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布勞德對共產主義有其獨到的觀察,他講述前蘇聯的情況,發現共產主義國家所用的手法都很類同,訪談中他指出了共產黨並非一般政權,同時也說明瞭共產黨為何是不可能改變的。
瑞典出名的福利待遇好,但林德布勞德認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意義源出一轍,只是以和平手段來充公人們的財富,對經濟發展並沒有好處。
林德布勞德到訪時,適逢香港舉行第6屆世貿部長級會議,所以他也就世貿談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世貿的理念本身沒有問題,但在執行的時候,一些仍然殘留的共產理念和腐敗是導致世貿推行過程中出現了災難性的問題。他又說,無論有沒有世貿,全球一體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有了世貿,可以進行更多的談判,沒有這種渠道,有可能會導致戰爭。他認為,私有化再加上有效的政府監管措施才可以保證社會每人都能負擔基本服務,但又不會出現大量的資源浪費。
西方正式譴責共產罪行
林德布勞德指提交歐洲委員會的報告是一個突破,因為這是首次有份量的西方政治團體第一次公開譴責共產主義所引起的罪行,通過的過程也不容易,因為很多俄國人反對,在歐洲有很多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的人士反對,現在第一階段通過了,將來報告若於明年1月底在歐洲議會通過後,人們可以正式訂立一天作為紀念那些在共產主義下被迫害的人士;可以在教科書談共產黨及其罪行,最重要的是人們不會忘記。
報告的內容是關於共產政權在歐洲所犯的罪行,主要焦點放在前蘇聯及其鄰近國家所發生的、與共產主義有關的罪行。他接手這份報告是今年的3月,那時候這份報告已經開始了 1年半,他接手後把報告的焦點改變了一下,使得它不單只是關於共產政權所犯的罪行,而且是也包括了共產主義的理念,雖然這樣一來就令報告得到通過的難度大一些,但他認為是有需要的,因為共產主義是這些罪行背後的根源。他曾經為了這份報告而專程到了前蘇聯去瞭解情況。他提到在俄國有很多資料庫都對外公開,但並不是所有的檔案都公開。
共產黨殺人之多印象深刻
調查的過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共產政權下受到迫害的人數之眾多。他說,共產主義的理念及其所產生的體制的邪惡在於其很容易吸引一些心理變態的狂徒,而且會使人與人之間互相傷害,也互相害怕,而且很多死亡的人都是黨內的積極份子;他們是被自己的同黨虐待或殺死的,這是在共產體制內經常出現的現象,他形容「是很可布的」。
林德布勞德說,曾讀過一本很厚的書是關於史大林的,書中清楚描述所有人如何參與進去史大林的秘密系統,讀了這本書讓他明白到共產黨的情報局是如何運作,他們是如何一任接替一任,下一任拿著上一任的犯罪證據上位:共產黨員可以隨意去殺戮和掠奪,但這也正是日後他們成為階下囚的犯罪證據。這是一個欺騙的系統,人人在互相欺騙別人:「你不能信任哪一個」。他又認為,列寧並不比史大林好,只是他比史大林執政的時間短,沒能有足夠時間去幹出那麼多壞事,但他和史大林也是持有同一理念,就是以恐嚇來維持極權。
林德布勞德指共產主義國家都是罔顧公眾利益,建設社會的工程都手工惡劣。他舉例,在俄國邊界一個小鎮上,鎮內有一座水庫,是建於前蘇聯時代,水庫是建築於另一座建築物之上,但水庫內並沒有水,因為建造水庫手工惡劣,若要存水,下面的建築物便會崩塌!像這種情況出現時,無人需要負責,也沒有人理會,在共產制度下,生命並不值錢,這就是馬克斯的理念,這樣有利於黨的統治,他們所謂的公眾利益,其實是當權者的利益。
林德布勞德指現時中國的貧富懸殊是很嚴重的;他又說,中共集合了共產主義最惡劣的地方,一方要大力度壓迫群眾如壓迫基來人權(如言論自由),加上一個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理念。
有人會擔心共產黨倒臺,中國會亂,Lindbald回答說,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但對中國人民及世界來講更危險的是中共仍然掌權,那是更嚴重的動亂,也為人民帶來了很多痛苦。
有人相信給予時間,共產黨會改變,林德布勞德說:「你不可以相信它們,共產黨不守信是公認的事實,每一個共產政黨都這樣的。將中國孤立是不能夠把局面打開,所以若保持和中國在方方面面的社會接觸,那裡的人民會因此有很多思想衝擊,這樣有助改變事情,但話說回來,與這種政權交往時,你必須清楚你是跟誰在交易,在生意上的交易你不要天真,在我的報告中,我也提到歐洲政府要提醒歐洲人在與中共做生意事要注意它並非一種正常的政權,林德布勞德說,共產黨會把政治體系變成了一種宗教,同時也禁止其他的宗教:「糟糕的是共產黨按照著成文的理想主義作為極權統治的依歸:共產主義寫明極權統治者要以恐布手段來維持政權,那是成文的記錄,就不是一個正常政權誤用權力那回事,人民是應該知道這一點。」
對於中國出現的退黨潮,林德布勞德指其意義重大,這也給當權者一個訊號--有些事情出了問題,同時也給其他人一個訊息--就是長久以來在中國發生的事情,現在是時候要處理。被問及退黨是否一種和平演變,他說:「是的,當然那些當權者不會理會有沒有黨員,但他們需要利用黨去幫他們做事,如果這個黨沒有黨員還不好利用!所以退黨是以一個強烈的訊息說明一些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聚在一起集會遊行也有同樣的效果。」
林德布勞德希望來到東南亞國家演講對這裡有幫助,他想每一個人也應該為否定這種不公平的體系而努力,去除這種政制所帶來的絕望感,而這種體繫在中國大陸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方仍然存在,應該有更多的政治家推動民主和人權,這也是他當初參政的理想-- 推動人權理念,讓歐洲統一。」
社會與共產主義源出一撤
林德布勞德指出,其實馬克斯的思想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有些社會主義者說他們喜歡列寧的思想,共產主義實行極權統治,而社會主義不行暴力,但它是以重稅來掠奪整個國家的,稅率可以高達60%,這是一種慢性的財產充公,在社會主義下,地方或國家政府會控制醫療、醫院等社會服務,這形同以人民的錢收賣人民,因此在瑞典今天9百萬人民中有一百萬人因為福利太好,所以即使有工作能力應該投入生產但沒有這樣做,這對經濟發展造成了障礙,他舉例,一個很大的家庭可能需要夫婦2人都有專業級的收入才可以與享有社會福利的同樣一個家庭組合的收入相比。因此,社會主義就如同以和平的手段把「一塊濕布放到社會經濟發展上」。他解釋,若稅收重,要解雇一個員工,比要離婚更難,因此,不輕易僱人,從而也使經濟很難發展。
因此自由貿易及自由經濟才是通向財富之路而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上確實是有需要幫助的人,如患了病,或失業人士,我們需要向他們提供幫助,但我們不應有一個讓人懶惰的系統,瑞典的社會主義體系正起著這種作用,他們是和平的,但背後的理念和共產主義源出一轍。」
全球一體化將無可避免
林德布勞德支持WTO(世貿)的理念,他認為,談判後得出貿易協議總比完全不做好。雖然世貿推行強差人意,但情況仍比沒有世貿好,因為世貿推動自由貿易,香港就是自由貿易的最好例子,在非洲有一些國家互相之間不能通商就是因為有關稅,所以他認為,最好盡快地廢除了關稅和補貼。他又認為,歐洲工會在這方要負很大責任,如法國農夫在種植大麥和養殖牛只都有政府補助,而對整個經濟可能進口比自己生產更便宜:「因此,我們是需要更多世貿安排而非更少,問題就出自於關稅和補貼的出現,關稅和補貼是幾百年前在不同的國家出現。在美國為例,共和黨(執政黨)比民主黨更支持自由貿易,因為自由黨想保護美國的汽車業免受來自日本的競爭,現在很多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如瑞典也開始支持自由貿易,並續漸廢移除關稅和補貼,其實在未有加入歐洲工會前,瑞典已經廢除了所有的補貼,但當瑞典在幾年前加入歐洲工會時,又再次引進了幾項補貼。」
當人們批評世貿時指其令全球一體化,林德布勞德說,實際上,全球一體化是時代的趨勢,無論有沒有世貿都會發生,沒有了世貿,在全球一體化的過程中會比現在糟糕:「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談判和討論,若不是通過這種途徑,那很有可能會出現戰爭。我不相信戰爭,戰爭的結果都不好。在反對世貿時,常聽到他們說要求團結,要團結的最好途徑是有自由市場;自由市場是共產主義的相反。」
私有化與收費是兩件事情
對於有批評指世貿把很多公營事業私有化,致令市民失去了很多基本服務或資源如醫療和食水的保證,林德布勞德說,私有化與收費是兩樣事情,以前蘇聯為例,它們有一家陳舊的發電廠,是使用煤的,如同所有的東歐共產國家,電和水都是免費的,無人打理髮電廠,現在發電廠的產電量不夠,共產黨倒臺超過10年,俄國有少於一半人數交電費單。現時在俄國最普遍的行業是洗車,用水和用電都不用付錢,那就是以他人的本錢來賺取利益,這是舊有社會主義的效應。當然你可以讓政府來付電費、水費甚至是教育,但前題是不要只讓某群人來付。一個政府應該把水、電等基本生活私有化,但同時制訂政策保證這些產品的價格合理,讓每人都可以支付得來。又以瑞典的醫院為例,政府擁有醫院,人民看醫生不用付錢,但是你不一定能得到你需要的醫療服務,因為排隊等候醫療服務的人很多,我寧願政府收費,這樣可以保證我及時得到需要的服務。
私有化加上政府監管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對於現時反對世貿的意見,林德布勞德分析說:「歐洲工會應盡快廢除關稅讓世界真正能進行自由貿易,在歐洲有一些示威者是共產主義者,而我不清楚南韓他們內部制訂的政策如何,但無論有沒有世貿,每一個國家也要準備有一天要面對全球化的經濟,在全球趨向一體化時,並不見得沒有世貿,南韓的農夫會好過一點,因此,這並不是抗議世貿的原因。」
共產概念殘留與腐敗引災難
他認為,很多加入世貿後出現的問題(災難)是因為當地有腐敗的極權政權所致,他指出,有一些國家雖然共產黨已經倒臺,但仍然由同樣的班底來統治,國家的錢仍然在這些人手中如在俄國的情況。另外,也有一些地方如衣索比亞,他們有一個類似共產的體制,就是人民不能確定其是否擁有土地或擁有多少,而是需要隨著人口的增加要把部分土地割出來,因此,那裡的農夫不會投資在土地上,也懶得去種植較好品質的農作物,所以說當地因為乾旱失收而導致飢荒並不是正確的說法。(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專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