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明報報導,一名德國青年因旅遊中國而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過去6年都在中國最窮的西部山村從事義務教育,將自己的積蓄和德國家人的資助全部投入所從事的工作,雖屢遭磨難誤解,依然無怨無悔,贏得當地民眾信賴。為長期留在中國繼續他的義舉,他申請加入中國籍卻因法規所限而未能成功,只好暫時返國。他的離去引起輿論關注,民間響起呼籲他「回來」的聲浪。
38歲德國人盧安克,22歲時到中國旅遊,愛上中國,於是到中國留學。從1999年起,他隻身一人深入中國山村從事義務教育。 2001年開始,更是一頭沉入廣西最窮最偏僻的東蘭縣坡拉鄉廣拉村,一個不通電話、不通公路、只會講壯族土語的山村,在那裡他教導村童講普通話、學習文化。
協助農耕 出錢修路
他和村民相處愉快,幫村民犁田、割禾、打穀,為村民設計脫粒機,並將德國家人匯給他的錢用來為當地修路,終於使山村有了一條寬0.6米、長不足300米的水泥小路。他還教村民改造居住環境,人畜居所分開。
屢遭磨難 無怨無悔
盧安克的行為初時一直不獲理解。他曾因未辦「就業證」而在內地義務教德文,被公安罰款3000元人民幣﹔他借住的村屋房東偷走他的錢﹔他教孩子的方式被官方斥為「不入流」﹔甚至有人指他是「負有特別使命的間諜」。不過,他都不為所動,終贏得民眾和輿論尊敬。
不久前,協助盧安克進入中國的德國「華德福教育基金」廣西辦事處因到期未獲當局延續而關門,他為能繼續留在中國,於是向中國駐德大使館申請加入中國籍。不過,按中國法例,只有在國家一級機構工作4年以上,或為中國作出特殊貢獻的外國人,才合乎入籍條件,官方表示「愛莫能助」。今年8月,簽證到期的他只好暫返德國。
来源:
38歲德國人盧安克,22歲時到中國旅遊,愛上中國,於是到中國留學。從1999年起,他隻身一人深入中國山村從事義務教育。 2001年開始,更是一頭沉入廣西最窮最偏僻的東蘭縣坡拉鄉廣拉村,一個不通電話、不通公路、只會講壯族土語的山村,在那裡他教導村童講普通話、學習文化。
協助農耕 出錢修路
他和村民相處愉快,幫村民犁田、割禾、打穀,為村民設計脫粒機,並將德國家人匯給他的錢用來為當地修路,終於使山村有了一條寬0.6米、長不足300米的水泥小路。他還教村民改造居住環境,人畜居所分開。
屢遭磨難 無怨無悔
盧安克的行為初時一直不獲理解。他曾因未辦「就業證」而在內地義務教德文,被公安罰款3000元人民幣﹔他借住的村屋房東偷走他的錢﹔他教孩子的方式被官方斥為「不入流」﹔甚至有人指他是「負有特別使命的間諜」。不過,他都不為所動,終贏得民眾和輿論尊敬。
不久前,協助盧安克進入中國的德國「華德福教育基金」廣西辦事處因到期未獲當局延續而關門,他為能繼續留在中國,於是向中國駐德大使館申請加入中國籍。不過,按中國法例,只有在國家一級機構工作4年以上,或為中國作出特殊貢獻的外國人,才合乎入籍條件,官方表示「愛莫能助」。今年8月,簽證到期的他只好暫返德國。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德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