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中說,過去就有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暴力電子遊戲讓人產生攻擊行為、暴力犯罪、及不願幫助他人等等。美國密蘇里大學心理學家Bruce Bartholow 近來的研究更加證實了這一點。電子遊戲會讓人對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暴力行為,比如槍擊等,不那麼敏感。而且這種敏感程度的降低伴隨著攻擊行為的增加。
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玩電子遊戲的人會對現實生活中的暴力場景表現出來不在乎;不僅如此,在另外一項測試中,他們的攻擊行為會增加。而且,對暴力場景越不在乎的人群也是攻擊傾向最嚴重的人群。
Bartholow 介紹說,即使是去除其它外界因素的影響後,玩電子遊戲、對暴力行為的不敏感、和暴力傾向增加這三者之間的相關性也是很明顯的。他表示,以前還沒有人做過類似的試驗。
另據《自然》2003年雜誌7月24日報導,當心理學家克雷格安德森(Craig Anderson)在研究青少年玩一些充滿暴力鏡頭的電子遊戲後,他得出結論,認為這會在青少年內心埋下暴力傾向或攻擊行為的種子。安德森是衣阿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他介紹說,根據他及其他一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玩電子遊戲會讓人增加攻擊性的思想和行為。安德森說,這使他想起了1999年發生在科羅拉多州哥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的校園青少年槍擊屠殺事件。
1999年4月20日,美國哥倫拜高中的兩名學生持槍闖入校園,在校園內瘋狂開槍,殺死12名學生和1名教師後畏罪自殺。這之後的6個月內美國校園又發生多起16歲以下少年槍擊屠殺事件,一時間校園暴力問題震驚了全美國,成為大眾的話題焦點。安德森指出,從哥倫拜高中校園屠殺事件的情形來看,凶手無疑是一些電子遊戲迷。這樣下去,充滿血腥暴力的電子遊戲很可能是個壞兆頭。 一些家長組織和社會決策者也贊同這一點,認為電子遊戲的暴力可能會引申出現實生活中的悲劇。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道理。中國古代也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不妨從善待自已的孩子做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