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舊金山6.4十八年祭 關注民運和人權現狀

 2007-06-07 10: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6月4日傍晚,舊金山民眾來到中國城花園角,在民主女神像前獻花,開始了勿忘6.4的悼念活動。隨後在國父紀念館,近50人參加了中國大陸目前民運和人權現狀論壇。

當年參與天安門請願並親身經歷6.4慘案的見證人周鋒鎖和張前進發表感言。

周鋒鎖:拒絕遺忘 呼喚良知

我們紀念64,在這個悲哀的日子,需要的是信心和希望。

89年我們看到中國人為了民主自由不怕犧牲。18年過去,我們要記住那個歷史的真相,我們更需要的是忍耐和堅持。在這個時候,劊子手們在獰笑,它們希望我們忘記、希望我們退縮、希望我們不再提起。我們在這裡堅持,就是勝利。

感謝大家為了89屠殺還在受難的人們來到這裡。在中國,「天安門母親」到了今天還不能悼念她們死去的孩子,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我們紀念64,拒絕遺忘,說出真相,尋求公義,呼喚良知。

張前進:無須再乞求「平反」

這是我們國家的國殤日,18年來,我第一次能夠在這個自由的土地上參加這樣的紀念活動,為死難的同胞,終於能夠表達我內心的哀痛和悼念,我很激動。

18年來,我們在那片不自由的土地上,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家裡默默地懷念他們。

我們應當學習香港市民,18年來,總有幾萬的民眾一直堅持參與這樣的紀念活動。這也是我們在美國這個自由的土地上更需要珍惜的機會。

我有兩個呼籲,呼籲讓那些劊子手殺人犯們必須在死難者家屬面前懺悔和認罪,要對死難者的家屬予以賠償。另外,也盼望死難者的家屬們能站得更高,無須再乞求它們的「平反」,活出一個愛和饒恕來,從仇恨和苦毒的陰影中走出來。

展示珍貴六四圖片

當晚的論壇,請來了大陸獨立作家余傑、香港記者協會前主席麥燕庭到場發言;以及身在中國國內的「六四天網」創辦人黃琦、「民生觀察」雜誌創辦人劉飛躍和中國第一個自薦競選的民意代表姚立法通過電話參與了討論。

余傑帶來了天安門母親委託首次公布的珍貴64圖片。他講述了天安門母親幾年來如何四處奔波,將海外捐款送到邊遠的受難者親屬手中,以及他們的境況。余傑還談到像他這個年齡或更年輕的一代,根本不知道或不相信發生了那場大屠殺。中國內地的封鎖也在近年來更為加重。

新聞自由是民主的基石

麥燕庭當年是天安門廣場受到北京市民保護的香港記者。為不辜負北京市民的厚望,18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為捍衛香港的新聞自由而努力。

麥燕庭在發言中指出,根據香港新聞記者協會的調查,香港的新聞自由在倒退。令人擔憂的是香港記者的「自我審查」。原因之一是香港傳媒業東主發生了很大變化。香港雖小,人也不多,卻擁有18家報社,8家電台電視臺。半數以上已經成為政協常委。

麥燕庭認為,新聞自由是民主的基石,然而,讓獨裁者放棄專制也是不可能。她希望透過香港,以香港的新聞自由影響內地。她呼籲國際媒體給予更多關注和監督,以共同作出努力。

大陸維權人士:從小事作起

姚立法在電話中談到,他在這20年中為民主選舉的努力,讓他發現的是,3個級別層層的人大代表選舉統統都是違法的,有些地區到了非常卑鄙的地步,甚至與黑社會勾結。他表示,非法的選舉,帶來非法的權力,產生的非法的國務院,非法的中央,不可能把這個國家領導的好。目前,他所從事的一項努力是到法院控告和起訴選舉委員會。

劉飛躍是湖北民間維權的骨幹。他在電話中說,對64最好的紀念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責任盡到。他談到創辦「民生觀察」是要關注民生、替民說話、為民維權、理性抗爭。相信維護別人的權力,就是在維護自己權力。

他表示目前民間維權工作並不樂觀,空間有限。「民生觀察」做出的努力,也在社會上產生影響,同時也招來當局的反感和嫉恨。他本人在近期內曾遭到非法軟禁拘留達近半月時間。劉飛躍說,這些做民間維權工作所面臨的困難、威脅和恐嚇,並不可怕,我們會繼續努力。他希望海外的朋友也多多關注國內的民間維權工作。

「天網」創辦人黃琦在電話中說,有些人對64淡忘了,也有些人持之以恆的為64死難者討還公道,在這過程中,國際社會施加的壓力是很重要的。另外,近幾年大陸民間維權在各地開展的如火如荼,大陸老百姓開始關注自身權力的改善。這麼多年,人們看到外部力量對於中國民主化的推動產生的效果微乎其微。大陸老百姓自身起來抗爭,這一點至關重要。民間維權發自普通老百姓自身,包括農村、工廠、街道各個階層,在大陸每天發生上百起,已經形成一股浪潮,在改善著中國的大的環境。

關於如何堅持下去的信念,黃琦表示,任何時候我們不是搞政治的。個人只是類似古代梁山泊好漢的想法,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沒有政治抱負。「天網」是為老百姓維權,做民間維權的打工崽,就事論事,不顧及任何黨派利益,海內外政治團體的利益。始終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每天幫民眾辦小事兒,這也是為什麼「天網」彙集的力量也越來越大,目前每天有800多名義工在工作。

6月1號「天網人權事務中心」作為中國第一家人權組織在美國成功註冊。


與會者自由發言

高約翰牧師表示非常關心64受難的那些人。64屠殺後他曾經到北京街頭察看,見證了當年的殘骸。

讓使受壓制者得自由

高約翰牧師說,紀念64我們就要把造成64發生的根源挖掉。他談到這麼多年來,人們說中共變了,其實它根本沒有變,變只是在壓力下不得不改的那點東西。就如當今農民進城打工沒帶身份證被打死的事,實際上農民也還是二等公民。而像中國的軍隊仍是鎮壓民權的工具,現代化的武裝讓它們更厲害。他呼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如何近早地推翻這個政權作貢獻。這個政權維護下去,就是老百姓的苦難。

他認為天安門64事件在世界上有很大貢獻,89年是「牆內‘開花’,牆外‘結果’」。像蘇(聯)東(歐)波(蘭)現在起碼有改善了的制度。只是蘇聯有所倒退,由於克格勃頭子的當政。但是中國18年來,還是處於苦難狀態。雖說表面有高樓大廈、高級轎車。如聖經所說使受壓制者得自由,作為基督徒要關心的是最窮苦的人。

高約翰牧師在談到政治時說,政治的定義應該是「正確的治理」,讓老百姓得自由。而在中國大陸,政治是一個很不好的詞,仗勢欺人欺壓百姓就是政治。中國人來到美國了也害怕,說中共的勢力大,連教會都有滲透。高約翰牧師強調,身為基督徒看到世界上那些欺壓人的制度,大家就要去譴責它。

希望就在眼前

大紀元記者馬有志發言,提到麥女士講到的關於香港媒界的情況,聽了覺得很傷心,聯想到大紀元在香港也多次遭到破壞。就在舊金山也有類似的事件屢次發生,有系統的偷報、毀壞報箱等等。也正因為大紀元不會成為一個「自審」的媒體。

今天談到64馬有志說,我們真得看清中共的本質是什麼。這個世界上是有邪惡的。馬有志表示,64讓他看清楚了中共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像九評中講的,它是個邪靈。

馬有志提到目前正在發生的倆件事,一個就是共產黨活摘中國人器官的事。他說,從小到大我們知道,中共在做這樣的事,槍斃人時會那麼做。但今天是在成千上萬的法輪功學員身上,大面積的去做。正像加拿大的調查員在報告中說的,「這是一個地球上從未見過的邪惡」。經過64的人都知道,說坦克沒有壓死人,這和活摘器官的事是一樣的。這麼殘酷,沒有誰願意或相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它卻發生了。

另一件事是倆千多萬人退出中共。馬有志建議大家到網際網路上看一看,或跟國內的朋友問一問。他認為,這麼多的人要退出中共,是件大好事。一方面是邪惡到了極頂,另一方面看到希望就在眼前。


切實的救援

在周鋒鎖、趙京等人的努力下,「人道中國」在加州正式註冊成立。

「人道中國」主席周鋒鎖在介紹時說:每年紀念64活動後,總有朋友問,「我們能做些什麼?」這麼多年走過來,不管怎麼難,不管我們能來的人有多少,每年的這個日子,都是對我們良心拷問的時刻。

他說:每年都讓我感到我們做的太少太少。其實那裡有很多可以做的,不是說非得等到這一天,才想起那些受苦受難的人;不是說非得等到這一天,才想起中國的人權和自由。

「人道中國」的基點是起一個給國內走在前面的人、承受苦難的人給予幫助。那麼我們就要瞭解他們在做什麼,想什麼。像今天大家所接觸的這三位朋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還有很多類似的人做著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由於沒有人關心,受到很多的壓制。我們任何的一點關心,哪怕僅僅是打一個電話,都會讓他們感到欣慰,他們都願意去談。現在像大紀元這樣的媒體在很多方面作出許多好的努力。網路上信息也相對自由,為我們提供很多方便。

「人道中國」的工作分為倆部分,一方面是對維權的關注。對於那些積極的努力,從維權和現政方面推動中國的改變,需要給予關注、提供意見,更多的是為他們呼籲,讓更多人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對受害者的關注。我們坐過監獄的人都知道,那些被關押的人出獄後人已到中年,回到現實社會對他們非常的艱難。還有像由於64受難,在社會上成為邊緣人。這樣的人非常的多,我們也收集了大量的名單。我們希望每個人找一些自己關注的對象,大家都可以參與,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給予一點點的關心,哪怕到了年底,寄上一份聖誕卡。

會上還有釋放王炳章博士工作委員會代表郭平,向與會者介紹了王炳章博士目前的處境和近況。論壇主持人趙京,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講述了雅虎案件及其對中國網際網路自由的影響。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