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明居正舊金山談兩岸三地關係

 2005-09-21 17: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9月10日晚上和11日下午,應「全僑民主和平聯盟 北加州支盟」、「柏克萊加大中國論壇」、「海外泛藍大聯盟」等團體邀請,來自臺灣大學政治系的明居正教授在南灣華僑文教中心 、舊金山國父紀念館發表兩場演講,論述臺灣、大陸與美國三地關係及未來展望。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灣區和大家見面。我們大家都非常關切兩岸三地的關係,也就是臺灣、大陸跟美國。不管各位現在入籍了沒有,是不是成為美國人,但是在座大部分都在美國定居下來了。你或許原來來自臺灣,或許原來來自大陸,但不管怎樣,你來自一個廣義的中國,這是確定的。如果說我們來的故土跟我們現在定居的地方發生衝突的話,我們會非常難受,因為兩邊我們都愛,兩邊我們都喜歡。很多人在美國住的時間可能長過你在中國土地上住的時間。

就拿我們明家來說,我們明家到臺灣五十多年了,現在要講是臺灣人了。我們明家在變成臺灣人以前是廣東人。我們明家在廣東呆了三、四百年,二十年一代的話,我們呆了 15到20代。所以你現在問我,我都還說我是廣東人,雖然我在臺灣生,臺灣長,過了五十幾年。今天我們明家跟各位一樣,到各個地方去,我們明家現在有中國大陸人,有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有加拿大國民,有美國人,可能還有韓國人。我們姓明的跟姓陳的姓王的姓張的一樣,開枝泛葉,遍佈全球,但是我們仍然認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華人。因為我們的樣貌沒有改變,我們的血統沒有改變,但是更重要的,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傳承沒有改變。

美國好在民主、自由、繁榮

那現在話講回美國。請問各位,大家覺得美國好不好?(眾答:好!),不好你就不在這兒了。美國好在哪裡?好在民主,好在自由,好在繁榮。如果說有人說要把這個自由民主繁榮的國家毀掉,準備發射核彈,打掉100個城市,你有什麼感想?

這件事跟你絕對有關係,舊金山會是其中的一個城市。那麼講這些話的是中共少將朱成虎。有人說他是痴人說夢,有人說他是狂人囈語。有一點很重要,他是一個官方人物,是一個背著少將軍銜的人,在公開場合講的話。大家覺得:那沒有什麼了,他隨便講講了。那我現在請問一下,如果明天美國太平洋總司令部裡面有一個研究參謀也剛好是少將,跑到夏威夷去開會,然後說如果中共敢幹什麼事兒的話,我準備犧牲紐奧良以東,然後跟中共打一場戰爭,你中共準備犧牲100個甚至200 個城市。請問各位,美國人會怎麼看這個少將,他一定是瘋了。如果有美軍少將說了這個話,中共會怎麼反應,不要說中共了,加拿大會怎麼看,英國會怎麼看,法國會怎麼看,所以有些話不能隨便說。這是戰爭狂人。他講話有前提的。他說因為我們估計如果說將來台海發生什麼問題,你美國準備介入,影響到了他的戰略利益。

所以,我們往前看到第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會分裂?講到中國分裂,大家會很自然說:1949年中國打內戰,國民黨大敗,所以中國就分裂了。換句話說,內戰是兩黨之爭。我過去也這樣看,現在我的看法呢不太一樣,先讓我從頭說來。

歐洲工業化對中國的挑戰

在1760 年左右,英國爆發工業革命,使得英國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化國家。在這以前,世界上的國家不是農業國家,就是漁獵國家,或者是遊牧國家。當英國變成工業化強國之後,歐洲各國紛紛開始跟進,大概二三十年後,所有西歐國家工業都成功了,變成工業強國,這就是工業革命的開始。1760到1820、1830年左右,這些國家經濟發展非常快速,必須向外出售他們的工業化產品。他們賣到各地,工業革命的力量到達全球。它不是以和平姿態出現的,是以帝國主義姿態出現的。所有國家面對帝國主義,看見的是挑戰,就要開始回應。每個國家回應的方法不太一樣,成效也不太一樣。有些國家比較成功,有些國家比較失敗。比較成功的國家大部分集中在西歐和北美,所有這些國家後來在政治上基本都變成了議會民主。

回應之一:自強運動 武器現代化

中國也要面臨工業化強國的挑戰,這些帝國主義的力量來到中國後第一次出現的面貌是鴉片戰爭。中國人在鴉片戰爭中失敗了,失敗之後還沒有什麼感覺。再過十幾年,中國打英法聯軍,又失敗,又沒什麼感覺。等到第二次英法聯軍來到中國,中國再打敗的時候,當時有感覺了。

當時皇帝採用的方法叫自強運動。自強運動是滿清皇帝所主導的一場富國強兵運動。它的方針非常簡單,就是建船立炮。這一波的努力開始於1861年。

回應之二:戊戌變法 制度現代化

自強運動前前後後搞了三十幾年,後來證明不太成功。1894、1895年,中國為了朝鮮的事情跟日本打仗,一打下來水陸俱敗。打敗之後,中國人非常生氣、懊惱,所以年輕的光緒皇帝下決心要進一步變法強兵。他用戊戌變法,從武器的現代化走到了制度的現代化。但光緒皇帝比較年輕,政治上沒有什麼經驗,用的人又不是特別得力,所以搞了103天之後失敗了,被他的母親慈僖太后發動政變,所以第二波努力也失敗了。

回應之三:孫中山革命和共產黨革命

在這前後,孫中山先生做了另外一個決定,他發現自強運動沒有辦法救中國,戊戌變法沒有辦法救中國,看起來要下猛藥,就是革命,非革命中國不足以塗強。孫中山先生首先創立了新中會,號召革命,經過十幾二十年努力之後,他終於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中山先生有非常遠大的志向,可是他手上沒有得力的機器,政黨本身是一個鬆散的政黨。興中會原來是一個比較弱勢的團體,變成同盟會的時候,是很多個團體合起來的,孫中山先生被大家推舉出來,做為同盟會的領導人。所以當孫中山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之後,他實際上沒有辦法很牢的掌握政權。等到袁世凱垮掉之後,孫中山也沒有辦法跟軍閥對抗,只好南退廣州,另立中央,準備北伐。

就在這個時候,有另外一支人出來,說自強運動沒有辦法救中國,戊戌變法沒有辦法救中國,你孫中山也沒有辦法救中國,所以我們要用我們的辦法。這批人就是中國共產黨。1921年,有十幾個人在上海開會,決定成立共產黨,要推翻民國,建立他們自己的政權。在中國土地上面,有兩支非常有特色的政治團體,一支在廣州,一支在上海。這兩支力量都是有思想的,一個是中國國民黨,它的思想是三民主義,另一個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叫共產主義。

蔣中正:共產主義不能救中國

1926年,國民政府開始揮師北伐,經過大概兩年多的時間,統一中國,那個時候是1928 年。中華民國在蔣中正先生領導之下北伐成功,順利統一,準備開始好好建國,回到原來的理想,也就是我們面對帝國主義的挑戰和壓迫,中國要怎麼回應。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的想法,蔣中正在北伐成功之後繼續孫中山先生的志向,準備以三民主義建國。但是開始建國的時候,赫然發現除了地方上有一些小的武力還沒有辦法完全解決之外,在江西的中國共產黨已經形成了氣候,已經形成了危險。

蔣委員長當時決定,我必須先剿共,因為中共的挑戰也非常大,它跟我的想法完全不同,它要把中國帶上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蔣中正先生從蘇聯考察回來之後至始至終看得非常明確,他認為共產主義不能救中國。共產主義不但不能救中國,他一直認為共產主義會害中國。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這種認識,所以他從蘇聯考察回來就一直堅決反共。

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上海建黨之後,參加了部分北伐,之後跟國民黨分裂,雙方互相衝突。然後國民黨繼續北伐,統一中國,中國共產黨就開始準備起兵叛亂。這個時候國民政府就沒有選擇,必須去解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圍剿,國民政府失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也都失敗。到第五次的時候,國民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氣,用了一年的時間部署,逐步包圍,一舉突破,把江西蘇區擊潰。

中共利用「民族主義」免於被殲滅

中共在面臨潰忘命運的時候,就整個政權大遷移,從江西向西去逃。他們打出的口號叫做「北上抗日」,但是卻向西部走。當時他們的目的是希望最後打進新疆,因為新疆離蘇俄比較近,可就近得到俄國的保護,畢竟它的思想各方面是從俄國來的,最早得到的經費也是俄國來的,最早的中國共產黨被人叫做「盧布黨」。

中國共產黨跑出去之後,國民軍就在後面一路追,大概追了一年零三天,中共的軍隊最後跑到陝北延安。國民政府一看,這畢竟還是心腹大患,所以調了東北軍和西北軍,準備夾擊中共。中共一看,滅亡在即,立刻出了一個民族主義的高招,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要聯合抗日。經過一年多的功夫,東北軍和西北軍有的被滲透,有的被收買,有的被貫串,最後東北軍和西北軍對剿共的心態開始動搖。這時老蔣總統剛好飛到西安,被東北軍西北軍挾持,釀成了1936年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後來順利解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日本打進來。日本打進來暫時把國共的問題壓下去,大家要去抗日了。

我前面講了這麼多,講什麼呢?我說中國分裂的根源其實從表面上看是兩黨之爭,但是如果說把中國的經驗擺到全世界來看,中國和其它各國差不多,跟土耳其、埃及、利比亞等都差不多。中國面臨了西方帝國主義的挑戰,當國共兩支力量都在中國土地上出現的時候,最後要有一個對決,或者是戰爭,或者是文的較量,因為中國只能走一條路。

中共抗戰:一分抗日 兩分反蔣 七分發展

1937年,日本開始侵華。中共利用這個時間大舉擴張。當時中共自己說,我雖然和國民黨聯合陣線,共同對抗日本,但是我的原則非常清楚:一分抗日,兩分反蔣,七分發展。

中國居民同胞和日本狠狠打了8年,蒙受了非常慘重的損失,最後抗戰勝利結束。到了1945年,抗日結束,中國共產黨從地下一鑽出來,赫然和過去不一樣。他自己講,我手上有120萬正規軍,有220萬到260萬民兵,總共兵力是300多萬。國民黨在打完日本之後有500多萬的兵力,戰爭結束之後,老蔣總統決定我必須要開始復元,要建設國家,所以排掉100多萬,讓他們解甲歸田去了。這時國民政府的兵力和中共的兵力大概是430萬:385萬。

中共除了這麼多兵力之外,它自己講,我在這麼多年當中,建立了19個邊區政府,我掌控了一億的人民,也就說對這一億人民,我可以徵兵、徵糧,簡單說國中有國。

內戰後中國開始分裂

1946 年,國共開始摩擦,46、47年雙方開始打內戰,國民政府先勝後敗。到48、49年,先是東北保衛戰,打敗,然後徐蚌會戰,大陸稱淮海戰役,打敗,再來平津保衛戰,打敗。當長江以北三場戰爭打完,國民政府大勢已去,一路向南退到臺灣。1949年4月21號,中共橫渡長江,一舉解決全中國大陸,到1950年 3、4月份,基本全部解決。

我們從近的剖面看,國共在1949年內戰告一段落之後,中國開始分裂。但是我們把國共的內戰放到一個比較大的歷史構架去看,我們發現,使得中國分裂的原因不止是國共兩黨相爭,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西方來挑戰我們,我們有兩種不同的想法來回應這種挑戰。這兩個力量較勁的結果,國民黨的力量暫時失敗。孫中山先生在大陸上首創的中華民國從此退到臺灣,大陸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明居正客觀、清晰地分析了三地各自的根本歷史、立場和前景。同時指出,中國現在的兩岸分裂的原因是中華民族為了回應工業革命、民主化世界潮流的衝擊所選擇道路的不同所引起的。中華民國的回應,走了一條從農業社會到工業化的民主國家的成¥-c之路;而共產黨走的共產之路,使得中華民族付出了幾千萬人生命的代價,所謂中共的改革,證明此路不通。

下面是明居正教授的部分發言。

臺灣的發展之路

第二個問題我想談的是當中國分裂之後,中國是怎麼走的,一個是臺灣的發展,一個是大陸的發展。我們先談談臺灣。

國民政府退到臺灣之後,痛定思痛,第一件事情是想辦法進行土地改革。他說我當時在大陸跟共產黨鬥爭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在鄉村發動農民我不如共產黨。從1949年開始,國民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進行農業改造。第一件事是三七五減租,第二件事是公地放領,最後是耕者有其田。在經過了一波一波的農業改造,在臺灣呈現出來的是農業發展相當成功。

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老蔣總統就問陳誠先生,我們經濟要怎麼走。陳誠先生請教了幾位專家,問完之後,他們給陳誠先生很清楚的建議:我們臺灣面積非常小,基本上物產並不富饒,臺灣要富裕起來必須靠外銷,建立我們的外銷企業。但是外銷什麼呢?第一,食品加工,蔗糖啦,食米,或者罐頭水果;第二,我們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民生工業,而民生工業當中最重要的是紡織工業,因為當時紡織工業門檻比較低,比較容易進入,比較容易賺錢,容易外銷。

臺灣土地改革 基本和平不流血

我們今天的話題是從工業革命講起的。工業革命不是憑空出來的,工業革命爆發之前,在每一個國家裡面,它如果不是農業為主導的話,它就是漁獵或者遊牧為主導,所以在中國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國民政府退到臺灣,你要發展工業,從哪裡開始呢?從農業開始。國民政府是摸到了這個規律之後,第一步進行土地改革,基本是和平不流血。它的手段是施加壓力,對當時本省籍的地主採取了一定程度的壓力,但簡單說沒有殺人,沒有流血,這是不容易的事情,等一下我們會對照別的地方尤其是中國大陸。

等到農業發展之後,政府開始對農業抽稅,因為農民開始有錢了,種了五、六年的地,慢慢開始有錢。政府收稅之後,這筆錢拿到哪裡去呢?投到輕工業,也就是民生工業。再經過五、六年,臺灣做得相當不錯了,累積了一些資本,然後經濟發展出現瓶頸,要突破這個瓶頸,當時決定走上重工業或叫基礎工業。它的標誌就是60年代末到70 年代初開始的十大建設,後來蔣經國說不要叫十大建設,叫十項建設,講的平實一點。其中包括港口、飛機場、交通運輸、鋼鐵廠等等。跟這個相關的不完全在十項建設裡的一個計畫就是石化工業。在60年代臺灣決定做這個選擇是一個非常大膽、正確的選擇。之所以說大膽是因為大家很清楚臺灣不產石油,之所以正確就是當時石化工業是國際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潮流,你走上這個方向,你就搭上了經濟發展的列車。雖然臺灣的原料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幾是從中東地區來,一小部分從印尼來,但是臺灣決定說我必須走石化工業。10年之後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

臺灣開始政治上的自由化

到了60年代後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變遷。臺灣出現了一批新興的中產階級,外省人佔少數,本省人佔多數。大家有錢之後想講話,帶來的就是政治上的自由化。最主要的標誌就是60年代中央民意代表的增選和補選。黨外的朋友很不高興,他說你們國民黨根本沒有誠意,你開的名額這麼少,2%以下,你每次選舉還用盡全力把大部分位子選回家,你對民主根本沒有誠意。或許不是太有誠意,但自從1969年國民政府開了這個門之後,這個門沒有關過,隨著時間的進展越來越大。到90年代初期,資深的中央民意代表全部退之完畢,新的民意代表選進來。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的插曲。80年代末期的時候,我剛好已經回台大教書了,當時有記者問我,她說現在立法院裡面打架打得這麼凶,民進黨雖然合法化,但還是一天到晚的抗爭打架,令人擔心,臺灣的民主會不會一敗塗地,是不是全面改選之後就不會打架了?我說不會,按照我的觀察,臺灣如果進行國會全面改選之後,不但打架不會減少,打架會增多。她問為什麼,我說現在為什麼打架打不太起來,是因為很多國民黨委員年紀比較大,國民黨委員年輕的不太多。如果全部改選,國民黨委員和民進黨委員一樣年輕,你看他們打得多還是打得少。後來果然這幾年打得很多。後來我在台大開課講到這個部分,學生很擔心問我,我說你們不用太擔心,再過幾年又不打了。為什麼呢?打習慣了,沒什麼好打的了。後來果然就不打了。

臺灣順著這個脈絡繼續發展下去,到了85、86年的時候,黨外人士不斷挑戰。當時國民黨裡面高層的改革派和開明派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在研究怎麼樣逐步開放。很多人已經很明確的跟蔣經國先生建議要逐漸開放。據我所知,蔣經國先生曾諮詢過一位黨內大佬,他說我們言論自由能不能開,我們黨禁能不能開?這位大佬說,你不用擔心,言論自由當然可以開。蔣經國說,可是他們會亂講話,大佬說沒關係,聽久了就沒什麼了,你現在一直壓他,他越聽就越覺得新鮮,你把言論自由開放,前幾年他會覺得新鮮,但天天看見了就沒什麼新鮮了。後來又談到開放黨禁的問題,我相信這些討論對蔣經國先生有很大的幫助。

民進黨的成立 民主制度的建立

1986 年9月28號,當時黨外人士在圓山飯店二樓開會,大家熱烈討論怎麼參加選舉。談到一半,有個先生說,我們乾脆撿日不如撞日,今天我們就成立反對黨。現場有些贊成,有些反對。有些人突然間覺得肚子痛,就進了廁所,後來沒有出來,有些人突然想起來家裡有事就趕快回家去了,沒有再回來,有些人留在當場,但是沒有講話,有些人很高興,跳上台大聲講,我們要怎麼成立。

後來就成立了民主進步黨,一些基本的黨綱,最重要的就是當年的選舉策略已經基本擬定了。大家很高興,後來解散,當時人多沒有覺得什麼,回到家後越想越怕,國民黨一定要抓人,過去我們幹的事比這個小,國民黨都抓,現在我們竟然干了這麼大一件事情,成立了反對黨,國民黨能不抓嗎?很多人收拾準備去坐牢,晚上睡下就想國民黨半夜一定來敲門,因為國民黨向來是半夜來抓人的,穿著衣服睡,又睡得不好。醒來之後發現自己還在床上,覺得很驚訝,一打電話,哎老張你沒事,哎我也沒事,老王老李你們都沒被抓,不曉得怎麼回事。第三天又沒抓,第四天又沒抓,第五天又沒抓,這些人緊張的心弦已經繃到喉嚨了,然後大家互相打電話都沒被抓,非常生氣,你國民黨要幹什麼嘛,你要抓趕快抓嘛,搞得人這樣多難受呢。後來又過了兩天,蔣經國先生出來講話,那天是1986年10月5號,他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我們也不能不變。他一個字沒有講民進黨,一個字沒有講反對黨,大家都明白他不會抓人,會讓這個黨成立。

年底的時候,民主進步黨打出招牌參加選舉,選得非常好,當然國民黨還是大獲全勝。1987 年7月份,國民黨正式宣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通過了人民團體組織法,請大家去登記。登記的政黨有九十幾個,但是在立法院裡面有席次的是4個政黨。 1988年,蔣經國先生去世,李登輝先生繼續推,到了1990年,李登輝參加選舉,贏了。1996年、2000年、2004年直選總統,選的過程有人認為有瑕疵,我個人認為有研究的必有,但畢竟我們是一票一票投出來的。剛才我說西方各國在受到工業革命挑戰之後,開始回應,比較成功的國家重要標誌就是建立了議會民主。中華民國在臺灣也建立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民主制度。

民主政治也有失落 但可以自我改造

在座各位有很多是美國人,我不好意思揭美國瘡疤,但我必須說一點,美國的民主政治也曾經失敗過。大家記得嗎?1861到1865年,林肯總統決定打內戰的時候,當時是美國民主政治失敗的時候。所以像美國基礎這麼深厚的國家,民主政治搞了八十幾年將近九十年的時候,民主政治都曾經失敗過,臺灣的民主政治搞的不太好,那沒什麼了。民主政治發展中會出現起伏,很正常。但民主政治的特色是可以自我改造,這一點很了不起,因為有人民的監督力量。

簡單的說,兩岸分裂以後,臺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基本上建立了一個經濟上富裕,政治上民主的社會,所以被大家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這是了不起的成就。華人在最近幾百年來,尤其這165年來,我們追求什麼?我們不就追求經濟上繁榮,社會上多元和政治上民主嗎?我們今天移民到美國來不也就追求這三樣東西嗎?那麼在臺灣基本做到了。

我給臺灣的民主下了個結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全世界一百九十幾個國家裡面,臺灣經濟、社會、政治發展排個前30名應該還不是問題。比臺灣好的國家有哪些?北美和西歐,加上日本、澳洲和紐西蘭,基本是白人社會,或者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就有基礎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沒有基礎,和臺灣同時發展起來也差不多好的有南韓、新加坡。新加坡是不是比臺灣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爭議呢,香港現在慢慢後退了。臺灣的成就是華人中值得驕傲的成就,雖然它仍然有缺陷。

明居正客觀、清晰地分析了三地各自的根本歷史、立場和前景。同時指出,中國現在的兩岸分裂的原因是中華民族為了回應工業革命、民主化世界潮流的衝擊所選擇道路的不同所引起的。中華民國的回應,走了一條從農業社會到工業化的民主國家的成功之路;而共產黨走的共產之路,使得中華民族付出了幾千萬人生命的代價,所謂中共的改革,證明此路不通。

下面是明居正教授的部分發言。

我們現在看看大陸是怎麼走的。1949年之後,兩岸開始分裂。當中共在大陸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候,它覺得這下可找到了救國救民的良方。但是共產黨的統治方法跟別人不太一樣,中共建國之後,它的領導人決定,我必須要穩定鞏固這個國家。

進入韓戰與美國為敵

它搞了五大運動,針對社會上不同層面、不同背景的人都設計了運動。第一個運動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臺灣叫韓戰。韓戰看起來是針對外國來的,美國要侵略我。美國有沒有真正準備打中共呢?它沒有這種準備。它有越境,這是事實,但它並沒有大舉侵入的企圖。但是中共把這部分解釋得非常凶險,認為美帝國主義抄襲日本帝國主義的老路,先取朝鮮,然後從東北打進來,然後南下入關,要侵略中原。其實美國並沒有這個戰略設想,如果中共當時不進入韓戰的話,麥可阿瑟甚至沒有進一步的設想。美國和中共打起來之後,在戰場上雙方打了個不勝不負。美國從此認定,中共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美國這個國家是堅決反共的。出於反共的考慮,美國從此以後圍堵中國大陸,一堵就堵了21年。

土改:「村村見血,家家冒煙」

第二件事情就是土地改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亞非拉許多國家為了開展經濟,為了要建設它的工業,都要進行土地改革。每個國家土地改革多少都要流點血,流地主的血。我剛才講,臺灣的流血是很少很少的,但這樣地主還是不舒服,很多地主和地主後代外逃,成為最早的台獨的倡議者。中國大陸土地改革方式跟別人不一樣,用一句話,就是 「打土豪,分田地」。中國共產黨向來相信鬥爭哲學、仇恨哲學,它的思路是從馬克思、恩格斯那邊來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頭到尾宣傳的是一個階級鬥爭的理念。這個階級鬥爭落實到中國就是鬥地主,所以中國大陸的土地改革是流血的土地改革,而且是大規模流血。

當時有一句口號是「村村見血,家家冒煙」,這話講的非常徹底了。很多地主被拉到鬥爭會上最後就活活斗死。這樣子被解決掉的地主,中共一般公布的數字是大概50萬到70萬,我們學術界看到的數字大概在100萬到120萬,另外還有兩三百萬的地主或被勞教,或被抓起來。地主階級就此被消滅。伴隨著地主階級被消滅的同時,中共就開始在農村劃分階級。中共一向講說,我依賴貧下中農,中立富農,去鬥爭地主。簡單說,人為的製造階級,人為的製造階級鬥爭,人為的挑起群眾鬥群眾。

第三件事情是三反、五反,基本上是針對低層的官僚,針對資本家。

鎮反:再殺「反革命」兩到三百萬

第四件事情是鎮壓反革命運動。我前面講過,中共是一個鬥爭哲學起家的政黨。它對控制政治很有它的一套,非常殘酷。所以當它掌握政權的時候,它環顧中國內部,發現還有很多社會力量不服氣我,很多社會力量可能挑戰我,我要想辦法把他們清掉。哪些人會是反革命呢?在國民政府時代當過官的,當過地方基層負責人的這些人,然後是有國民黨籍或其他黨籍的人,然後是在國民黨時代當過兵的軍警憲特,還有會道門各種各樣的宗教宗派團體,全部清除。所有這些,它全叫一個名字, 「反革命」。怎麼鎮壓呢?殺。殺了多少呢?我們估計出來的數字大概在兩百萬到三百萬之間。最後一個是思想改造運動,是針對知識份子的。

三大改造運動:農民分到的田地被收回

共產黨要用共產主義的方式去建設中國,它要把所有的生產資源、財富集中在黨的手上,由黨來決定怎麼樣去發展、建設。它在5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發展了三大改造運動,社會主義的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和工商業改造。

在最早「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中共是走到鄉下去,成立農民協會,讓鄉里的地痞、流氓帶頭去打地主,去殺地主,然後讓每個人都去扔一塊石頭,每個人手上都沾了血。你沾了血就怕將來萬一國民黨打回來搞什麼還鄉團,所以要死心塌地的跟共產黨走。這些當時扔了石頭,手上沾了血的老實的農民最後分到了田地,當了兩三年的自耕農,共產黨回來講說我要把土地聚攏起來,你們要交出來。這些農民好不容易得到土地,有些人就想抗拒。共產黨有一個辦法:殺。殺了幾個之後,別人就不太敢抗拒了。在大概兩年多的時間裏,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農村見血之後,消息傳過來,手工業就很容易解決,工商業很容易,所以後面兩個大概一年左右都解決了。

到1955年前後,三大改造完成。中共自己講,從表面上看,中國土地上盤根錯節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剝削制度從此被我摧毀。國家所有的生產資料都到了我手上,現在我可以好好發展經濟了。

反右:沒有人敢再講話了

這時,東歐突然爆發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被共產黨統治了一段時間,很多人不滿意,要起來挑戰。有趣的是當時共產黨領導人之一叫納吉的,他贊成這件事情,他響應百姓,甚至帶動百姓去進行自由化。但他的努力最後被蘇聯鎮壓了。這個消息傳到中國,毛澤東大吃一驚,在紅軍刺刀推動下建立的匈牙利共產黨政權,居然還有這麼多人反對共產黨,這還了得,說不定中國也有,我要引蛇出洞,讓這些人先把話講出來,我要搞清楚是誰在那裡反對我,把這些人解決之後呢,我再決定工業發展問題。

所以毛澤東在1956年開始推動黨內整風運動。整一整呢,他說,我們這樣整不徹底,因為自己批評自己恐怕沒有到重點上,我們把門打開,讓黨外人士幫助我們整黨。這些知識份子在1950年的思想改造運動中已經嘗到過苦頭,又看見共產黨殺過人,就想我還是不要得罪這個黨比較好。毛澤東講說,我們這是非常有誠意的,我們希望黨外朋友幫我們的忙,講講話,批評批評我們,我承諾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這些黨外人士看了,就開始鳴放。

1957 年四、五月份,突然報紙上有個標題說「事情正在起變化」,到五、六月份,標題說「看,這是什麼言論」,這一翻手打下來,所有前面講過話、批評過黨的,不管你是出於什麼動機,全部被打成右派。從上到下,打了100多萬人,中共承認的是55萬人左右。過了三十幾年之後,80年代開始平反、道歉、恢復名譽。恢復了多少名譽呢?55萬人裡,恢復了54萬人的名譽。這是戴帽右派,還有不戴帽右派,就是沒戴這頂帽子,但是待遇也跟右派一樣。57年反右運動之後,黨內黨外沒有人敢再講話了。

大躍進:餓死3500萬到4000萬人

58年,毛澤東開始推動大躍進。任何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要建設工業,有這麼一條路可走,從農業到輕工業,到重工業,到尖端工業。你照著這個走,不一定成功,但是你只要不按著這條路走,你一定失敗,這個教訓非常殘酷。

大陸走的是重工業─〉輕工業─〉農業─〉尖端工業。1956、1957年,大陸全年鋼鐵產量是535萬噸,毛澤東要把年產量推到1070萬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全民大煉鋼鐵,地方上搞土高爐。煉鋼是非常耗資源的,需要要鐵砂,需要焦炭。最後就拆金屬品,燃料不夠就砍樹。砍完之後,很多地方基本恢復不了,土石流特別嚴重。對生態有系統的破壞,是置民族和子孫於萬劫不復之境,這種經濟發展的代價是非常慘痛的。

大煉鋼鐵另一個悲慘結果是,青壯年勞力都煉鋼去了,田裡的莊稼張成之後沒人收割,當年就開始出現飢荒現象。59、60、61三年重大災害,現在中共自己承認非正常死亡人口不少於 3500萬到4000萬人。抗日戰爭8年,日本用最精銳的部隊打中國,中國死亡人數2000萬。中國在三年人為的政策錯誤當中,死了4000萬人,等於日本人打中國打16年,也就是外敵入侵造成的傷害沒有自己政策錯誤造成的傷害來的大,這件事情難道不值得我們中華民族深切檢討嗎?

1962 年,毛澤東在黨內做自我批評,做了很長時間的發言,被迫辭去國家主席,專任黨主席,研究理論問題,國家主席的位子交給劉少奇。為了收拾殘局,劉少奇找了一個他認為很能幹的人幫他忙,這個人叫鄧小平。他們想來想去,推出讓步政策,對農民讓步,也就是對農民共產共得太凶了,現在要後退,推出三自一包政策: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包產到戶。農民就靠著家旁邊一小塊兒自留地基本活下來。63、64、65年,老百姓慢慢喘過氣,活過來,吃飯吃得比較飽了,吃飽飯之後想起前兩年就忍不住要哭,一哭就罵,罵誰呢?罵毛澤東。你也罵,我也罵,老百姓也罵,官也罵,毛澤東就聽見了,所以要奪權,搞文化大革命。

10年文革:又害700多萬人命

1965 年底,毛澤東開始發動文化大革命。10年下來,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死亡人口700多萬。1976年,毛澤東去世。一個月不到,發動政變,逮捕四人幫。這下大家曉得文革應該結束了。過了1年左右,十一大華國鋒上去講話,「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勝利結束」。大家想,什麼叫第一次,你還要搞第二次第三次?那還得了?後來鄧小平講要改革,立刻很多人轉過去,支持鄧小平。

共產救中國?此路走不通

大陸經過共產主義實驗之後,犧牲了幾千萬條人命,幾乎創人類歷史記錄,最後搞到民窮財盡。鄧小平開始改革,改革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共產主義失敗,意味著用共產主義救中國,這條路走不通。

(待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