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感謝小偷! 專家稱失主得斯德哥爾摩症

 2007-08-12 06: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沒錯。「丟的錢沒超過我心理承受能力,並且,小偷還送回了我的證件,我想由衷地對他說聲——謝謝。」昨日下午,失主張先生稱。

張先生是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員工。半個多月前,他在謝家灣勞動三村菜市場被扒走錢包,內裝有500多元現金以及身份證、駕駛證。被偷後張沒報案,花40元補辦了一張身份證。

「告訴你一件喜事。」8月7日晚,張的妻子興沖沖給張打電話,稱有人用宏聲煙盒,把張丟失的身份證、駕駛證包裝得整整齊齊,放在了家門口!夫妻倆一致認定,是小偷干的。

8月8日上午,張先生在網上發了一個名為「謝謝你——小偷」的帖子。帖子稱:「我很感動,對你很敬佩。我要由衷地讚美你——你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有高尚情操和職業素養的人。」

在網上,此帖跟帖者眾多,不少網友跟張先生一樣,對小偷歸還證件的行為予以肯定,出現諸如「俠盜」、「模範小偷」、「盜亦有道」、「有職業道德的小偷」等等評價。

對自己的行為,張先生解釋,失竊的錢財沒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小偷又歸還了證件。此前,他們一直擔心證件被別有用心的人撿了去辦手機卡之類的,「給我打出幾萬元話費就麻煩了。」

「這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重慶榮格心理諮詢所所長周矩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一個心理現象。日常生活中這個症狀有著各種表現,比如礦工被黑心礦主給予的小恩小惠感動等。專家認為,這種心理現象概括而言,是指生活在各種各樣風險之下的人們,學會了「妥協」。一旦加害者給予一些好處,他們會忽略傷害,去讚美那些直接或間接帶給他們傷害的人。

「小偷行為具有欺騙性,類似於先給人一巴掌,再給顆糖,這顆糖讓受害人產生了錯覺,甚至諒解小偷。」心理諮詢師楊發揮提醒,這種「妥協」可能會縱容小偷的行為。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銀行,兩名歹徒綁架了四位銀行職員作人質,挾持了131小時之久。此間,被挾持者逐漸對犯人產生了同情與認同,甚至有崇拜的心理,並衍生出休戚與共的現象。事發後幾個月,四名銀行職員拒絕在法庭指控歹徒,甚至為他們籌措辯護金,人質中的一名女職員甚至愛上其中一名歹徒並與之訂婚。

此事引發了社會學者關注。研究發現,這一現象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情況之中,它被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