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報章雜誌或新聞媒體可以知道,近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採用「內閣」這一名稱,來稱呼各國的最高行政機關,而不管是內閣制或總統制,組閣、閣揆、閣員等稱呼也時有所聞。那麼,「內閣」這個稱呼是如何產生的呢?
唐玄宗末年時設置了翰林學士,是由擅長文詞的朝臣所擔任。翰林學士並無品秩,是行政系統以外的差遣,只在宮內學士院輪值,以備皇帝不時宣詔,代其草擬詔誥文書。當時撰擬詔敕原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只負責非正式的特別詔命,所以他們只是皇帝的私臣,也僅是應和詩賦文章而已。在代宗大歷年間,翰林學士仍是人員少,地位無足輕重。
到了德宗即位後,翰林學士便日漸受到重視,不僅被稱為「內相」,後來更獲得「知制誥」的頭銜,除了取代中書省中書舍人部分職權,並整日在皇帝身邊,常有進言機會,還成了草擬機密詔制且能參與政務的要職,而至最終擔任宰相。因此,日後很多宰相都是從翰林學士中選拔。
宋沿唐制也設翰林學士院,宋代翰林學士的地位更是受到推崇,皇帝將這些飽學之士視為智囊,實際上就是皇帝的顧問,倍受禮遇。因此,其地位也與掌有實權的中書省、樞密院「二府」的地位平等。
明代時,太祖鑒於歷代宰相職權太重,對皇帝權位構成威脅,於是在洪武十三年廢除宰相一職。太祖將三省之制全廢除,改由六部尚書分擔國務,但六部彼此各不相屬,且直轄於天子,由皇帝總攬政務,因而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
但皇帝日理萬機又兼任宰相之職,國事繁瑣,根本無法管理所有政事。於是洪武十五年仿宋製成立殿閣學士,即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等殿閣大學士,這些殿閣皆在內廷,他們常在皇帝的宮殿內與皇帝進餐,又經常侍奉於皇帝殿閣之下,進而起到輔佐的作用,為避宰相之名,故稱「內閣」。故所謂「內閣」就是皇帝的秘書處,辦公的地方設在內廷的殿閣,故稱內閣,秘書就是內閣大學士。而殿閣學士大多翰林院出身,少數也有朝中大臣或碩德宿儒擔任。內閣制度於此時期開始萌芽,由此可知明代內閣是由翰林官發展而來。
不過殿閣大學士的地位並不高,品秩不過是五品,其任務是隨侍皇帝左右,以備顧問,為皇帝處理奏章詔書而已,並不參與政務。直到明成祖永樂初年,大學士開始可以參與政務,並有了正式「內閣」的名稱,後內閣職位漸重,逐漸把持朝政,大學士又成為實質上的宰相,故稱為輔臣,為首者則稱首輔。在唐代時,中書、門下省官員常互稱「閣老」,也因此明代大學士就被一般人尊稱為「閣老」。
清沿襲明制,仍設內閣。在雍正設立軍機處後,內閣之職掌又為軍機處所奪,遂不再干預政務,其地位及權力就日益低落。直到宣統三年,舊軍機處倂入內閣,恢復內閣的形式,再度成為最高行政機關。而內閣由明代發展至清代,逐漸由皇帝私臣演變成宰輔,再演變成政府機關。
從此,「內閣」就成為政府最高部門的代稱,人們也多習慣用此稱呼各個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
- 關鍵字搜索:
- 為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