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兩學者以天文物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圖)

 2006-10-04 00: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馬瑟爾(John C. Mather)和史慕特(George F. Smoot),共同榮獲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oto by BERTIL ERICSON/AFP/Getty Images)

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天宣布,美國科學家馬瑟爾(John C. Mather)和史慕特(George F. Smoot)因在有關宇宙起源學說「大爆炸」(Big Bang)理論上的卓越研究成就,共同榮獲二○○六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評審團表示,馬瑟爾和史慕特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異向性和黑體形式」而獲獎。 依照大爆炸(大霹靂)理論,宇宙於大約一百三十七億年前發生巨大爆炸後形成。

現年六十歲的馬瑟爾,是位於馬里蘭州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資深天體物理學家;六十一歲的史慕特,則是柏克萊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

馬瑟爾和史慕特利用美國太空總署一九八九年發射的宇宙背景探測衛星(COBE衛星),攜手展開研究,其研究成果提供大爆炸理論的更多支持證據,因為只有大爆炸理論才能預測出COBE衛星測得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馬瑟爾和史慕特將分別獲頒一枚金質獎章和證書,並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一百三十七萬美元)獎金,頒獎典禮訂十二月十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兩位美籍科學家以天文物理獲諾貝爾物理獎

諾貝爾物理獎臺北時間今天傍晚公布,由兩位美籍科學家研究天文物理中「宇宙微波背景幅射在各個方向的差異」而獲獎。 兩位獲獎者分別是美國太空總署John C.Mather 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George F. Smoot,他們獲獎題目是「for their discovery of the blackbody formand anisotropy of the cosmic microwavebackground radiation(關於黑體形式發現,以及宇宙微波背景幅射在各個方向的差異)」。

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研究員吳建宏表示,1940年代出現宇宙大霹靂學說後,有人預測會有宇宙微波背景幅射,1965年有人量測到幅射,約3度K(絕對溫度,0度K為攝氏零下273度)。後來科學家推測從不同方向來的溫度有會差異,美國太空總署COBE衛星在1989年升空,可量測到幾十萬分之一度的精確差異。

他說,當時這個衛星量測計畫把天球分成好幾千塊,分別去量溫度,發現有幾十萬分之一度差異,從此一窺早期的宇宙面貌,這就符合了為何會有星球和星系理論。

他表示,星球、星系是因為宇宙中能量不平均所造成,能量密度較高的地方會吸引更多能量聚集,形成星球,再成為星系。 他指出,這項發現是為了探尋宇宙起源,雖然這項科技對民眾生活沒有影響,但科學家為了追求這項發現,會利用新的技術和新的科學,這對日後人類生活進步是有幫助的。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