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你總是覺得跟他距離很大?如果告訴你,《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莎翁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你大概會說:「喔,我知道啊。」腦子裡順便想到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的羅密歐。那如果再跟你說,《夜宴》、《獅子王》、《足球尤物》等電影,都是改編自他的劇本,你大概會「咦」的一聲吧。沒錯,其實莎翁無所不在,其文學透過電影不斷地改拍而呈現新面貌,並且悄悄成了你我之間共同的記憶呢!
莎士比亞 最偉大的劇作家
在莎士比亞52年的生命中,黃金創作期為1585年至1610年,一生至少留下38出戲劇、2篇長詩(合計4,000餘行)、2篇短詩(合計近400行)、154首14行詩。莎士比亞不但是劇作家,同時也兼具詩人、作家身份,雖曾被同代作家羅勃谷林酸溜溜地形容成一隻「一夕成名的烏鴉」,但仍被公認是最偉大的劇作家。
電影「掛勾」不斷 莎翁與你同在
莎翁的作品透視人性,在假假真真的醞釀鋪陳中,個性與命運的衝突高潮便蹦跳而出;在時間的長流中淘洗後,更受歡迎。從有電影工業開始,搬上大銀幕的莎劇便開啟了莎士比亞文學視覺化、普及化的新頁;莎翁的作品除了是文學的經典之外,更成為每個世代的人們極力挖掘的題材、費心創作的根基。就是因為有這些電影工作者,前仆後繼地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莎劇,創造出數不盡的「變體」,才能讓早已作古的莎翁,至今仍能與螢幕前的我們同在。
《足球尤物》 從《第十二夜》脫胎換骨
《第十二夜》是莎翁的「四大喜劇」之一(其他為《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女主角薇奧拉(Viola)化身成男子到奧西諾公爵(Duke Orsino)家當僕人,沒想到公爵的喜歡對象卻愛上了她,整個故事便在女扮男裝、錯愛、陰錯陽差等情節下開展,令人歡笑連連。《足球尤物》將其改編成現代版,舊瓶裝了新酒後,也一樣討喜。
《羅密歐與茱麗葉》 謳歌愛情的悲劇經典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一對理應歡欣的戀人,雙方的家族卻水火不容,兩人在命運捉弄下,為愛殉情……這不就是八點檔連續劇的劇情嗎?它之所以受歡迎,跟劇情的通俗、直接有很大的關係。男女主角守護愛情的勇氣,讓人們的美夢成真了;最後的死亡,卻又狠狠扯傷了人們脆弱的心靈,從此為它唸唸不忘。不管是哪個年代,《羅密歐與茱麗葉》都是電影翻拍的焦點,你心中最喜歡的版本,又是哪個呢?
《夜宴》跟《獅子王》 同樣來自《哈姆雷特》
悲劇結尾令人痛苦,卻比喜劇的餘韻更為豐厚。莎翁悲劇作品除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外,一般所稱的「四大悲劇」,則包括《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和《馬克白》。其中《哈姆雷特》搬上電影的次數,大概居莎翁著作之冠,像是電影《夜宴》跟《獅子王》都是改編自它。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所說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活下去或一死了之─這才是問題所在),則道出了本劇的精髓:該不該復仇,生命又應如何往前走?
莎翁遺囑盼留名 願望果真實現
1616年3月25日,莎士比亞用鵝毛筆沾墨水寫下遺囑,遺囑上一開頭就表示,希望自己死後能因「曾來人世間走一遭而永垂不朽」。廿世紀快過完之前,英國人票選最近一千年來最有代表性的英國人,結果選出了莎士比亞。拜電影之賜,莎翁走出英國,魅力更加無遠弗屆;他希望在歷史上「留名」的遺願,如今看來,可真如願以償了呢!
来源:
莎士比亞 最偉大的劇作家
在莎士比亞52年的生命中,黃金創作期為1585年至1610年,一生至少留下38出戲劇、2篇長詩(合計4,000餘行)、2篇短詩(合計近400行)、154首14行詩。莎士比亞不但是劇作家,同時也兼具詩人、作家身份,雖曾被同代作家羅勃谷林酸溜溜地形容成一隻「一夕成名的烏鴉」,但仍被公認是最偉大的劇作家。
電影「掛勾」不斷 莎翁與你同在
莎翁的作品透視人性,在假假真真的醞釀鋪陳中,個性與命運的衝突高潮便蹦跳而出;在時間的長流中淘洗後,更受歡迎。從有電影工業開始,搬上大銀幕的莎劇便開啟了莎士比亞文學視覺化、普及化的新頁;莎翁的作品除了是文學的經典之外,更成為每個世代的人們極力挖掘的題材、費心創作的根基。就是因為有這些電影工作者,前仆後繼地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莎劇,創造出數不盡的「變體」,才能讓早已作古的莎翁,至今仍能與螢幕前的我們同在。
《足球尤物》 從《第十二夜》脫胎換骨
《第十二夜》是莎翁的「四大喜劇」之一(其他為《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女主角薇奧拉(Viola)化身成男子到奧西諾公爵(Duke Orsino)家當僕人,沒想到公爵的喜歡對象卻愛上了她,整個故事便在女扮男裝、錯愛、陰錯陽差等情節下開展,令人歡笑連連。《足球尤物》將其改編成現代版,舊瓶裝了新酒後,也一樣討喜。
《羅密歐與茱麗葉》 謳歌愛情的悲劇經典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一對理應歡欣的戀人,雙方的家族卻水火不容,兩人在命運捉弄下,為愛殉情……這不就是八點檔連續劇的劇情嗎?它之所以受歡迎,跟劇情的通俗、直接有很大的關係。男女主角守護愛情的勇氣,讓人們的美夢成真了;最後的死亡,卻又狠狠扯傷了人們脆弱的心靈,從此為它唸唸不忘。不管是哪個年代,《羅密歐與茱麗葉》都是電影翻拍的焦點,你心中最喜歡的版本,又是哪個呢?
《夜宴》跟《獅子王》 同樣來自《哈姆雷特》
悲劇結尾令人痛苦,卻比喜劇的餘韻更為豐厚。莎翁悲劇作品除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外,一般所稱的「四大悲劇」,則包括《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和《馬克白》。其中《哈姆雷特》搬上電影的次數,大概居莎翁著作之冠,像是電影《夜宴》跟《獅子王》都是改編自它。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所說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活下去或一死了之─這才是問題所在),則道出了本劇的精髓:該不該復仇,生命又應如何往前走?
莎翁遺囑盼留名 願望果真實現
1616年3月25日,莎士比亞用鵝毛筆沾墨水寫下遺囑,遺囑上一開頭就表示,希望自己死後能因「曾來人世間走一遭而永垂不朽」。廿世紀快過完之前,英國人票選最近一千年來最有代表性的英國人,結果選出了莎士比亞。拜電影之賜,莎翁走出英國,魅力更加無遠弗屆;他希望在歷史上「留名」的遺願,如今看來,可真如願以償了呢!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當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