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這一招實在陰險」用SK-II替換歷史問題

 2006-09-29 01: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用SK-II替換歷史問題

我在《歷史問題將易手成為安倍的牌》一文說道,處理對日關係時只打歷史牌是十分脆弱的,因為它「單調乏味、充滿危險和缺乏效果」。意思是說,中國必須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對日角力辦法。化妝品SK-II被中國質監總局查出含有重金屬,看上去就是這樣一種辦法,只不過是暫時的「偷梁換柱」罷了。

中國選擇SK-II開刀很有意思。一是時機問題。宣布SK-II含有重金屬恰逢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之際,這顯然是給新總裁(首相)傳遞信息:即使中國不打歷史牌,也還有包括經濟在內的其他牌可打,其中的意味是:安倍,你就乖點兒吧。二是殺雞儆猴。SK-II是在日本生產的美國產品,可謂具有雙重「國籍」。眾所周知,由於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讓步不大,美國參院正在著手錶決通過對中國商品徵收27%關稅的議案,儘管這一議案因為美國財長的訪華和美國商界的反對或許會胎死腹中,但中國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於是,拿SK-II這個「混血兒」說事當然也就暗含了向美國施壓的意圖。這是對SK-II事件進一步分析後容易得出的結論。

細心人還可以發現,「查處」SK-II這一招有個特點,就是只宣布它含有重金屬,而沒有明令其下架。這與以往查處蘇丹紅時迅速動用行政強制手段不同。儘管如此,退貨、退貨遭遇麻煩、SK-II退出大陸市場、營消者人去樓空等「純經濟」的報導,也還是起到激發憤青情緒的作用。這也給不少人「中國這一招實在陰險」的印象。

然而,出乎中國質監總局意料的是,它的這一宣布也遭到了國人自己的廣泛嘲笑。很多網民指責質監總局故意混淆「含有」和「超標」、「有害」和「無害」 的區別,一些非常謹慎和負責的傳統媒體,也發表專家學者和普通讀者的文章和來信,質疑質監總局這一招在方法、意圖和效果上的正確性。看來,SK-II這張經濟牌初戰並未告捷。

不僅如此,有些人還擔心,下一步是否會引發貿易戰?

我們暫且把SK-II當成一張純粹的經濟牌。在歐美甚至新加坡港澳臺都沒有查出sk2重金屬超標和有害的情況下,中國如果把握不好的話,SK-II 這張牌可能引發貿易戰。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度非常之高,尤其在高精尖產品領域。與市場經濟中歷練出來的日美打貿易戰,中國不僅佔不到便宜,還可能失去更多。這一點中國當然不會不知道,也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幕。

所以,對SK-II事件最真切的理解可能是這樣的:中國不想再與日本糾纏歷史問題,但要找到一個體面的台階,這個台階既可遮蔽、替換與日本的歷史問題,又不給世界留下中國只針對日本的印象,更不致引發貿易戰。於是,SK-II這個具有雙重國籍的「混血兒」成了犧牲品。中國質監總局所以只是通過宣布 「含有」重金屬這一措施,適當地誘導民間退貨,而沒有採取行政強制手段,對媒體的質疑至今仍然保持沉默,全都是為了滿足前述條件。可以說,質監總局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中國這一招實可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為自己在對日關係問題上找退路是也。

因此,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美國人,完全沒必要擔心會有貿易戰。發泄過後的反日憤青們也可就此收山了,以免重蹈兔死狗烹的覆轍。

歷史問題將易手成為安倍的牌

安倍晉三當選自民黨總裁前後,媒體的一個焦點話題是:安倍會不會參拜靖國神社?在這些媒體看來,中日關係的障礙似乎主要就是「拜鬼」問題。換句話說,是小泉的執意參拜才使中日「經冷政更冷」,而兩國關係是繼續惡化還是得到改善,端看新首相「拜還是不拜」。兩國關係的邏輯真相果真如此嗎?

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日本,揹負戰敗的歷史包袱已經長達60年。在他們看來,經濟巨人和政治侏儒的懸殊地位,應該得到矯正。所以,想當政治大國的意圖,早已成為日本朝野和官民的共識。為了盡快達到這一目的,修改和平憲法、加強美日安保關係和進入聯合國安理會等手段,就成了日本政治家的必然選擇。

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日本的政治崛起當然符合西方世界的利益。所以,美國和歐洲國家對日本的努力樂觀其成。可是,對於中國來說,日本作為西方國家尤其美國在亞洲的代理人,它的政治崛起是一種威脅。因此,中國一定要千方百計阻止日本成為「亞洲霸主」。

按常理,對付日本應該有長遠的打算,無奈,中國自己遇到了一些十分棘手的內部問題,加上小泉的執意參拜,中國及時抓住了實施「外交是內政的延伸」這一理念的機會————掀起反日浪潮。中國這樣做,一來可以為自己部分或暫時解套,二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日本的「爭常野心」。可謂一石二鳥。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把歷史問題當作對付日本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工具和訴求,是十分脆弱的。

第一,因為歷史問題而在官方層面上反日的亞洲國家,只有中韓兩國。其他國家對反日的正面回應不但「乏善可陳」,甚至還有另外的意味,比如德國外長拒絕中國要求其譴責日本時說:「每個國家首先應當反省自己」。而從新加坡等國的報紙上找來幾篇譴責日本的文章,那也只是輿論之一種,並不代表官方態度。

第二,包括主張參拜在內的不反省態度,在日本國內本身並非一個絕對主流的民意,以至到了日本領導人「非參拜即下臺」的地步。只是碰上小泉這個倔強的領袖,才使歷史問題凸顯出來。其實,中國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需要反日降溫時新華社就有了這樣的報導:「篡改侵略歷史的教科書在日本只佔不到1%的比例。」

第三,以歷史問題來解決現實外交問題的做法是把雙忍劍。一,民間情緒難以控制時就可能節外生枝;二,要求他國對歷史的反省容易招來要求反省自己歷史的壓力。比如處理中國和印尼關係的時候就可能出現這種壓力。其實,中國對印尼排華問題上的軟弱無力早已說明瞭問題。

第四,民間情緒這種資源本身也在枯竭之中。一方面,人們的歷史知識越來越豐富和真切;一方面,民間反日憤青的結局完全出乎反日憤青的意料。這兩個原因決定了民間的反日情緒將會越來越難以調動。

如果說,在歷史問題上「授中國以柄」,主要是小泉的個性使然而非他另有所謀的話,那麼,比小泉還右的安倍,反而可能有意把包括參拜在內的歷史問題,當成日本政府手中的一張牌,以配合美國對付中國的長遠打算。

而根據以上分析,無論是拜還是不拜,安倍似乎都可以不必使自己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這全看安倍的需要和時機了。當他覺得刺激中國情緒、攪動中國內政有利於日本時,他可能不惜在918這樣敏感的日子去參拜。而當他覺得不參拜更有利時,他會宣布不參拜,甚至徹底反省歷史,並鄭重其事地道歉。

對於中國而言,安倍的繼續參拜似乎反而容易對付,儘管對付方法顯得那麼單調乏味、充滿危險和缺乏效果。值得擔心的倒是,假如安倍放棄參拜,卻在其他問題上比小泉還強硬的話,把反省歷史作為對日主要訴求的中國,是否已經有了阻止日本「稱霸亞洲」的其他辦法?同時,沒有了日本歷史問題這張牌,將來中國的內政還如何向外交方面「延伸」?

內政是外交之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