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將制定中國第十一個五年經濟發展計畫,旨在化解經濟迅速增長給農民和工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所造成的衝擊。這項新的經濟發展計畫也將會強調,需要改善經濟效率,更好地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保存資源間保持平衡。
中國官方通訊社在報導「十一五」時指出,「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城市和農村以及不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應該更加平衡和和諧。」「在未來五年,中國應該更多注意社會的公平和民主,認真解決與人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
在五中全會於8日召開後,中國媒體在對此次會議進行報導時都提到了未來五年將解決「窮人」階層的問題。分析人士說,在追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的政策取向將關注增長的均衡、機會的均等和社會的公平。中國專家指出,中國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到前年時擴大到3.23倍,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獲得的各種轉移支付和補貼等,實際的收入差距約達5倍。中國已迅速成為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較嚴重的國家。城鄉差距同時也使城鎮居民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十五」期間,工業領域就業增長率僅為0.7%,去年甚至首次出現負增長。觀察家們說,在中國的城鎮和農村,已同時出現「窮人」階層。中國媒體稱,種種跡象表明,「十一五」規劃將重點解決這個問題。今後政府新增財力將重點投向農村、農業和農民,增長幅度大大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法新社說,胡錦濤在2002年成為中共總書記,2003年成為中國國家主席後,一直強調通過民主和法律手段來建設一個「和諧社會」,以解決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但已給西方式的民主潑了冷水,同時也對新聞自由進行了鎮壓,逮捕了持不同政見者和民權活動人士,嚴密監視農村和工人因反對政府腐敗而舉行的抗議示威。
這些強硬的手段已讓胡錦濤在中國觀察家中得了個「變身怪醫」(Jekyll & Hyde)的名聲,他一度被寄託著帶領這個國家走向政治改革的希望,但通過最近的一系列行動,他卻被視為一個強硬的保守派。美國布魯金斯學院中國問題專家黃京(譯音)指出,「胡錦濤的最終困境就是,為了他的政策選擇能被採納和貫徹,他不得不通過集權來鞏固他的權力。」
但胡錦濤同時也意識到,如果他的改革計畫要想獲得成功,那麼這個政策的實施過程就需要更多民主。黃京指出:「這也是我們實際上已看到兩個胡錦濤的原因,當他試圖集中政策制定過程的權力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保守的胡錦濤,但是當他做出和推動他的政策選擇時,我們又看到一個改革的胡錦濤。」黃京表示,「我相信,最後這個改革派的胡錦濤將會戰勝那個保守派的胡錦濤,原因其實很簡單,中國的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走得實在太遠了,沒人能把它拉回來。」
紐約哈米爾頓學院中國問題專家李成 (譯音)指出,中國不斷增加的工人和農民的抗議示威,拉大的貧富差距,對政府官員的腐敗和失業率的持續不滿,正刺激胡錦濤和溫家寶走向更深的政治改革。 「從胡溫觀點來看,這些問題是進行政治改革的原因,」李成對法新社說,「現在的問題是,胡溫將會遇到多少來自中共保守勢力的抵制。」
「我的感覺是,要想進行真正的政治改革,他們還需要兩至三年多的時間,即將舉行的五中全會將會向這個方向邁出一小步,」李成說,「而五中全會或今後幾年中共關鍵領導崗位的人事變動,也將會為未來的政治改革打開通道。」這些人事變動包括用「團派」出身的李克強,來取代前領導人江澤民任命的上海市長陳良宇。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精英政治專家、中國觀察家泰偉斯(Frederick Teiwes)認為,儘管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一個「被設計好的黑匣子」,而且其內部精英也從來都不清楚,但在中共對政治改革別無選擇時,它已開始變得明顯起來了。現在的感覺是,中共的政治體制已不能再不明不白地忍受下去,如果你不想讓這個體制倒塌,那麼你就需要進行嚴肅的改革。
泰偉斯說:「我認為他們實際上已經意識到所面對的這個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當然知道需要做些什麼,但是為了維護穩定他們必須這樣做,他們需要做出一些政治承諾。」
- 關鍵字搜索:
- 與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