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纏繞清東陵的四大謎團(圖)

 2007-09-06 23: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陵,即墳,又稱塚,人死後埋葬的場所;陵墓則指帝王及后妃、子女死後埋藏的地方。中華民族具有「敬祀祖先,慎終追遠」的傳統,歷來十分重視對死者的安葬和祭祀。這不僅是為了緬懷和紀念,也藉此祈求祖先對後世的蔭庇。清東陵作為皇家陵墓,其內涵早已不僅限於此,封建統治者已將其作為關乎國祚盛衰、帝運長短的重大工程。

清王朝歷經數代,投入大量財力和物力,建成了這座雄偉壯觀又精美絕倫的皇家陵墓--清東陵。

580多單體建築組成了清東陵龐大的古建築群,不勝枚舉的歷史瑰寶彙集於此--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五間六柱十一樓的石牌坊、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孝陵主神路、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

在這些莊嚴肅穆的建築內,在那些威嚴猙獰的鎮墓獸的看護之下,清東陵變得越發神秘莫測,無數未解的歷史謎團吸引著人們走進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地。

清東陵選址之謎

公元1651年,清順治八年的一天,清世祖福臨(順治)攜大臣、侍從來到遵化的馬蘭峪境內狩獵。此次順治皇帝的出行,名為狩獵,實際上卻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使命,它關係著未來大清王朝的基業江山--就是為自己,也為未來的大清帝王,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建造一座皇家陵園,讓大清龍脈延續,一統江山萬年。

那麼,順治帝為什麼到河北遵化的馬蘭峪選擇陵址呢?清東陵陵址的確定,歷史上公認是順治皇帝所為。但順治帝為什麼選這裡營造陵墓,史學界莫衷一是。有野史記載:順治帝福臨在一次狩獵中,登上鬱鬱蔥蔥的昌瑞山,向北極目遠眺,群山蜿蜒起伏,林蔭繁茂,生氣盎然。轉身南望,群山之中環抱著一塊坦蕩肥沃的土地。東西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緩緩流淌。世祖福臨凝神片刻,心中大悅,欣喜之言脫口而出:「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隨即從馬鞍上摘下一件佩飾,順勢將佩環滾下山坡,說:「佩落處定為穴」。眾大臣跟蹤尋覓,打樁為記,遂修筑了清東陵第一座陵寢,即孝陵。

查閱一些歷史資料,就會發現,其實早在明朝的時候,堪輿學家就發現了馬蘭峪昌瑞山一帶是塊做皇家陵園的「風水寶地」。但當時,明朝的皇帝在北京昌平找到了比它更近的地方,故沒有選擇這裡。有人推測,順治皇帝是從明皇帝的那裡得了個順水人情,才有目的地到遵化昌瑞山一帶來打獵,並考察帝陵地址的。

孝莊陵寢之謎

在清東陵一百多座陵寢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陵寢,即在清東陵陵寢圍牆(風水牆)之外有一座宮殿式陵寢,這裡葬有一位特殊人物--與姑姑、姐姐三人同嫁皇太極,後又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為穩定清朝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孝莊文皇后。孝莊文皇后,堪稱清朝開國期間的風雲人物。然而按照清朝早期的喪葬制度,皇后無論死於皇帝之前還是之後,都要與皇帝合葬,同陵同穴。 可是孝莊文皇后為何沒有與丈夫皇太極合葬?為何她的陵寢安葬於圍牆之外?野史、正史、傳說,眾說紛紜。

在前人著述的清朝野史中以及今人的許多文學、影視作品裡,都這樣解釋:孝莊是蒙古科爾沁草原一個部落的格格,13歲嫁給皇太極。與此同時,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也深深地愛上自己的嫂子。當皇太極暴亡,宮廷中開始激烈的皇位之爭時,孝莊採納漢臣洪承疇的建議,利用多爾袞對她的感情,使他退出皇位的角逐,並擁立自己的兒子福臨繼承皇位。在順治年幼執政期間,孝莊一直是他的枴杖,週旋在順治、多爾袞和各種政治勢力之間,並依靠多爾袞穩定政局。

有學者認為:「孝莊文皇后並沒有下嫁。第一是孝莊文皇后的墓建在皇陵附近。第二是她仍被尊稱為文皇后,既然稱為孝莊文皇后,就說明清朝的皇帝都承認她。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持下嫁觀點,但是我認為最起碼沒有舉行正式的婚禮,而且現在也沒有找到任何一件非常令人信服的她曾下嫁的依據。」

令人不解的是,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給祖母孝莊文皇后建陵,其梓宮在暫安奉殿停了35年之久,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至今也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

據有關歷史記載,孝莊文皇后曾立下遺囑,表示過不與皇太極合葬之意。其大致的意思是:太宗皇帝已經安葬多年了,她死後再去打擾先人是不好的。而且她心裏牽掛順治、康熙,想把自己安葬在遵化清東陵,這樣也好看顧兒孫。現在的一些觀點認為:這是孝莊為自己與多爾袞的特殊關係而無顏與皇太極合葬找了個台階。

這個遺囑給康熙出了個大難題。康熙只好命人把在紫禁城中為祖母建的一個寢宮拆了,全部移到清東陵,並選擇在大紅門左側重新拼裝起這個宮殿,把孝莊的棺槨安放在大殿裡,還起了個名字叫暫安奉殿。雍正三年,把它改建成「昭西陵」。

但昭西陵為什麼不建在清東陵的風水牆之內呢?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學者解釋說,「清代皇后陵沒有自己單獨的名稱,孝莊的昭西陵也是取了她丈夫陵墓‘昭陵’的「昭‘字,位置又在昭陵的西方而命名的,但它和昭陵是一個體系。如果把孝莊文皇后葬在風水牆內任何一個地方都比她後代的地位低,這就不可能葬進去,所以就葬在風水牆之外,通過一牆之隔劃分出兩個體系來。」

裕陵地宮之謎

清東陵中建築最華美、最精緻的是乾隆皇帝的裕陵。裕陵歷時9年,共耗銀203萬兩,是在清朝國力鼎盛時期修建的,其質量實屬上乘。其最具代表特色的是撲朔迷離的地宮。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盜掘了裕陵、慈禧陵之後,寄居在天津的清廢帝溥儀派遺臣載澤、耆齡、寶熙等人到東陵進行善後處理,將拋出的遺骨重新進行了簡單殮葬。

當他們清理裕陵地宮時,在棺床西邊的兩棺之間發現了一具奇異的女屍:她身穿黃色龍袍,皮肉完好無損,絲毫沒有腐爛。兩腮和嘴下多皺紋,牙齒沒有完全脫落,面目如生,笑容可掬,年齡約在50歲左右。

裕陵地宮共葬5位女姓,這具女屍是哪一位呢?據年齡推斷,最有可能的就是孝儀皇后,她是嘉慶帝生母,死於乾隆四十年,卒年49歲。但是,為什麼同葬一個地宮,有比她早葬的,有比她晚葬的,其他四具女屍都已腐爛,只有她的屍體不腐爛?

查找史料,在清代,皇家並不刻意追求地宮和棺槨的密封,也不注重屍體的防腐。皇帝、皇后的外槨雖然漆飾了49遍之多,在密封和防腐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主要的用意是表示死者的地位和尊貴。帝、後、妃死了,少則停靈數月,多則數年。那些先葬入皇帝陵的後、妃,即使葬入了地宮,石門也不關,墓道口也不封,以待皇帝入葬,所以有些帝后妃屍體在地宮封掩前就已經開始腐爛了。可是孝儀皇后死於乾隆四十年,直到乾隆帝死後才將地宮封掩。而在她死後153年後,居然屍體不爛,面目如生,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

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掘裕陵時,有記載稱,盜墓者順利地打開了前三道石門,第四道石門卻無論如何也打不開。他們無計可施,一怒之下,便用炸藥炸壞了石門。他們進入金券後發現,原來是一口巨大的棺槨在後面頂住了第四道石門。經後來考證才知道這口棺槨就是乾隆帝的棺槨。是什麼力量移動了棺槨?

帝、後、妃的棺槨四角都用巨大的龍山石(卡棺石)固定,龍山石與石棺床之間用鉚榫方式相連。龍山石的下棱壓住槨的下橫邊,龍山石的豎向凹槽卡住槨的豎棱。這樣棺槨十分穩固,絲毫不能動彈。再者棺內除屍體外裝滿奇珍異寶,異常沈重,加之有龍山石的固定,棺槨的移動顯然沒有可能。

  有人說棺槨是被地宮滲水浮起來的,但是裕陵地宮中有六具棺槨,以乾隆帝的為最大、最沉。地宮裡的水是靜止的死水,不流動,為什麼偏偏最大、最重的乾隆帝的棺槨浮起,漂到棺床下面,頂住了石門?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成為難解之謎。

乾隆十七年,孝賢皇后於裕陵完工的當年就葬入了地宮。在入葬前,竟然發現地宮有滲水。乾隆帝命有關大臣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補救,很快就排除了滲水。一直到嘉慶四年,在長達47年的時間裏地宮裡也未再出現滲水。這說明上次的排水措施很成功,行之有效。那次到底是採用了什麼補救方法,直到現在也未查找出來。

據說,孫殿英盜陵後,載澤等人到東陵處理善後事宜時,發現裕陵地宮裡的積水有四五尺深。裕陵地宮清理後,從牆上的水痕看,水最深時竟達六七尺。它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滲水?同是一座地宮,為什麼從乾隆七年以後47年裡不出現滲水,以後從何時大量滲水的?是什麼原因?至今也未找到答案。

「香妃陵」之謎

在乾隆皇帝的后妃中最出名的當然是「香妃」了。因為圍繞這位女子的傳說太多了,也產生了無數謎團。但史學界大多數專家認為,這位奇女子的原型就是乾隆帝時的一位普通的妃子--容妃。其實,容妃死後並沒有葬在裕陵,只是葬在了裕陵西側的裕陵妃園寢中,但是因為香妃的知名度高,這裡便叫「香妃陵」了。

1979年10月2日下午,一座妃子陵墓月臺前的石踏跺處忽然出現一個大洞。經過申請,10月6日文物工作者開始正式勘察地宮。

第一批進入地宮的人有6個人,他們從洞口放下一個長木梯子,上面留下幾個人守候洞口,大家依次而下。由於地宮裡積存有十幾厘米深的灰漿,大家就沿著行進的方向,每隔半米左右擺放一塊大磚頭,再讓洞口上面的人遞進幾塊腳手板,搭放在磚頭上。這樣邊走邊搭,一直鋪到了金券內的棺床下。

地宮是四券一門,金券就是真正的地宮。當他們踩著腳手板進入金券以後發現這個棺床上有一具棺槨,棺床的西北角有一堆沒有燃盡的松枝、松塔,說明當年盜墓賊是靠這些東西照明的。棺床上胡亂扔放著許多糟爛的絲織物,同時還發現棺床上扔了許多人的肢骨,但沒有找到頭顱骨。既然遺骨尚存,為何不見頭顱骨,難道身、首分葬在兩地?

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在地宮內的各個角落繼續搜尋,仍然沒有結果。一文物工作者又抄起一把尖鍬,站在棺床下的腳手板上,在灰漿裡慢慢試探。突然間,尖鍬觸到一件硬物,於是他雙手伸進灰漿,將此物慢慢捧出。在場的人都目不轉睛,爾後幾乎同時脫口而出:「頭顱骨!」大家紛紛湊到徐廣源的跟前,盯著他手中的頭顱骨。這枚頭顱骨的發現,意義非同尋常。它無可爭辯地證實香妃就葬在清東陵,而非喀什。通過對頭顱骨的鑑定,可以進一步證實她的民族、年齡……

進入地宮的文物工作者回憶說:「在槨的四周我們還發現了用金水手寫的阿拉伯文字,這種文字我們當時都不懂,當時臨摹下了一段,後經北京有關專家、學者鑑定,認為此文字就是古蘭經的第一句話‘以真主的名義’,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證明死者信奉伊斯蘭教,是少數民族。」

「而且,我們還發現了一條長85厘米的髮辮,頭髮已經花白。同時發現一些殘存的遺物。棺裡還發現了貓眼石,證明死者身份起碼是妃子。另外,在遺物當中也發現的一些文字,在哈達的一個機頭上裡邊有‘江寧製造臣成善’等字樣。經查史料,這些人就是乾隆時候的官員,說明這位妃子死的年份,應該在乾隆六十年左右。」親歷這次文物清理全過程的文物工作者列舉出諸多實物證據,以證明這位妃子的身份。

「通過出土的這些實物考證,死者是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年代與歷史記載的香妃年代基本符合。證實了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來的乾隆皇帝的容妃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香妃。」

此次勘察還有一個奇怪的發現--棺床上的這口巨大的棺木朝南的立幫上,被砍出一個長175厘米、寬60厘米的大洞。從洞口往裡觀察,裡面空洞洞的,竟然不見內棺,只是一具外槨。清朝皇家制度,無論皇帝、皇后,還是妃嬪,其棺木皆為標準的「葫蘆材」,一棺一槨制,只是尺寸、顏色、紋飾、漆飾遍數有所區別。而這裡的棺木,卻只有外槨,而無內棺。難道是盜墓賊盜走了內棺?

但是,在已清理的所有清東陵的地宮中,還沒有盜走內棺的例子。盜墓賊盜竊的是珍寶,在他們眼中棺木並無價值,況且也不便攜帶。「我們遍查地宮,也沒有發現內棺殘片或其他可疑痕跡。槨幫上雖然被砍出了一個長方形大洞,但從這個洞中是絕對取不出內棺的。除此之外,香妃的槨既沒有被拆散,也不曾開啟槨蓋。這些跡象表明,香妃入殮時就沒使用內棺。」原清東陵文物管理研究室主任徐廣源如此斷定。

為什麼不用內棺?「乾隆皇帝一向尊重香妃的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由此可以推想,在香妃入葬典禮上,乾隆也一定會盡量尊重其民族傳統。」面對史學界對香妃「有槨無棺」謎團的種種解釋,徐廣源認為信仰不同才是導致這一謎團的真正原因。徐廣源說,這只是他個人的分析和推斷,還有待於專家學者們的進一步研究考證,也有待於文字檔案的證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