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人現在到內地買貨,付款方式是先在香港的銀行開美元信用證,然後交給內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這種做法除了需要承擔匯率風險外,還要付出更多的兌換率,花更多的時間。用人民幣結算後,香港的銀行將可開出以人民幣為單位的信用證。這樣既能排除匯率風險,降低商品成本,又為香港銀行界帶來商機。目前,每年內地輸港貨品總值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
由於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人民幣債券的投資者主要以香港人及內地人為主。內地目前的存款利息僅2厘,人民幣債券只要高於內地存款利息1至2厘,就有吸引力。相對於港元及美元,發債機構以人民幣集資成本較低。
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市場預期今後人民幣匯率波幅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國際上相關投資者有了規避人民幣匯率風險的需求。有鑒於此,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月20日宣布,8月27日推出人民幣對美元、歐元和日元的新期貨合約與期貨期權。這些新合約將通過交易所的全球電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為更好地服務於亞洲客戶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將在香港開設新的辦事處。香港雖未能搶在芝加哥之前推出類似產品,但有關產品如果交投活躍,並能集中在香港進行的話,對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均是有利的。
中國顯然不希望芝加哥在人民幣業務上沖淡香港的角色。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宣布推出人民幣期貨及期權產品的第4天,溫家寶即向香港人公布進一步開放人民幣的新措施。這對正在復甦的香港經濟,無疑是幫了一把。新措施將加速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強化香港日後作為人民幣結算中心,加強香港的融資功能,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是中國為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繼「內地與香港的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協議後,給香港經濟再打一支強心針。
看中國首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