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105個城市必吃的經典菜(中)

 2006-06-30 09: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36.銀川:雪花羊肉

雪花羊肉為一貫以腥膻味厚著稱的羊肉製造了一種最浪漫輕盈的聯想。此菜以熟白羊肉片去皮拍松,切成骨牌塊又加料漬勻。再用鮮牛奶、雞蛋清拌進了雞肉、鱖魚肉的細茸,入小籠屜蒸透後撒上了百合粉,複雜的工序至此還遠未結束,將抽打起泡的雞蛋清分別舀在蒸透的羊肉塊上才是形似雪花冰瑩玉潔的由來。坐杓上火,再層層加料、勾芡,最後淋入雞(鴨)油,一道造型爽亮,入口鬆軟鮮嫩,如雪花之即融的「雪花羊肉」這才終於大功告成。用工之考究實在很有些賈府茄子的味道。

37.柳州:螺絲雞

能進晉式滿漢全席的二十四座底,成為席面24道菜中的一味,螺絲雞確有非凡之處。而事實上這種下蛋雞的市場價並不貴。

38.瀘州:魚頭火鍋

四川火鍋起源於長江與沱江交匯處的川南重鎮瀘州,這裡的火鍋業興旺,造就了許多品牌的火鍋店。魚頭火鍋有長江鮮魚黃辣盯沙鍋魚、半湯魚,家常麻辣,鮮美而不燥火,川南風味突出。

39.敦煌:雙塔魚

敦煌食風受草原遊牧民族的影響較大,「烤全羊」是市內所有飯店、賓館必有的一道菜。但「安西三絕」——飲鎖陽酒,品瓜州瓜,食雙塔魚,是安西也是敦煌飲食文化之源流。鎖陽酒以藥固精壯陽,瓜州(即敦煌)出蜜瓜已有3000多年歷史。周穆王宴請西王母及諸侯即有瓜州蜜瓜;雙塔淡水魚肉脂細嫩爽口,為今日敦煌「大漢雄風」、「盛唐氣象」、「敦煌新景」、「市井百吃」四大美食系列之中的保留菜單。


40.泉州:薑母鴨

泉州人嘴饞,古城美食街上,**薑母鴨大受歡迎。泉州人「補冬」買雞鴨蝦蟹,圖方便則買現成的薑母鴨。泉州的薑母鴨分別從**和廈門傳過來,是閩菜烹飪一絕。

薑母鴨有咸、淡、辣三種口味製作,做法是猛火開、溫火燉、補

藥下鍋翻三翻,起鍋油而不膩,口味獨特,流香溢彩。

41.彭州:九尺板鴨

彭州的鵝鴨脖子都特別長,伸遍川西,整個平原都在流口水。彭州是成都近郊素有養鴨傳統的市,九尺鎮是彭州的小家禽集散地,農民將一隻只剛宰殺的鵝、鴨裝上車,運往成都,成都人吃「九尺鮮鵝腸火鍋」正上癮。

最「常青樹」的還屬九尺板鴨,它已是四川名「鴨」級的美食了。

42.南陽:鎮平道口燒雞

一定要在南陽的梅溪肘子、肉丸扣碗、白土崗辣子雞等美食中選一道,南陽人忍痛割愛還是選了道口燒雞。你吃過整雞一抖骨肉分離的燒雞嗎?從清宮御膳房的御廚那裡出來的燒雞秘方,成就了三百年口碑的道口燒雞。

43.邵陽:爆炒豬血丸子

邵陽人會做生意,湖南發噠大財的都是些邵陽人。寶慶豬血丸子,亦稱血粑,是邵陽的傳統食品,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紗布將豆腐中的水分濾干,然後將豆腐捏碎,再將新鮮豬肉切成肉丁或條狀,拌以適量豬血、鹽、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許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攪拌勻後,做成饅頭大小橢圓形狀的丸子,放在太陽下晒幾天,再掛在柴火灶上讓煙火熏干,煙熏的時間越長,臘香味越濃。也有做一鐵架,架下用火爐焚燒鋸木屑、糠皮、穀殼或木炭熏烤,此種熏法特別講究火候,不能過急過猛,否則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後即可食用。但最流行的吃法是爆炒了。

44.西雙版納:傣味拼盤

北緯21度10分—22度40分,東經99度55分—101度50分,西雙版納是地球上北迴歸線沙漠地帶上唯一的一片綠洲。香芋草烤魚、香竹飯、油炸青苔、炸牛皮之後,最應該品嚐的大概就是這道傣味拼盤了。

45.天水:天水雜燴

天水被譽為「隴上小江南」。報人範長江先生《中國西北角》寫道:「甘肅人說到天水,就等於江浙人說道蘇杭一樣,認為是風景優美,物產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在天水呱呱、天水漿水、天水豬油盒、秦安麻腐饃、秦安肚絲湯等小吃之外,還有更受歡迎的天水雜燴。把雞蛋清和蛋黃攪勻,攤成薄餅。取鮮五花肉剁碎,放入鹽、粉麵、花椒後拌勻,加在兩層薄蛋餅中間壓平,上籠蒸熟,切成條形,便做成夾板肉。以夾板肉為主,配以響皮條、丸子,澆上雞湯,撒上蔥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湯盆,量足湯多,葷素搭配,邊喝邊吃,不油不膩,味道鮮美。

46.周莊:萬三蹄

萬三蹄、萬三肉、焐熟藕、醃菜莧,萬三野鴨等已成為周莊美食的代表。尤以「萬三蹄」為最,相傳江南巨富瀋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以調料,用旺火燒煮,經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咸甜適中,肉質酥爛,入口即化。它的吃法更是特別,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將一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蹄膀被順順噹噹地剖開,讓人們分而食之。

萬三蹄已經成為周莊人逢年過節、婚慶喜宴的主菜,意為團圓,遊客則拎著真空包裝的新鮮萬三蹄走。

47.烏魯木齊: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的鮮美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是因為「用手抓」,而是因為新疆當地的羊、當地的水還有當地的烹飪方法。整隻羊去皮去內臟,放大鍋中,以天山雪水煮之。待要起鍋時抓大把鹽撒入鍋中,或者直接以出鍋羊肉蘸鹽巴,便可大快耳朵!

48.伊犁:馬肉

伊犁馬聞名天下,伊犁馬肉不由分說勝過天下馬肉。以調料熟煮馬肉之後,大刀片之,碼於盤中,立時可食,其肉質貴在香而不膩,經久耐嚼。然馬肉畢竟還屬於「昂貴」食品,即便是在伊犁,吃馬肉也只能是偶一為之的「大餐」。

49.喀什:饢坑肉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到了喀什不吃饢坑肉只能算白跑一趟。維族人家家門口都有一個用來做饢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佐料的整隻羊封閉在饢坑內,暗火慢烤。烤到一定時辰,打開饢坑,香氣四溢,用「十里」形容不為誇張。

50.鄭州:鯉魚三吃

鄭州也喊振興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興的東西,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鯉魚三吃是鄭州的名菜,從前那鯉魚是要號稱黃河鯉魚的,飯館買回鯉魚來,必須在清水池裡面養兩三天,把土腥味吐乾淨,才可以撈出來下鍋。現在這種講究就有點奢侈了,不過一魚三吃還是讓人食指大動。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塊,頭尾雜加蘿蔔絲做湯,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窩線麵條吃,跟杭州西湖醋魚拌麵有異曲同工之妙。

51.開封:芝麻翅中翅

到開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這裡可是千年開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妙在調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實就是醃雞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汁酷肖蟬翼。豫菜中難得有這樣美麗又美味的菜。

52.洛陽:連湯肉片

洛陽喜歡吃水席,幾十道菜,湯湯水水下來,吃得人連呼過癮。連湯肉片是水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又以主營豫菜的老店「真不同」所做為最佳,它以精瘦肉為主料,木耳、金針、大綠豆等為輔料精心制做而成,肉片滑嫩,微酸利口。

53.安陽:扣碗酥肉

中原地帶安陽,口味偏淡,但近年來川菜、粵菜、東北菜接連進入,到飯館吃飯,安陽人喜歡各種菜式都點一點。當地的傳統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歡迎,紅白喜事尤其少不了。以現在的口味而論,扣碗酥肉最具繼續傳揚的潛力。傳統小吃三不粘、粉漿面其實最能代表安陽飲食的特色。

54.石家莊:抓炒全魚

從傳統菜的角度看,石家莊太年輕了,年輕得沒有自己的特色,所謂的石家莊菜,其實就是吸收了京、魯等地菜系特點,再加以創新而成。本地菜裡有一道抓炒全魚頗見石家莊人的這種「胸襟」。抓炒全魚用的是大鯉魚,精彩之處在於刀功。端盤上桌,一盤菜就佔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氣氛。

55.大同:燴菜

大同人口味雜,不講究,各路菜系照單全收。基尾蝦、紅燒甲魚這些都是上面子的,實惠又好吃的燴菜其實被當地的廚師操練的最到火候。燴菜有點 東北菜的味道,土豆、白菜、粉絲、豬肉一鍋燉煮,大魚、大蝦也不吝下鍋,暖胃。

56.秦皇島:清蒸海鮮

到秦皇島去自然要大啖海鮮,當地人喜歡清蒸海鮮,不管是螃蟹、蝦還是蛤,放上水,清蒸,吃的時候蘸點薑醋汁,那個鮮!吃海鮮是有季節的,螃蟹一年兩季,四月底開始吃皮皮蝦,當然也可以不論季,吃養殖的,在秦皇島人眼裡那就不叫海鮮了。近年來燒烤海鮮開始流行,有一種小雜魚叫青皮子,細長,脊背那兒有點青,不能炒著吃,只能烤著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當季的時候5元錢可買兩斤、兩斤半。

57.太原:過油肉

太原的餐館被粵、川、京、魯菜佔據了,本地菜系叫得上名字似乎還就是些麵點小吃。過油肉也有點麵點小吃的意思,不過它正兒八經是當地的一道頗受歡迎的傳統菜。選用上等精肉,切成薄片,外面薄薄蘸一層雞蛋勾成的芡,在油裡汆一下,撈出來,煸炒,隨便哪家飯館都會做,做出來的味道也相差無幾。雖則名字讓人疑心,味道卻是香而不膩,值得一試。

58.南京:蘆蒿炒香干

鹽水鴨現在還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一句:現在這鴨子是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蘆蒿炒香干,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南京才有」而自居。其實產桐蒿的地方多了去,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的那份精細。南京人吃桐蒿,一斤要掐掉8兩,單剩下一段干乾淨淨、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干也是「素」炒,除了一點油、鹽,幾乎不加別的佐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干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後唇頰格外清爽。

59.蘇州:蔥烤鯽魚

蘇州人愛吃魚,不過挑嘴,有人不吃鯉魚,有人不吃鰱魚,唯有鯽魚,從不曾聽說有人忌口——蘇州小孩學會說「鮮得來」這句話,準是在吃鯽魚的時候。蔥烤鯽魚這道菜突出的就是鯽魚的鮮美。在滴著醬紅湯汁的鯽魚背上,放著半寸來長脆生生的蔥段。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就是「蔥烤」了,但這兒總是人最先下箸的地方。

60.無錫:肉骨頭

無錫叫化雞現在是沒人吃了,肉骨頭大受歡迎。無錫人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肉骨頭的味道會令人想到糖醋排骨,但是骨頭上面的肉更松、更厚、更酸甜適度,連骨頭都酥得可以咬著吃。好幾年前肉骨頭就做成了真空包裝,火車站常見人八盒、十盒地往車上提。

61.揚州:清燉蟹粉獅子頭

揚州人對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著不容更改的偏好。粵菜風行之際,揚州人也吃早茶,但從點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維揚式,邊吃邊加上評論:「我們揚州老早就有早茶了。」清燉蟹粉獅子頭據說也有近千年歷史了,到現在還是百吃不膩。所謂「獅子頭」,用揚州話說是大劗肉,普通話就是大肉丸子,但肉裡面還有螃蟹肉、蟹黃、調料,下面再墊上青菜心,上籠燜。用揚州人的話說:「豬肉肥嫩,蟹粉鮮香,菜心酥爛,須用調羹舀食,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芳,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62.南通:天下第一鮮

凡是有海的地方餐桌上大抵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的大人小孩敢於說自家碗裡的是「天下第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那蛤憋不住氣露了頭,帶回家養兩天,或煮或燒,奇鮮無比。南通的蛤是文蛤,這一帶海灘獨有,一只可重達半公斤以上,如今文蛤很少能上市常往往是漁民正在採捕,小販已經來到海灘與你商談價錢問題,而在遠處的公海上,日本、韓國的船早已停在那裡,在等小販的船送貨上門了。想吃?只有自己去踩了。

63.徐州:sha湯

徐州菜的特點是黑乎乎、粘乎乎、辣乎乎,因為愛放醬油、愛用澱粉、愛顯示自己嗜辣。有一道用麥仁、雞絲、海帶絲、筍絲做成的湯,味道極鮮,每每令人連吃兩碗。但依然是各種原料混做一團,以至於湯成了名副其實的粥。sha湯,其實就是一個疑問句——「啥湯?」因為中吃不中看,至今走不出徐州。

64.高郵:香酥麻鴨

高郵咸鴨蛋已經成了發遍全國的年終福利了,由此可揣想高郵究竟有多少萬隻鴨,由此再揣想高郵人深以為傲的全鴨宴,相信沒人懷疑高郵人對於鴨的每一個部位的完美利用能力。全鴨宴的陣勢現在不太端出,但全鴨宴上的一道名菜香酥麻鴨,還經常會以「壓軸戲」的角色出現在維揚地區的宴席上。所以當地人赴重要宴會,兜裡會自帶一塑料袋,待酒足飯飽,香酥麻鴨上桌,打包回府。

65.上海:炒鱔糊

外地人到上海,驚羨的是上海的西餐,上海人也樂於變著花樣以各國「正宗」的西餐待客。濃油赤醬的上海本幫菜漸漸失去了擁躉,唯有幾道名菜還讓有著懷舊情結的人牽掛,比如炒鱔糊。梁實秋曾在一篇專論吃鱔的文章裡,說炒鱔糊是因為鱔不夠大做不成鱔絲的等而下之策。但能把「下腳料」做的這樣咸中帶甜,油而不膩,也足見上海人的精明能耐了。

66.杭州:老鴨煲

到杭州去,杭州的朋友一定眉飛色舞向你推介張生計老鴨煲。據說張生記一天賣出600多隻鴨子,等位子的時候,服務員會特地過來提醒你:今天沒有老鴨煲了。張生記因為老鴨煲發了,上海衡山路上開了一家分店,弄得上海也流行起老鴨煲。

67.紹興:霉乾菜燒肉

一般人去紹興,第一個想到的是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其實紹興菜的風味,一是霉,二是糟。糟的東西,糟雞,糟蝦,外地人吃不慣,就像臭豆腐。能夠品出妙處的,還是霉菜。紹興人喜歡用大白菜發霉,外地人學不來的。霉乾菜燒肉,香,爽,還有獨特的咀嚼感。

68.寧波:雪菜筍絲湯

一定要當地人帶你去點,自己去點點不到,因為你很容易就忽略了這個名字。湯如其名,裡面只有兩樣東西,雪菜和筍絲,看起來極為清爽。寧波雪菜跟別的地方是不一樣的,超市裡賣的上面特地註明「寧波雪菜」。「老闆娘」這家店裡的雪菜和筍絲都特別得嫩。這個店還賣自己制的紅花蟹,蟹黃蟹,小小的一瓶就30多元、60多元,生意照樣做。

69.金華:兔頭煲

金華的火腿有名,兔頭是這兩年才興起來的。金華人本來就愛吃兔,兔頭原來不上大席。可喜的是大排檔流行,人們的口味越來越刁,兔頭煲得以盛行開來。講究的杭州人也開始吃兔頭煲,金華兔頭煲有了被承認的欣喜。

70.溫州:紅燒梭子蟹

溫州人嗜海鮮,有一種血蚶,是生著吃的,其味鮮美,但食者唇齒間避免不了血色斑斑,望上去不免有些KB。紅燒梭子蟹就無虞「殺生」之嫌,雖名為「梭子」,其肉卻豐美,其味之鮮,不在血蚶之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