊的收入。可儘管如此,籌集那些費用仍然很有難度。
記者看到山峰記錄的每天消費賬單:早餐是2個饅頭加白開水,午餐和晚餐是吃一塊多的飯菜。阿鋒說:「我不敢亂花錢,每天花錢買了什麼東西,我都在賬單上記得清清楚楚的。除了吃飯外,我還會買書看,一個月的消費大概是200元多一點。」當記者問他在大一時有買了什麼新衣服或新鞋襪時,他伸出腳,指著有點破舊的布鞋說:「這是我在大學唯一買的新鞋,我還買了一雙給妹妹,但我不是用家裡的錢買的,而是用勤工助學和到外面做兼職所賺來的錢買來的。」
檔案006號 美美
同學還在夢中,她已開始打掃公寓
掃地賺生活費,她覺得很自豪
美美來自貴州黔南一偏遠的少數民族集居的山村。因為缺少交通工具和通訊設施,閉塞的生活環境使得美美老實、本分,缺少文化的父母只能靠一畝多的薄地來養活一家七口。美美排行老大,下面還有4個弟妹。
一家七口依靠一畝薄地
「在這充滿知識競爭的社會裏,不讀書是要遭罪受的啊!」也正是這個樸素但令人心酸的認識,使得純真的老人即使再苦,也堅持讓5個孩子都走進大學的門!」 然而,上學的費用在這個家就是一連串的天文數字,沈重地壓在美美父母的肩上,直至壓病了美美母親。
2004年,美美被廣東某大學錄取了。但為了給她籌到數千元的學費,美美父母失眠了。「看著負債纍纍的家庭和父母憔悴的臉,我那時真想放棄讀大學。」 美美說話時帶點哽咽。最終在父母的支持下,在親戚的幫助下,美美帶著2000塊錢走進了高校的大門。今年大一結束前,父親從家裡借了2000塊錢,暫時交清了學費,但她到現在還沒有錢交1500元的住宿費。美美告訴記者說,她去年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但沒有批下來。
掃地賺錢她感到很自豪
懂事的美美進入大學後,就下決心不再向家裡人伸手要生活費,自己賺來1500元交住宿費。說到自己的生活來源,美美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在學校的勤工助學機構當起了清潔工,美美說,最初她接受這項工作時,心理還是承受了一些壓力的,但後來,她想通了,自己通過努力賺的錢,她感到十分自豪!沒有什麼比自力更生更有意義!
每天早上6時許,當校園的同學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美美就開始打掃學生公寓衛生,「沙沙」的掃地聲成為她這一年來早晨的伴奏曲。「掃地、撿垃圾、倒垃圾、抹樓梯扶手、拖地等,我都必須認真做好每一道工序。如果自己的工作不令別人滿意,就會遭到投訴,那麼,我會被學校的勤工助學管理服務中心開除,要知道這個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也不可缺少。」
工作出色獲得百元加薪
為了能將這份工作做到最好,美美從未耽誤過一次上班,即使是颳風下雨。有一次,她冒著狂風暴雨打掃街道,在堅持7點半前把路上的垃圾掃乾淨後,她變成了一隻「落湯雞」,還有一次,雨水把很多垃圾衝到路上的溝渠蓋上面,阻塞了路上的雨水往溝渠裡流,她就用手把那些垃圾全部撿出來,由於風大,沒站好,跌進污水渠裡……
就這樣,由於表現出色,美美從最初的每個月200塊,增加到後來的300塊,也因為如此,她會經常需要延長工作時間,錯過了買早餐,一個上午餓肚子的現象也就經常發生了。
打工不誤學習成績第一
美美學習非常勤奮,無論工作怎樣辛苦,讀書從來不敢放鬆,8點前肯定到教室看書。午休期間,從來不休息,而深夜12點之前,她一定在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同學們這樣評價她:她總是坐在前排,她的筆記總是最詳細;一天工作時間和學習時間最長。在大一下學期,她的成績排在了班裡第一。
當記者問她:「現在攢到1500元了嗎?」美美的臉上顯示出一點悲傷。她說:「還有點距離,不過我會努力的!」美美告訴記者,儘管每個月領到300元的工資,儘管自己在生活上精打細算,但是一個月剩下來的不到100塊。這一年,她努力地節省,但只存了700來元。
高校助貧方式多樣但仍顯得僧多粥少
中山大學
設立勤工儉學專用基金,每年將學費的10%,即1000多萬元資金用於貧困生的助學工作。
設立1500多個固定勤工助學崗位,幫助1500多名學生解決生活問題,貧困生每人每月可領到350元的生活補貼。
設立大量臨時勤工助學崗位,解決一部分貧困生的生活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
目前已經有30多家企業在該校設立獎、助學金,金額在1萬元至數十萬元之間;每名大學生最少可獲得1000元以上的資助,最多則達8000元以上;每年至少有600∼700名大學生從中受惠。
華南農業大學
投入300萬元扶助貧困新生,每人每月獲得200元生活補助,每年約有200人受惠。
設立助學基金,每年將近300萬元。
設立特困學生補助基金,應對突發事件或其它原因造成家庭收入急劇下降的學生解決生活費用。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校友會在校內校外建立勤工助學基地,允許學生經營書屋、健身俱樂部、家教中心等。
信息時報設立勵志獎學金
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撥15萬元作啟動資金,外加廣東省福利彩票中心資助現已達30萬元
與高校合力選出品學兼優的貧困生每人資助5000元學費 貧困生可向所在學校提出申請
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走出困境,信息時報社再度與廣州市慈善會合作,設立國內第一個媒體勵志獎學金。並首先從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中拿出15萬元做為啟動資金,在廣東省福利彩票中心的鼎力支持下,信息時報愛心勵志獎學金已達到30萬元。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
希望社會各界伸援手
記者調查發現,在廣東各大高校當中,家庭月收入及大學生生活費在100元以下的佔5%,收入在300元以下的佔了54.36%。學費交不起,大多靠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入學,往往先將學費拖欠著。以華師為例,每年有6000新生,辦綠色通道的就有 400多人,學生在進入學校後,除了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大部分靠各種社會贊助,有的企業會一次性支付2000元∼5000元不等,但也只是解決某一段時期的困難,杯水車薪。來自高校統計,高校面臨的貧困生欠交學費少則700多萬,高則1000多萬,因為畢業時不能按時交還學費,不少學生必須將畢業證交給學校保管,並簽下協議,在規定時間內還清學費換取畢業證。
在採訪中,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不會把貧困學生拒絕於門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學校面臨學生拖欠學 費的嚴重情況。據悉,有的高校被拖欠幾十萬,有的甚至上千萬,這就影響了學校正常的運作。徹底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國家政策不足以解決所有的貧困大學生的問題,他希望社會知名人士、公司、企業等多關注大學生的貧困現象,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些祖國未來的棟樑之才。
信息時報慈善金
總收入已逾90萬
2003年7月20日,信息時報社與廣州市慈善會合作,創辦了內地首家由媒體成立的「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該形式將「愛心慈善金」的每一筆支出、每一筆收入均在《信息時報.愛心檔案》中刊登,讓每一位捐助者都知道自己的捐款用到哪裡了,使慈善金成為國內最透明的慈善金之一。
據betway体育手机网 統計,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從最初的6萬元起步,迄今已收到善款904884.15元,累計用於「紓困暖童心」工程5.4萬元,用於《愛心檔案》困難家庭283786元,用於社會其他各類救助16余萬元,目前可用資金407098.15元。
設全國首個媒體獎學金
每個貧困生資助5000元
從廣州市內的困難家庭到夾心家庭(家庭人均收入略高於市最低生活保障線,無法享受政府給予的最低生活保障,又長期被貧病折磨無錢給孩子交學費的家庭)再到上大學的貧困學生,信息時報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社會上需要扶助的人士。根據本次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調查結果,本報決定再次與廣州市慈善會合作,設立國內第一個由媒體參與的獎學金--信息時報勵志獎學金,每年資助一批在校貧困大學生,為他們提供每人5000元的學費資助,以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學年的難關。
今年,信息時報愛心慈善金首先撥出15萬元,在時報的倡議下,廣東省福利彩票中心也加入到了我們此次的愛心行動當中,捐入20萬元,除5萬元用於指定捐助本報報導過的困難家庭之外,其餘15萬元全部捐入信息時報大學生勵志獎學金。到目前為止,信息時報大學生勵志獎學金已達30萬元。
同時,信息報與廣州市慈善會共同呼籲社會上的善長仁翁,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合力為在校貧困大學生送去新學年的學費。所有捐助者,本報均會在8月20日舉辦的「圓百名貧困大學生大學夢暨愛心檔案三週年活動慶典」上給予鳴謝,並將獎學金髮放到各大高校,讓受資助的大學生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就能拿到學費。
信息時報勵志獎學金申請辦法
凡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學院、仲愷農業技術學院等10所高校的貧困學生均可向所在學校學生處提出申請,大二學生將會被優先考慮。
一、獎學金將於2005年8月20日起至9月10日間陸續發放。
二、訂合作協議,共同監督獎學金的發放情況。所有受助學生名單均在信息時報上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三、每所高校在頒發獎學金時,由高校提供場地,報社領導、資助企業與高校共同出席頒獎儀式。
四、受助貧困生的選拔:活動成立由信息時報、高校、廣州慈善會共同參與的評選委員會,採用與大學生互動的方式,凡月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貧困生都有資格提出申請,報名到其所在學校的學生處,學生處有關負責人將報名材料收集後,交給評選委員會進行評選。
信息時報勵志獎學金捐款方法
●直接捐贈:捐贈者可持現金、支票等,直接到廣州市慈善會捐款,敬請說明「此款是捐贈給信息時報勵志獎學金」。
●轉賬方式:可在任何一家銀行通過轉賬方式把錢捐到慈善會(去農業銀行可免收轉賬手續費),敬請在轉賬單「事由」一欄裡註明「捐贈信息時報勵志獎學金」。
●郵局匯款方式:寫明慈善會單位名稱、地址、郵政編碼即可,並在「備註」上註明「此款捐贈給信息時報勵志獎學金」。
收款單位全稱:廣州市慈善會
地址:西湖路99號10樓
銀行賬戶:農行越秀支行
銀行賬號:
036301040000267
郵政編碼:510030
特別提醒:敬請捐贈者註明捐贈單位的名稱、個人的姓名及捐贈用途、地址、郵政編碼、電話,以便慈善會在收到款後把發票寄給捐贈者。
諮詢電話:
83322654 34323133
傳真:34323181
慈善金郵箱:[email protected]
特別說明:本專題所採訪的貧困生故事均為真人真事,考慮到學生自尊及個人隱私問題,受學生本人及其所在高校的要求,我們隱去了學生的姓名、就讀院校和專業名稱。下列高校對信息時報此次調查報導提供支持和協助,特此感謝!鳴謝院校名單: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學院、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廣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