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著名的風味小吃。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製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
進餐時,以大「海碗」盛湯,加味精、胡菽、熟雞油。湯滾油厚,不冒一絲熱氣。湯上桌後,將鴿蛋磕入碗內,繼而將肉片汆入湯中,輕輕一攪,霎時變得雪白、細嫩。然後再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2、宣良烤鴨
宣良烤鴨是別具一格的美味佳品,尤以狗街烤鴨為佳。早在60多年前就在滇中一帶享有盛名了。宣良烤鴨製作考究。先將「湯褪」乾淨的鴨,從腋下開洞,剔棄內臟和腳爪,配以佐料,在鴨的皮肉間吹氣,把鴨身吹鼓,再用鐵絲鉤吊住鴨脖將鴨挂於爐壁內側慢慢燒烤。烘烤時,以松毛結為燃料,待其燃到煙盡,適時翻轉鴨身,塗沫蜂蜜水、豬油和鴨唷扑於表皮。這樣烤出的鴨,皮黃脆不焦,肉酥鬆軟,甜嫩離骨,色鮮味美,香氣四溢,非常可口。
烤鴨又分仔鴨和肥鴨兩種:仔鴨,肉質細嫩,食味香甜;肥鴨油脂較多,肉質老香,若配以蔥白、花椒或醬製品食用,那更是別具風味。
3、汽鍋雞
汽鍋雞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在滇南地區民間流傳。建水縣盛產陶器,有一種別緻的土陶蒸鍋,稱為汽鍋。
汽鍋雞做法獨特,吃起來雞肉嫩香、湯汁鮮甜,是一道美名越傳越遠的雲南名菜,深受中外食客的讚譽。
加入「三七」、天麻、蟲草等名貴藥材烹飪,便成為「三七」汽鍋雞、天麻汽鍋雞、蟲草汽鍋雞,為雲南具有獨特風味的滋補名菜。
4、蕎麵包子
蕎面被稱為保健食品。雲南的高寒山區普遍種植蕎麥,部分地區還把蕎麥當主食。蕎類食品很多,如糕點中的蕎坨、蕎餅等,麵點中的面糕、蕎麵條、蕎炒麵等。
蕎包子是雲南大眾麵點之一,製作方法頗多,經歷代廚師研究創新,四味蕎包曾在全國第二屆烹飪比賽中獲銀質獎章,深受國內外營養學及食品工藝學的專家好評。
蕎包子色澤金紅,外表酥松有小裂紋,口感酥、化、膩、香、甘,食後回甜,中老年人特別喜歡。按照中醫藥膳的觀點,蕎麥具有清熱解毒、降氣寬腸、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的功效,適用於腸胃熱積泄痢、自汗偏頭痛、紫癜、瘡毒等症。
5、洋芋粑粑
洋芋的學名叫馬鈴薯,俗稱土豆。中醫認為土豆性平,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疼、習慣性便秘、皮膚濕疹等症。
將洋芋洗淨、煮熟、剝皮、搗呈泥狀,加入適量麵粉製成糊,放在杓中浸泡在油鍋裡炸至焦黃、定型,取出後即成一圓杓狀,邊上較薄,中間稍厚,上面撒上椒鹽和辣椒麵,吃起來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這就是昆明街頭巷尾常見的小吃攤上的洋芋粑粑。
6、路南乳餅
路南縣圭山、石林、尾則、畝竹箐、西街口等,盛產馳名中外的乳餅。乳餅是選用新鮮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凝固後加壓製成塊狀,一般5公斤奶可制1公斤乳餅。優質乳餅色白略帶黃色,表面有油質,無酸味。民間將乳餅放入罐內密封,可存放半年不變質。乳餅的吃法很多,可煎、蒸、煮、烤,切絲炒肉,還可生吃,切成片與火腿片相間,即可製成聞名的雲腿乳餅罐頭。
由於乳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可烹製成各種美味菜餚,加之製作簡單,容易保存,深受人們喜愛。
7、滇八件糕點
昆明風味糕點,系選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採用傳統「兩面火」烘烤工藝精心配置而成。
每盒裝八件,有八個品種、八種口味,故稱「滇八件」。有硬殼火腿餅、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雞棕酥、火腿大頭菜酥。風味獨特,包裝精美,為饋贈佳品。
8、紫米八寶飯
紫米也稱「紫糯米」、「接骨糯」。僅產於雲南思茅和西雙版納地區。因顆粒長、色紫紅,做成飯粥後色更鮮艷,故名。民間喜在年節喜慶時做成八寶飯食用。味香微甜,粘而不膩,補血益氣,暖脾胃,適應於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等症,以之配草藥可治跌打刀傷。
9、鹽餅子
鹽餅子是昆明地區的大眾小吃。分甜、咸兩種,以咸味的居多。用小麥麵粉加酵母和水調和成麵團使其發酵,加入小蘇打中和酸味。用熟豬油、花椒油、食鹽、炒熟的麵粉拌成椒鹽麵團。將酵麵團摘成小劑,每個小劑中間包上五分這一椒鹽麵團,用擀麵杖經過反覆疊、壓擀,呈斧頭形,用平底鍋上火,鍋底布少量植物油,下入生坯用小火烙至兩面金黃。
由於鹽餅子用的是發酵麵團,成品形膨鬆柔軟,外皮香酥焦脆,有不太明顯的酥層,內部軟和化膩,口味酥香微麻。如是甜餡,則是內部包上由白糖、炒香的芝麻、陳皮和糖板油切成的小丁拌合的餡,香甜可口。
10、玫瑰米涼蝦
米涼蝦是雲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杓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軟嫩,入口冰涼。
11、抓抓粉
抓抓粉,是雲南夏季消暑的涼食。成品清涼甜潤,富有韌性。因是用特製的有洞鏟形器往凍粉上面抓成細絲,故有此名。
12、豌豆粉
豌豆粉是雲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製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後凝回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薑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後烹調可熱吃或涼吃。
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中益氣,解毒利用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暢,下腹脹滿,消渴,婦人乳閉等症。
13、餌塊
餌塊是一種風味食品,大理一帶的餌塊更是別有風味。清早走在大街上,你隨時可以看到一個個小攤,一個火盆上放置著張鐵絲網,下面是紅紅的栗炭火。攤主正在翻烤著一塊塊白色的園餅,餅比較薄,一會兒就烤熟了,聞起來有點香,這就是餌塊餅。隨後,攤主將餌塊餅放在一個盤子裡遞給食客,由食客隨需放上佐料。有的喜歡在餌塊中裹上一根油條,有的則喜歡將燒餌塊掰成小片後放到熱豆粉湯裡吃,這就是大理街頭常見的早點--燒餌塊。
餌塊也可以製作成絲狀,叫餌塊絲。有兩種煮餌絲比較出名,一種叫扒肉餌線,另一種叫脆香餌絲。扒肉餌絲是先將雞胸肉或豬腿肉煮扒至肉泥狀,剔骨後備用。用雞湯作輔料,放入煮熱的扒肉,再加上蔥、芫荽、辣椒、酸菜等佐料,然後將煮熟的餌絲撈進碗中。扒肉餌絲吃起來綿軟香爽,富有營養而又不油膩。脆香餌絲製作工序較複雜,先用臘豬頭熬湯作輔料,佐料用煎雞蛋絲、油炸豬皮脆丁、油炸洋芋丁、沸水中汆過的苦菜絲、沸水煮過的荳芽、瘦臘肉絲等,再加適量蔥花芫荽、辣椒油等,然後將蒸熟的餌絲放入湯碗中即可。
餌絲還可以炒吃、鹵吃。炒餌絲中有一種叫「大救架」,傳說明永曆帝逃難路過滇西,途中腹內飢餓,向路邊的一村婦討飯吃。村婦當即用火腿肉、韭菜、酸菜等作輔料,炒了一盤餌塊給皇帝吃,皇帝吃後讚賞不已,後來就把這種炒餌塊叫做「大救駕」了。
製作餌塊的原料其實就是大米,只是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舊時,舂餌塊可是一景。春節前,先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裡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就可以放進碓窩裡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後,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後做成磚狀,這就是餌塊了。也有用木模壓製成餅狀的,木模上有喜字、壽字、福字、魚、喜鵲之類的圖案,壓製出的餌塊餅也就有各種花樣了。
14、燒豆腐
燒豆腐是昆明夜市中的著名風味小吃。以優質的石屏豆腐,用炭火燒熟,配以佐料而成,皮黃香酥,心白素嫩。入夜,昆明街頭巷尾爐火映照,香味四逸,自成民俗一景。
是滇南地區的風味小吃,每塊約二十克重,是採用優質黃豆經磨豆、去殼、泡發、磨漿、煮漿、濾漿、成型、濾水、發酵等十餘道工序製成。其中發酵工藝是關鍵,發酵時間短了豆腐發硬且有酸苦味,過長則腐敗變質。所謂燒豆腐實際是一種小型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豆腐經發酵處理後許多不易於人體消化吸收的營養素,受到酵母或真菌的分解而有利於人體需要。
- 關鍵字搜索:
- 組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