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族文化研究人員在雲南富寧縣發現一本壯族古老歌書。該書有八十一幅圖案,每幅圖案均記錄了一首壯族情歌。經眾專家考證:這一發現填補了壯族沒有古老文字的空白。是堪與「世界唯一活著的像形文字」——東巴文相媲美的民族文化資源,具有很高學術研究價值。
雲南壯族主要分布在該省的文山等地。壯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據史籍記載,早在十一世紀中期,學過漢文的壯族文人曾根據漢文形、音、義的規律,採用漢字記音記義和兩個漢字相切的辦法,創造過一種方塊壯字——土俗字。但字數甚少,尚未通用。目前雲南壯區正推行以拼音文字代表的新壯文。
今年二月初,民族文化研究人員在雲南富寧縣剝隘鎮發現一本畫在壯家人自織土布上的歌書。該書有八十一幅圖案,每幅圖案以歌中用以表情達意的物像描繪記錄,圖案筆法簡潔、寫意傳神,神似壯錦。
據該書的擁有者壯族女歌手農鳳妹介紹,她自幼習唱山歌,其祖母便用代代相傳的記錄山歌方法教她畫一些符號幫以記憶,久而久之,這些圖案符號深入其心。她說,「每唱一首歌,腦子裡就會有一幅圖案,只要見到該物像,即可頌讀整首山歌。」
近日,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建明研究員等一行四人聞訊專程來到坡芽村實地考察。經考察,黃建明等四位專家稱富寧壯族坡芽歌書是壯族古老形態的圖畫文字,它具備了文字特徵,即字形固定、字音固定、字義固定。與納西東巴文字一樣,是中國活著的圖畫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認識價值和開發利用價值。
據瞭解,目前該書已被黃建明研究員等命名為《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歌書》,壯語音記《布瓦吩》(把花紋圖案畫在土布上的山歌)。
至今仍在雲南麗江等地納西族人中間使用的東巴文字,是一種原始圖畫像形文字,計約二千多個字元,因其專門被雲南麗江納西族的祭司東巴用於書寫宗教用書和宗教活動,被稱為「東巴文」,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遺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雲南壯族主要分布在該省的文山等地。壯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據史籍記載,早在十一世紀中期,學過漢文的壯族文人曾根據漢文形、音、義的規律,採用漢字記音記義和兩個漢字相切的辦法,創造過一種方塊壯字——土俗字。但字數甚少,尚未通用。目前雲南壯區正推行以拼音文字代表的新壯文。
今年二月初,民族文化研究人員在雲南富寧縣剝隘鎮發現一本畫在壯家人自織土布上的歌書。該書有八十一幅圖案,每幅圖案以歌中用以表情達意的物像描繪記錄,圖案筆法簡潔、寫意傳神,神似壯錦。
據該書的擁有者壯族女歌手農鳳妹介紹,她自幼習唱山歌,其祖母便用代代相傳的記錄山歌方法教她畫一些符號幫以記憶,久而久之,這些圖案符號深入其心。她說,「每唱一首歌,腦子裡就會有一幅圖案,只要見到該物像,即可頌讀整首山歌。」
近日,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建明研究員等一行四人聞訊專程來到坡芽村實地考察。經考察,黃建明等四位專家稱富寧壯族坡芽歌書是壯族古老形態的圖畫文字,它具備了文字特徵,即字形固定、字音固定、字義固定。與納西東巴文字一樣,是中國活著的圖畫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認識價值和開發利用價值。
據瞭解,目前該書已被黃建明研究員等命名為《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歌書》,壯語音記《布瓦吩》(把花紋圖案畫在土布上的山歌)。
至今仍在雲南麗江等地納西族人中間使用的東巴文字,是一種原始圖畫像形文字,計約二千多個字元,因其專門被雲南麗江納西族的祭司東巴用於書寫宗教用書和宗教活動,被稱為「東巴文」,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遺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雲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