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海外華人360行】範醫生說病

 2007-07-05 22: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範醫生:很憂慮目前大陸的「廢醫存藥」之說,沒有中醫知識,如何用得好藥?


介紹範醫生診所的朋友提到她時,說了一大堆諸如「醫學博士」,名列「中外名人詞典」,「促進中醫中藥傑出人才」等名頭。說實話,這些「光環」一開始反而讓我沒有了採訪的興致,因為我原本只想借一筆一紙告訴人們海外華人各行各業普通真實的一面,並沒有打算給哪個行業里特殊的人特寫鏡頭。但是範醫生的第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範醫生: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們要有鋼絲繩一樣的神經。」

我出國是因為丈夫臨終前的一句話。丈夫去世的時候,還不到50歲。文革把他打成「反革命」,「四人幫」倒了5年之後才被平反。打倒和平反對某個年代某些人來說,只是一句話而已,但是對每個被涉及的家庭來說,卻是一頁沈重的歷史。

丈夫雖然平反了,身體卻被整壞了。從他倒下被送進醫院,查出是肝癌晚期,到撒手人寰,一共23天。他走之前,對我說, 經歷了這麼多運動,被整怕了,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有朝一日會攤上什麼運動,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吧,能不回來,就別回來了。我的世界隨著丈夫的突然離世轟然倒塌,躺倒了整整11個月,坐都坐不起來。坐起來之後,我就歷盡周折,和女兒飄洋過海移民到了美國。

當時孩子剛被大學錄取,開始兩年沒有獎學金,要自己負擔生活費和學費。我們出國,加上親戚朋友的東拼西湊,一共才只有一千八百美金。等安頓下來,交了第一個月的房租八百元,只剩下一千塊錢了,哪裡支付的起學費和生活費。

在美國有一家臺灣的遠房親戚,知道我是醫生,就給我介紹了一個診所去打工,幫忙治病,這家診所的老闆知道我們母女的處境後,借給我們一些錢交了女兒的學費,幫我們度過了在美國最艱難的時刻。這是我們在美國借的第一次錢,也是最後一次。

女兒和我常常用來互相安慰的一句話是,「我們母女倆人,要有鋼絲繩一樣的神經。我們除了不做壞女人之外,只要能幹的活,我們什麼都要干。」

對我來說,經濟上的困難還不是最難的,最難承受的是心理上的壓力。沒有類似經歷的人,是很難想像一個開始不會說英語的女人如何能在美國獨立撫養女兒上大學的。那個時候,大陸出來的人沒有現在這麼多,香港移民佔大部分,說實話,很多香港移民當時是很歧視也常欺負我們這些從大陸出來,又不會說粵語的人的。那幾年,我不知道一個人偷偷哭了多少回。

終於開業

醫生的口碑是很容易建立的。在打工的診所雖然只是幫忙問問診,但診斷是治療的關鍵,診斷正確,也就容易有療效。人口相傳,來問診的病人就越來越多。漸漸的,我不用在人家的診所裡打工了,自己開始在唐人街一些藥行去坐堂看病。自己看病,療效更顯著,在病人中的口碑也越來越好,我就不再給人家坐堂治病了,而是在自己家給人看病。4年之後,也就是97年,我考下了針灸醫師的執照,終於自己開業,有了自己的中醫診所。

幸運的是,我一開始打工,就是在老本行裡干本行,沒有去打其他的工。這給我以後開診所在各方面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知道有些從大陸來的很不錯的醫生,因為生計問題而不得不去做一些其他工作,真的很可惜。因為醫生這個行業也是要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在實踐中摸索經驗的,離開行業越久,就越難往回走。所以我建議即使打工,也不要離開自己的本行太遠。

在美國開診所並不難,不像在大陸,要請客送禮,通融很多關係。當時我考執照的時候,加州有不到6000名針灸醫師,現在已經有將近兩萬個吧。通過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到人們說的西方「中醫熱」並非空穴來風。

做中醫,每2年要更新(renew) 執照,加州有針灸工會,還會組織醫師們不斷學習,這些都是為了促進醫師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來自中國的醫生裡,不論以前是中醫還是西醫,到美國之後做中醫的比西醫多很多。 我自己想除了文化和語言的因素之外,這還有個西方社會的觀念問題。這樣說吧,如果有兩個中醫,一個是中國人,一個是西人, 大部分人會接受那個中國人,因為人們覺得中醫嘛,他來源的那個地方肯定比較正宗。反之亦然,很多西人出於這樣的觀念,比較認可西人的西醫,我個人覺得這也無形之中給中國人在美國做西醫添了不少觀念上的障礙。

針灸的執照分筆試和實際操作兩種,加州的執照很難考,要考20% 西醫知識,20%針灸,20% 方劑和中藥,40% 臨床, 這40% 的臨床裡還要考5% 的法律知識,包括病歷和診所的管理等方面。

我當時考試的時候,還要考貼穴,認藥等知識。 給你15種藥,要問這是什麼藥,要入什麼經。說到這,順便說說中藥。中醫中藥真是很神奇。中醫講人有七經八脈,不同的藥入不同的經。比如白芍,柴胡入肝經,黨參白朮入脾經,貝母入肺經,地黃入腎經,人吃下去不同的藥,這些藥都自己到不同的經絡裡去行不同的藥效。(範醫生說起中醫和中藥來滔滔不絕如數家珍,記者不得不「硬」起心腸,多次把範醫生的思緒從中醫世界拉回來。)

一剛開業的時候很艱難。診所面積不大,只有1000多平房英尺,設備,裝修處處都要用錢,資金很緊張。緊張到什麼程度呢? 開業的時候, 診所裡連一把椅子也沒有,因為實在沒錢了。病人只好站著候診,我看了心理難受,可是真的沒有辦法。後來還是朋友們(很多是治好的病人)來診所看我,看到這個狀況,去買了6把椅子來。

語言是一怕   最怕莫過進假藥

我開診所,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我的病人裡,西人佔大部分,中國人佔不到3成。雇個翻譯當然可以,一來我當時也雇不起,二來我覺得再好的翻譯也不如直接和病人溝通,所以就採用了最難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學,儘管學英語對我這個年齡來說很困難。

在我努力學英語,過語言關的這段時間,女兒就是診所的頂樑柱。那時女兒每週只要不上課,就過來診所幫我接電話,處理英文文件什麼的,除了看病之外,其他的都是還在讀書的女兒幫我打理了。

自己開診所,最怕的是進藥時進到假藥。好在我自己認識藥,來的藥品我都會仔細檢查。但有次還是差點進了假藥。那次我到一家大中藥行進藥,看到他們剛從大陸進了一批丹皮,一看,成色不錯,就進了4箱。等要用的時候,一拆箱傻眼了:4箱都是假的。 這個丹皮,真的和假的很難分清。所謂假的,就是用蒸或提純的辦法已經提取出藥的精華了,把藥的有效成分都提取走了,剩下的丹皮再晾乾,形狀和原來的都是一樣的,別說一般的人,連很多認藥不精的醫生都看不出來。我立刻打電話給藥行,藥行一檢查,那批藥都是假藥。藥行自己也不知道會買進假藥,因為樣品給的是真的,看過樣品後藥行也沒有一箱箱打開仔細去認。

這樣的事情還發生過幾次,從此我不再敢從大陸進藥品了,一般都從香港或臺灣進藥,質量要可靠一些,目前還沒有發現假藥。

診所—是商業但又不是商業


開診所,是個職業,是個商業行為,但又不完全是商業,因為這個特殊的職業有個靈魂,那就是醫德。做醫生也要生活,所以看病要收費。而且因為醫學行業所受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比較特殊,所以收費也不會太低。但是作為醫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善心,首先考慮到的應該是給病人解除痛苦,救人一命,而不能是錢。

醫德是第一位的,沒有醫德其實是不能做醫生的,對於患者來說,醫生關係著他們的疾苦病痛。有人說,沒有道德的醫生就是個流氓,因為他面對的是人的尊嚴;沒有善心的外科醫生還不如屠夫,因為他的手術刀下是鮮活的生命。這話猛一聽真不好聽,但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不管病人有錢沒錢,我都給治療。能出的起藥的成本費的,就收個成本費,如果實在困難,我就自己開支票替他們付賬。(我的診所經營比較正規,一切花銷都要走賬,包括義診。)朋友們常和我開玩笑,說我是辦慈善機構呢。

必須有療效,也要會經營


我覺得開診所,最重要的是療效要好,只要療效好,在病人中就有口碑,再懂一點經營,就能立足。我的診所,和我所知道的經營比較成功的診所,病人的來源基本都是一傳十,十傳百這麼自己介紹來的。

開診所,這個位置對於經營來說也很重要。經過反覆考察和掂量,我認為只有面向主流社會,才能立足於主流社會,因此我選擇在西人居住區開業,而沒有選擇相對來說比較自成體系也比較封閉的唐人街。我個人覺得如果只針對中國人看病,接觸的社會面會越來越窄。

再說句題外話,中國病人和西人病人相比,中國人的思想相對要複雜很多。西人,往往跟一個醫生就跟到底,只要你給他看好了病,他全家都來找你看病,沒有特殊情況,他這輩子就不換醫生了。而且也介紹他的朋友們來找你看病,治好了,也是拖家帶口的來。

而中國人,這樣的病人就少,你給他看完了,也治好了,可他就不是那麼放心,還會找其他的醫生給「驗證」一下。有的中國人看病喜歡按照自己的感覺換醫生,其實醫生的好和不好, 他自己也並不清楚,但是他就是喜歡像在市場買菜那樣去挑挑揀揀的換醫生。

最後說說這個「病」:

疾病的形成是很複雜的,和環境、基因都有很大的關係,和人的精神也有很大關係,一個人如果心情好,和周圍的關係都很融洽,在相同的環境下,得病的概率就小;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壓力過大,各方面的關係很緊張的話,他就往往容易得病。從前古話說人是3分精神7分病,真是這個道理,病人如果性格開朗,心情舒暢,病也好的快,而那些心情抑鬱,容易鑽牛角尖的病人就好的慢。

有句古話說,醫生看病不看「命」,什麼意思呢,一個人得病的原因很多,也許現在給你治好了,但是將來什麼時候又因為其他的因素又犯了病,這都不好說。所以一旦有恙,不如保持一個好心情,一個樂觀的態度,給周圍的人,也給自己。

[文婷信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