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宇的語錄讓外界有機會看到大陸高層權力鬥爭的一些有趣細節。這些細節告訴我們什麼呢?
首先,這些細節證明了許多人的判斷,即胡錦濤「搞掉」陳良宇不是因為他比別人更腐敗,而是因為陳良宇像當年陳希同蔑視江澤民一樣蔑視胡錦濤,胡錦濤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只有拿掉陳良宇。有人認為,陳良宇並非像陳希同那樣,對新的「核心」構成真正威脅,因此胡錦濤沒有必要這樣大動干戈。我認為中國的皇權遊戲基本規則是很清楚的,陳希同謀反,陳良宇犯上,都屬於皇權不能容忍之列。
我們還看到,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繼續保持其高度個人化的色彩。個性衝突與私人關係對權力鬥爭的影響不亞於政見分歧的影響。如果胡錦濤過去與陳良宇有私交,陳良宇絕不會落得這樣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如此說來,胡錦濤與陳良宇之間,除了權力之爭和個人好惡之爭是否就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政見之爭了呢?
當個人的好惡背後有巨大的權力來支持的時候,這種好惡就會成為一種有重要社會意義的價值取向,因此,在胡錦濤和陳良宇,更準確地說,在胡錦濤和江澤民個人好惡差別的背後,確實存在著兩種有差異的價值取向。江澤民和他的忠實黨羽陳良宇不掩飾地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和沒有尊嚴的榮耀,他們看不上胡錦濤的假正經,看不上這種不知人生樂趣的傻瓜。而胡錦濤則對江澤民的厚顏無恥十分反感,他提出「八榮八恥」的口號,心中絕對有明確的靶子。雙方對此,也一定是心知肚明。
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在他們的個人好惡之間作取捨呢?在個人的層面上,他們的個人好惡本來與老百姓沒有任何關係,但因為在專制政治下,這些人雖然平庸,卻大權在握,他們可以把個人的偏好強加在百姓的頭上,因此我們不得不對他們個人好惡的社會後果進行解讀。
江澤民、陳良宇不顧民眾的感受,貪圖享樂的個人偏好,支持了江澤民時代以個人經濟自由來對抗社會公平的價值導向。當然,給百姓的經濟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當權者盜竊國庫和公共財富的煙幕。也就是說,如果他們不讓普通人有一點機會致富,就不能給自己偷來的財富披上一件合法的遮羞布。正是在這種菸幕和遮羞布的掩護之下,巨量的社會財富以改革的名義被少數人攫為己有。
中國大陸通過以權謀私獲得的個人財富究竟有多少?沒有人真正知道。但從GDP的結構來看,每年都至少有幾萬億的國民收入,不知落在何人之手。全部工資勞動者和農業勞動者的收入,不到GDP的四分之一。這樣一種分配結構,正在把中國大陸引向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
胡錦濤的個人好惡使他比江澤民更清楚地看到這個危險,但是,他拿出的藥方是什麼呢?現在看來,他的方針是以平等反對自由。我們從對維權人士的鎮壓中,從溫家寶宏觀調控的手段中,從重提「人民當家作主」,而不是「公民自治」的措辭選擇中,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了胡錦濤的這種傾向。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以自由反對平等,則自由不能久存,而以平等反對自由,則不僅沒有自由,也絕不會有真正的平等。那麼,兩害相權,哪一種危害更大呢?理論上,這可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在現實中我們的取捨並不困難:不論哪種傾向當權,這種傾向就應當是我們反對的主要危險。
- 關鍵字搜索:
- 胡錦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