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社交貧乏 中國女性第三次單身潮來臨

 2006-03-08 05: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目前,單身職業女性的比例升高已成為一種普遍趨勢。今天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讓我們關注一下單身職業女性這個群體。對她們來說,單身是灑脫還是無奈?是清醒還是迷茫?近日,北京晨報與新浪聯合調查了適婚單身職業女性的生活狀態,共同解讀當代職業女性的單身困境。

北京晨報調查

五成人擇偶重情不重財 單身原因 逾六成人找不到適婚者

●調查結果

5%的人選擇不結婚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4000多名接受調查的適婚單身職業女性中,表示「希望30歲以前就結婚」的佔57.39%,表示「不結婚」的僅佔5%。

為什麼渴望結婚卻單身?有66.47%的女性表示,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表示因「喜歡單身,無拘無束」和「不相信一成不變的愛情和婚姻」而單身的女性各佔12.04%和12.74%;僅有5.03%的女性表示「工作壓力大,沒時間戀愛」而單身。

●單身自白

單身是一種無奈

講述人:小梅,網站編輯,34歲

我覺得很少會有哪個女人是真正不願意結婚的,她們單身,是因為她們不得不單身,根本就找不到合適結婚的人,而不是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因為擇偶條件太高,或者是喜歡時髦,覺得單身生活瀟灑,或者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戀愛之類的。其實只要能找到合適的人,我原本最希望30歲之前就能結婚的,現在看來,我希望35歲之前能嫁掉。

擇偶條件 逾五成人首選「情投意合」

●調查結果

經濟實力仍是擇偶重點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堅持擇偶要「有感覺」的單身女性還真不少。在回答「擇偶最看重什麼」時, 54.46%的女性首選「只要情投意合,有感覺」;其次是「對方一定要有房,有一定經濟實力,有事業」,佔37.48%;僅有3%表示看重「對方的家庭狀況」;1.13%表示「對方一定要長得好看,可以讓姐妹們羨慕」。

●單身自白

擇偶首先要「有感覺」

講述人:Tracy,外企員工,29歲

我擇偶的條件並不高,這個人不需要太好看,不需要太有錢,但一定要「有感覺」。但具體是什麼感覺,我也很難說清楚。有很多朋友都嘲笑我不現實,說我都奔三張(快三十歲)的人了,還看重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如果沒感覺,那結婚不就完全成了一個形式?

單身壓力 近七成人缺少社交活動

●調查結果

最大壓力來自孤獨

對於適齡結婚卻單身的女性來說,最大的壓力是什麼?調查顯示,34.97%的女性表示,單身最大壓力來自「孤獨,沒有安全感」。其次是「父母和親戚朋友的詢問和催促」,佔31.46%;還有25.9%的女性表示最大壓力是「紅顏易老,擔心年齡越來越大」。

此外,隨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結婚,不少單身女性的社交圈子越來越小。調查表示,有近七成的單身女性假日選擇獨自在家、獨自逛街郊遊或工作,選擇和朋友聚會聊天的人只有26.24%。

●單身自白

朋友圈子開始變小

講述人:紅蕾,公務員,30歲

我對「孤獨,沒有安全感」深有同感。節假日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就越發覺得自己很孤單;隨著朋友陸陸續續結婚,自己漸漸發現融不進去她們的圈子,朋友圈就開始變小,而自己也慢慢就不喜歡湊熱鬧。

現在休息日,我大多都呆在家看碟、洗衣服、整理一些雜務。雖然呆在家很舒服,但偶爾也會心慌,好像世界忽然就剩下自己了,我都擔心我會不會就這樣靜靜地老去。

性生活 近五成人對性「隨緣」

●調查結果

半數人不拒絕婚前有性

調查顯示,對待性,48.1%接受調查的女性表示「隨緣,無所謂」;20.31%表示「結婚前堅決不發生性關係」;表示「可以有長期性夥伴」的佔18.53%。

●單身自白

不會為「他」守貞節

講述人:李非,美容師,27歲

隨緣不是亂來,而是說,不一定堅持非到結婚才與異性發生性關係。該發生的時候就讓它發生,無所謂。不過,這是以自己心甘情願、愛惜自己為前提的。我無法預料哪一天才會遇見自己要嫁的那個人,所以我不會去等,去為他守貞節,那太虛無縹緲了。

社會既然對男人婚前性行為很寬容,就應該給予女性同樣的寬容。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遵從自己的感受,遵從自己的需要,才是愛惜自己。

消費方式 逾三成人攢錢為買房

●調查結果

15%攢錢給自己充電

「單身女性更願意如何消費?」30.35%的女性表示「攢錢買房子」,超過了「買衣服和美容」 (僅佔30.02%)。此外,「職業充電」和「業餘玩樂」分別約佔15%。

●單身自白

有房才能進退兩易

講述人:洋洋,32歲,自由撰稿人

買房子可以結束租房的漂泊感,還可以填補單身安全感的缺失。我給一些雜誌社投稿,每月收入能有四五千元,能攢多少就盡力攢下來,雖然離買房遙遙不可及,但我要努力攢夠房貸的首付,到時候買個一居,就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等有一天找到可以嫁的人,如果對方有房,這個小房子就可以出租或者讓父母過來住,如果對方沒有房,也可以考慮先住這個小的,然後再一起攢錢買大一點的。

但是單身買房也比較麻煩,聽朋友說,男人大多都不喜歡娶有房的女人,不知道是什麼心理作怪。若是果然如此,那我攢錢買房豈不是更嫁不出去了?

尋找男友 近三成人熱衷一見鍾情

●調查結果

九成人拒絕婚介

「你希望怎樣找到可以結婚的人?」調查顯示,單身女性仍熱衷「一見鍾情」,佔29.23%,其次是「一起共事的人」佔20.66%;「親戚朋友介紹」佔20.1%;而選擇「通過婚介」的則僅佔0.75%。

●單身自白

40歲前相信一見鍾情

講述人:慧慧,導遊,28歲

可能等我到了40歲,我就不會再渴望一見鍾情了。渴望與一位男士一見鍾情,然後嫁給他,這是每個女人的浪漫天性。可能現在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面臨的誘惑都太多,不再像以前的男女那樣見世面少,所以一見鍾情其實很難發生了。但是我願意挑戰,挑戰的年限是40歲。

一起共事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親切感,但那似乎不是愛情,因為我覺得工作狀態中的男人可敬,但不可愛。大概在男人眼裡,女同事也是如此。所以,我不太可能嫁給一個「一同共事的人。」

權威解讀

中國第三次單身潮來臨

某高科技公司共有員工800人,其中700人沒有結婚。

北京某報社一個採訪部門的女性記者和編輯近20人,已婚者只有兩名。

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第三次單身潮正來臨。

一份人口普查的數據稱,目前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單身男女已經衝破百萬之眾。而在1990年,北京30歲至50歲單身人數約為10萬人。

詼諧的北京人用「北大荒」這個詞來稱呼北京單身女性這個特定的群體:「北」,生活在北京的;「大」,大齡女青年;「荒」,沒有結婚、身邊沒有固定異性朋友,用北京話說身邊「荒」著的。

第一次單身潮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動亂年代,很多人無暇顧及個人問題。1950年5月,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隨之而來的是波及全國的離婚潮。

上世紀70年代末,第二次單身潮來襲。「文革」結束後,大批「知識青年」返城,城市裡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齡單身青年,其中主要的還是女性。因為很多男知青在下鄉時接受了當地的女青年,戀愛成家。可從大城市來的女青年卻很難接受當地的男青年,寧肯單身也不願「下嫁」。

相對於前兩次「單身潮」,沒有人再把如今的「單身問題」稱為一種危機,更沒有政府組織專門為如今的單身男女來「解決問題」。如今單身潮的主角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二十八歲到三十八歲,收入頗豐,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單身,越來越成為個人的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生活選擇,而並不是「自身條件困難」。

與中國大城市的白領相比,中國廣大中小城市青年的婚戀並沒有釀成所謂的婚戀危機。在那裡,人們的生活和競爭壓力更小,他們過慣了穩定的生活,自然希望有一個家庭來讓自己的生活更為規律,而他們相對來說要面對的誘惑也更少,他們的個人目標不會像大城市的青年那樣,有時候看起來有些虛無,而是更為實際一些。

農村女性

加入「單身大軍」

除了城市中單身女性越來越多,王金鈴還表示,目前,農村女性也加入了「單身大軍」。另據調查,農村流動女性主要是進城打工的女性,在25歲以上有1/5未婚,其中近一半沒有男朋友。46%的流動農村女性表示「知音難覓」,31.4%的人表示自己「感情不穩定」。

同居引發「親密關係暴力」

調查顯示,一半的單身女性不排除婚前性行為的可能性。專家表示,很多單身女性存在著有「親密關係」的狀態,在她們當中,「家庭」暴力問題同樣存在。

中國公安大學副教授榮偉毅告訴記者,目前,婚前同居現象越來越普遍,「暴力」問題在這部分群體中大量出現,女性同樣處在忍受男友暴力的狀態中。但目前,對於這部分「單身女性」缺少法律保護。「國外稱這種問題為『親密關係暴力』,我們學者正在呼籲給這些『單身女性』以保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