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評論,緣於近日一次電臺的聽眾電話叩應節目。
3月3日在自由亞洲電臺的民主沙龍做嘉賓時,一位聽眾在電話裡談到他讀到一些國內書籍沒記載的歷史:毛澤東為了滿足其當國際共運領袖的慾望,花費大量金錢造原子彈,援助越南等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導致國內3800多萬人餓死。這位聽眾表達了他的驚訝:過去從不知道中國還有這樣一段歷史。毛主席怎麼能不管本國人民死活,一意孤行?
於是我問這位聽眾,他知不知道以下事實:中國目前有一億多人每天依賴不足一美元的錢生活,而中國卻支持柬埔寨政府花4900萬美元修建了一座政府辦公大樓;中國大多數中等城市(包括一部分省會城市)都沒有現代化體育場館,而中國從1980年到現在,援助修建的體育場館遍及數十個國家。據中國政府驕傲地宣布,這些體育設施全部是可以舉辦大型國際比賽的高水平、符合奧林匹克高標準要求的場館;中國本國尚有5000多萬失學兒童得不到幫助,但卻為埃及援建了一個最現代的遠程教育項目。中國政府這樣的行為與毛澤東所作所為在本質上相同,我問這位聽眾對此有什麼想法?
這位聽眾囁嚅了一陣,最後回答說,他也知道目前中國政府在援外,但只要不餓死本國人民,這種援助應該說是可以接受的。
我不知道這位聽眾是真心這樣認為,還是出於懼怕而這樣說。但我想在援助他國與本國人民的經濟權利之間,一個國家的當家人──政府,應該有自己的原則,這個原則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政府必須為供養它的納稅人負責,只有在有餘力時再幫助其它國家;用中國古語來說,就是家有七件事,先從緊處來。
中國現在國內要緊的事件還真不止幾件。往大裡說,中國的環境生態已經接近於崩潰──前年一個長江萬里行專家小組考察過長江之後,預言長江水繫在10年內將崩潰,而沙漠化、各類環境污染更是頻發不絕。環境生態關乎每一個中國人,除了那些可以全家移民外國的上層精英之外,生態災難無人能倖免。如何挽救生態,應當是國之緊要大事吧?那掠奪生態而積聚的國家財富總應該往這上面貼了吧?
往中裡說,教育投資總應該是國之大事,雖然不是與每一個人相關,但至少與每一個有學齡子女的家庭有關吧?但這些年來,國家在教育領域的投入始終未超過GDP總量的4%,而據政府10多年前的承諾,早就應該達到這一比例了。但中國這些年來教育費用直線上漲,政府投入不見增加,而國民負擔卻年年加重,大學年均學費早就超過人均GDP的100%了(美國則只有10%左右)。據說,國內一些省份還將中小學教育「改革」成民辦,當地居民交不起昂貴學費的,子女也就只好失學。
再往小裡說,中國是個體育金牌大國,但卻是個體育弱國,人均體育設施率非常低。如果政府有錢援建非洲幾十個國家現代化高標準體育場館,何不將這筆錢花在咱們中國人自己身上?如果將標準降低一點,中國至少可以在幾十個中等城市裡建有群眾性體育場館了吧?
當然還可以再列出一大串嗷嗷待哺的公共設施,比如正在苟延殘喘的公共防疫系統,比如中國那一億多貧困人口。這些關係到本國人民、本民族的生存大事,在我等民眾眼中,永遠比援助外國重要。
再退一步說,如果這種援助能夠為中國,而不僅僅是為中國政府的面子與國際地位帶來好處,或者至少能讓受援國民眾承情,那中國人民也算是有點想頭了。問題是,這種有政治交換條件的援助,受援國從來就不領情。比如中國曾傾力支持越南,僅僅在1975年,中國就曾把國家財政支出的6.9%用於對外援助,向越南一國提供的援助共計達200億美元之巨,但與越南最後還是兵戎相見。而今天援助非洲,非洲人民並不領情,不僅受到非洲人權組織的責難,非洲各國的精英層也很不滿意,認為中國在推行新殖民主義。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在爭取它國君主尊為老大與本國人民的擁戴之間,孰輕孰重,只要統治者還有點政治良知,不難做出判斷。一個視人民如草芥、一味依賴政治暴力與高壓來維持「穩定」的政府,是無法領導一個國家「崛起」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3月3日在自由亞洲電臺的民主沙龍做嘉賓時,一位聽眾在電話裡談到他讀到一些國內書籍沒記載的歷史:毛澤東為了滿足其當國際共運領袖的慾望,花費大量金錢造原子彈,援助越南等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導致國內3800多萬人餓死。這位聽眾表達了他的驚訝:過去從不知道中國還有這樣一段歷史。毛主席怎麼能不管本國人民死活,一意孤行?
於是我問這位聽眾,他知不知道以下事實:中國目前有一億多人每天依賴不足一美元的錢生活,而中國卻支持柬埔寨政府花4900萬美元修建了一座政府辦公大樓;中國大多數中等城市(包括一部分省會城市)都沒有現代化體育場館,而中國從1980年到現在,援助修建的體育場館遍及數十個國家。據中國政府驕傲地宣布,這些體育設施全部是可以舉辦大型國際比賽的高水平、符合奧林匹克高標準要求的場館;中國本國尚有5000多萬失學兒童得不到幫助,但卻為埃及援建了一個最現代的遠程教育項目。中國政府這樣的行為與毛澤東所作所為在本質上相同,我問這位聽眾對此有什麼想法?
這位聽眾囁嚅了一陣,最後回答說,他也知道目前中國政府在援外,但只要不餓死本國人民,這種援助應該說是可以接受的。
我不知道這位聽眾是真心這樣認為,還是出於懼怕而這樣說。但我想在援助他國與本國人民的經濟權利之間,一個國家的當家人──政府,應該有自己的原則,這個原則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政府必須為供養它的納稅人負責,只有在有餘力時再幫助其它國家;用中國古語來說,就是家有七件事,先從緊處來。
中國現在國內要緊的事件還真不止幾件。往大裡說,中國的環境生態已經接近於崩潰──前年一個長江萬里行專家小組考察過長江之後,預言長江水繫在10年內將崩潰,而沙漠化、各類環境污染更是頻發不絕。環境生態關乎每一個中國人,除了那些可以全家移民外國的上層精英之外,生態災難無人能倖免。如何挽救生態,應當是國之緊要大事吧?那掠奪生態而積聚的國家財富總應該往這上面貼了吧?
往中裡說,教育投資總應該是國之大事,雖然不是與每一個人相關,但至少與每一個有學齡子女的家庭有關吧?但這些年來,國家在教育領域的投入始終未超過GDP總量的4%,而據政府10多年前的承諾,早就應該達到這一比例了。但中國這些年來教育費用直線上漲,政府投入不見增加,而國民負擔卻年年加重,大學年均學費早就超過人均GDP的100%了(美國則只有10%左右)。據說,國內一些省份還將中小學教育「改革」成民辦,當地居民交不起昂貴學費的,子女也就只好失學。
再往小裡說,中國是個體育金牌大國,但卻是個體育弱國,人均體育設施率非常低。如果政府有錢援建非洲幾十個國家現代化高標準體育場館,何不將這筆錢花在咱們中國人自己身上?如果將標準降低一點,中國至少可以在幾十個中等城市裡建有群眾性體育場館了吧?
當然還可以再列出一大串嗷嗷待哺的公共設施,比如正在苟延殘喘的公共防疫系統,比如中國那一億多貧困人口。這些關係到本國人民、本民族的生存大事,在我等民眾眼中,永遠比援助外國重要。
再退一步說,如果這種援助能夠為中國,而不僅僅是為中國政府的面子與國際地位帶來好處,或者至少能讓受援國民眾承情,那中國人民也算是有點想頭了。問題是,這種有政治交換條件的援助,受援國從來就不領情。比如中國曾傾力支持越南,僅僅在1975年,中國就曾把國家財政支出的6.9%用於對外援助,向越南一國提供的援助共計達200億美元之巨,但與越南最後還是兵戎相見。而今天援助非洲,非洲人民並不領情,不僅受到非洲人權組織的責難,非洲各國的精英層也很不滿意,認為中國在推行新殖民主義。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在爭取它國君主尊為老大與本國人民的擁戴之間,孰輕孰重,只要統治者還有點政治良知,不難做出判斷。一個視人民如草芥、一味依賴政治暴力與高壓來維持「穩定」的政府,是無法領導一個國家「崛起」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何清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