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離城四十里。其時,有舟來往,無車相通。另有一條青石板路,一直從城頭延伸到小鎮場尾。
青石板路寬約二尺,可供人行馬走。不同幾何形狀的青石隨機鑲嵌在一起,年深月久,平滑得像玉。沿途有山有水,無論近看遠望,天然雕飾。水田裡天光雲影徘徊,旱地中油菜黃花復地,丘陵上,茂林修竹,飛禽追逐,峻嶺前,山從人面出,懸崖下,驚濤裂岸聲,......。
青石路,隨山勢而高低,沿河畔而蜿蜒。
忽有一處,田邊地角,荒草叢生,一座土地廟暗藏於此,過往人等實難發現。廟小,色黑,石結構,二三尺見方,陰暗而潮濕,一牙石刻屋檐,兩節石斑門柱,進身淺,僅容土地老爺土地婆婆湊合著橫肱並坐。在荒村古道,土地廟本是常見之物,土地爺雖說住一方,保佑一方,乃管理一方之神,但職位低,常笑,嘴巴又老張著,好像很喜講話,沒有一分官架,倒也平易。所以,人們喜歡它,有時還拿它開玩笑。這裡的土地也不例外,平凡得好像泥土。但見這門柱上的對聯,卻有些特殊:
三 才 二 老 者
五 行 幺 先 生
刀法古拙奇雄,字體肥潤飄逸,一點如桃,一飄如刀,頗有東坡遺風。
"三才二老者,五行幺先生",順口念來,天然成趣。仔細一想,形簡意賅。在古哲學中,三才者,天,地,人之稱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謂也。三才,可稱宇宙之大,包容萬物。五行,意指世界萬物之起源,多樣性之統一。"三才二老者",雖屬三才之大,但不稱老大,僅僅老二而已,取一"地"字。"五行幺先生",雖是萬物之源,但非前茅,僅僅忝列末位,取一"土"字。土地二字,言辭中肯,字字珠璣,詼諧幽默,謙遜機智。越是推敲越有味道,大中藏小,小中見大。望著土地爺的笑臉,又生出一種深不可測的神秘來。
土地神,土地廟,土地會有許多名聯,趣聯。也許,囿於見聞,而未見出其右者。
青菜白菜都不論
公雞母雞總要肥
這是一土地會的會聯,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大概就是這種土地會,會後的情景。.
土產無多,生一物栽培一物
地方不大,住幾家保佑幾家
這是土地廟廟聯,所謂"鶴頂格",聯藏土地二字,似乎也直白了一些。
據說辛亥革命,湖南長沙有一土地廟聯,堪稱聯中翹楚: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男女平權指辛亥革命倡男女平等。陰陽合歷即農曆陽曆通用。這副對聯立意新穎,確也貼切有趣,但似乎又現實了一點。
有道是"天下文章數湘江,湘江文章數吾鄉,吾鄉文章數我老表,我老表還要我給他改文章"?誇口了吧。
非常原來極平常。
不禁自問,在這窮鄉僻壤,何有如此作品?何年何月,出自何人?
離開土地廟,青石板路像貝塞爾曲線,在空間翻騰。
翻過一座山崗,眼界豁然開朗,青山環抱,綠水東來,真是,天近山頭,到了山頭天更遠。
這裡名"涼風坳",又叫"新觀音"。家鄉小鎮已遙遙在望。青石板路到這裡自然加寬,一棵高大的古榕不知在這裡站了多少年。樹幹怪異,粗大如屋,也不知道有多少代人在它的照看下生長,死亡。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樹冠高擎如傘,不留雲飄去,但讓鳥飛來,永遠默默無聲。夏日樹陰,自生涼意。更在臨河一側,置石條, 石條上橫木為凳。路通東西,岸分南北,過往行人可隨意擇位而坐。加之清風無價,所以常常高朋滿座。山村智者,本地丁壯,背篼老嫗,書囊學生,還有駐足遠客,往往見面就熟,自擬話題,總有說不完的話語。或六畜,或桑麻,在古老的鄉音中,偶爾還冒出一些時新名詞,雖然有時不甚準確,但也不妨,而使人感到時代的進步。
這裡自然有小販,大樹下,石磊成臺,擺放著與本地消費水平保持一致的簡單物件。小販古風,牛衣古柳賣黃瓜狀,盛物的器具都是自編的竹器。賣花生,不以斤兩計量,而以"堆"為單位。涼茶缸裝,土碗常備,免費自取。涼糕,粽子,絕對Home made。涼糕嫩黃,粽子怪樣,紅糖清香。尤其那放糖的工具,堪稱一絕。取一枚清代小錢,或乾隆幣,或道光幣,不客氣,在孔方兄的方孔中,穿上一根竹筷,在紅糖容器中這麼一晃,倒提著,清香的紅糖液體便飛流直下,再在涼糕上,粽子上,轉上三圈或者兩圈,自然讓人舌下生津。
四面皆空,坐片刻何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半碗各自西東
就在小販的旁邊,有一座觀音廟。如果說土地廟是黑白照,那麼,這觀音廟就是彩照了。觀音廟全石結構,觀音職位稍高,廟雖不大,但高分二層,各約三四尺見方,下層如壁爐,可供佛事,上層有石鑿門窗,可視觀音尊容。觀音服飾華麗,皮膚白淨,左手托淨瓶,右手揮柳枝,腳踏蓮花,有飄然而至的動感。而觀音廟的門柱上,藍底白字,分明刻得:
柳 灑 瓶 中 露
荷 生 海 上 雲
確實是,刀法流暢,字體秀美,排雲列陣,懸針徐行。
"荷"對"柳","生"對"灑","海上雲"對"瓶中露",對仗工巧,音韻和諧。觀音, 觀音廟, 藍底白字的廟聯,在榕樹下,在大河旁,涼風習習,波光粼粼,產生著一種美麗的羽化登仙,人格神化的效果。
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柳灑瓶中露,荷生海上雲",人們祈求菩薩普降甘霖,祈願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在偉大而靈怪的自然面前,古樸、勤勞、善良的鄉人們在虔誠地表達著自己最原始的生命慾望。
青山依舊,幾度夕陽,離開家鄉多年,好多東西都忘記了。但這條從城頭延伸到場尾的青石板路,忘不了。特別這兩副對聯。
站在榕樹下,站在大河旁,順著觀音的視線望去,青山夕照,水波渺渺,小鎮像一隻小小火輪,停靠石碥,升火待發。
碧綠的岷江緩緩流過,上有青山,下有紅岩,在這裡,她顯得特別寬,特別平,特別靜。碧綠而平靜的江水,永遠包容著天上的雲,山上的樹。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家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