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談中國人大的專職常委

 2008-02-23 03: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五年前大陸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新當選名單中,出現19名平均年齡才四十歲、具有大學以上學歷以及法律、經濟等專業知識的「特別委員」。他們非如過去書記、省長、部長之後再「退居二線」到人大,也不再只是參加每年幾度的常委會。而是卸去原任職務,並將行政關係轉到了全國人大,專事人大工作的首批專職人大常委。而據大陸媒體報導,在今年三月份召開新一屆人大除繼續設專職常委,並擴增人數。這樣的舉動是否如外界所設想,把該舉措視為人民代表由兼職向專職過度的重要象徵?抑或只是緩解人大工作不堪重負現狀的一項權宜之計,而非代表專職化的開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加強人大常委會制度建設,優化組成人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其中19名特別委員,經過了五年發展,有10名被提升為7 個相關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助理(據報載其行政級別為副部級),專職委員制度的走向已經逐漸清晰。大陸媒體認為,增設專職常委承載著中國政治在傳統上「重行政、輕議政」價值的調整。因此報載四川省各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的專職人員比例,將逐步達到三分之二左右;湖南省全國人大代表設立工作辦公室等,也都說明這樣的趨勢。

自改革以來,為補救人大會期短、代表多、代表兼職所造成的效能不彰,中共雖然堅持反對自由化,但仍關注推動人大有條件地走向理性化,包括強化人大常委會與專門委員會職權,並提高立法品質,使人大作為平衡體系的重要單元。但是從專職常委產生的方式來看,仍帶有濃厚的「人事調動」性質。也就是依據部門推薦和組織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推薦參選全國人大代表。比如大陸媒體報導「一些計畫中的專職常委候選人已經被放到相應省份,在地方上參加全國人大代表選舉。」雖然從形式上獲得了合法的代表身份,但他們作為中央提出的候選人和選舉他們的地方實質上並沒有任何聯繫。顯然這一套路是外界頗為熟悉的行政人事調動流程。

再者,賦予專職常委一定的行政級別並提供副部級待遇這樣的提法和做法,容易讓外界誤解成代表的官僚化,在一定程度上還給專職常委由被監督者向監督者的角色轉換過程中製造了觀念上的煙霧彈。由此看來,制度安排下產生的這批專職常委,不僅混淆的人大工作人員與人大代表間的本質差別,而且還將專職常委所行使的人大代表權陷入「欠缺代表性」的尷尬之境,阻擋了中國職業政治家成長的機會。因此,大陸所表現這場以代表專職化為序幕的人大改革,未來仍必須著重在民意基礎與角色重新定位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央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