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臭名昭著的張德江在"六四"之後曾力挺江澤民

 2008-03-02 01: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在2008 年的"兩會"來臨前,海內外媒體都有不一而足的有關張德江會在今年"兩會"後升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報導。張德江在廣東省委書記任上所幹的一系列傷天害理的事情可謂是有目共睹,幾天之內,海外自由媒體上就出現了好幾封公開信,其中,深圳雜文家朱建國和浙江作家昝愛宗均要求中共當局在"兩會"後不要讓張德江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等重要職務,而曾經在深圳打工的自由作家劉逸明則直接呼籲張德江下臺,這幾位人士的呼聲可以說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曾經在張德江治下的省份民眾的意願。然而,雖然很多人知道張德江的基本官場軌跡,但對他在1989年"六四"後的齷齪表現卻不太瞭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裡在吉林省被陸續重用的幹部,幾乎全都是高狄在主持吉林工作時被提拔到省委、省府或下屬廳局的,其中就包括如今臭名昭著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張德江。因為高狄的知遇之恩,在張德江等人的口中,他落得了一個在八十年代組建吉林省幹部梯隊成績顯著的好名聲。

張德江等吉林省幹部在"六四"後曾積極擁江

如果仔細核對一下上述人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裡在吉林省被陸續重用的經歷就會發現,他們幾乎全都是高狄在主持吉林省委工作時被提拔到吉林省省委、省府或下屬廳局的。雖然他們這些人日後逐步進入中央或被異地升遷不見得全部都是高狄直接推薦的結果,但高狄至少落得了一個在八十年代組建吉林省幹部梯隊成績顯著的好名聲。

也有人認為,江澤民進入中南海之後,在首先提拔自己過去有過共事經歷,從而在政治上比較信任的幹部的同時,也對出自吉林省的幹部器重,是因為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過程中,吉林省委表現得最穩定,被中央認為是"省委堅信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採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動亂,穩定吉林局勢。全省黨的組織和黨員隊伍經受住了1989年春夏之交國內政治風波和國際政治風雲劇變的嚴峻考驗。"

而在趙紫陽下臺後,當時的吉林省委一班人,以及當時已經從吉林省調至國務院工作的張德江等人,是在擁護江澤民問題上表態最及時的一批。之所以如此,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們的老領導高狄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歷史上是專職黨務工作者出身,1988年4月被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長宋平建議,從吉林省委書記位置上調升至中央黨校副校長的高狄,在那場"政治風波"的整個過程中,立場始終如一,從未向趙紫陽一邊傾斜過。所以當時的吉林省委一一班人在發現中央就學潮問題出現"兩種聲音"時,根本不用擔心無所適從的問題,全靠高狄隨時給他們電話指示,要求他們在大是大非前面千萬不能站錯隊。

1989年6月初,形勢發展至鄧小平強烈意識到"黨報已經不在我們手裡"時,宋平在接到鄧小平等元老指示,"六四"槍響之後立刻派人接管《人民日報》,毫無猶豫地選中了高狄。

接下來,高狄立刻就成了新任總書記江澤民站穩政治腳跟的主要依靠對象之一。這無疑是在此之後吉林省的幹部特別為江澤民所器重的重要原因。1992年鄧小平南巡過後,因為高狄在《人民日報》配合宣傳的行動慢了半拍,故海內外盛傳是受了鄧小平痛斥。

鄧小平當時是否痛斥過高狄,至今無依據可考,但就在十四大召開前夜剛剛重新安排的《人民日報》社領導班子時,還是高狄繼任社長,邵華澤繼任總編輯。但在十四大開過之後,因為高狄已經不是中央委員,中共高層才不得不在2002年11月下令免去高狄的社長職務,由已經在十四大上當選中央委員的邵華澤繼任。

如此說來,高狄的第二屆人民日報社長只當了一個月時間便被迫下臺,應該是當時的江澤民力保不成的結果。接下來,高狄在1993年召開的第八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被安排了一屆政協常委,五年後便消聲匿跡了。

不過,高狄下臺兩年多以後,江澤民在為邵華澤考慮接班人選時,還是從吉林省選拔了許中田。1993年4月才出任吉林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的許中田,只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兩年,即被升任《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僅設一位)。1998年他被升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2001年 8月升任社長。籌備召開十六大時,他的名字已經進入了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沒想到就在十六大召開前半個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許中田當初調離吉林後,吉炳軒繼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2001年,吉炳軒又被調赴中央,出任宣傳部副部長。中共十六大召開期間,他是大會新聞發言人,並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中共十六大召開之時,高狄已經是七十五歲高齡。眼看自己當年主持吉林省委工作時所重點培養的幹部第三梯隊中的許多人,一部分已經陸續成為吉林省委和省府的主要領導人(現任省委書記兼省人大主任是高狄當年提拔的吉林市長),一部分已經被布佈署在中央乃至全國幾個省區內擔任重要職務,雖然自己已經被世人遺忘,也就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如果他高狄能夠長壽,有可能會在五年之後的中共十七大上,看到當年出自他手下的張德江和回良玉在中央領導層裡更上一層樓。

張德江,以五十六歲的年齡優勢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正好是五十六歲生日的那一天,他率領著浙江省出席中共十六大的代表團專機飛到北京。

十六大召開之後,張德江在廣東的施政並不像他的前任李長春那般順利,2003年遇到了非典和孫志剛事件,2005年又遇到到太石村事件和東洲村民維權,最終釀成東洲慘案。張德江的作風向來強硬和缺乏人性,這些事件不能在當時得到妥善處理而導致民怨沸騰可以說和他的施政風格和人品有極大的關係。2007年秋季中共召開完十大之後,就不斷有傳言稱張德江將在2008年"兩會"後擁有更高權力,此傳言後來得到中共官方媒體的證實,張德江調到中央任職可以說指日可待。張德江的前任李長春在擔任一屆廣東省委書記之後便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如今的張德江可以說沿續了李長春的這種政治軌跡。不過,李長春雖然在河南任省委書記任上沒有控制好愛滋病的傳播而被河南民眾痛罵,但在廣東的任上口碑還算不錯,至少《南方週末》等媒體還能像之前一樣保持很高的自由度。胡溫上臺後提出了"和諧社會"的治國理念,張德江在廣東的很多所作所為確實和胡溫的這種政治理念頗不合拍,他能繼續升遷也許是因為江澤民勢力的作用,如果胡溫能順應民心像之前處理陳良宇那樣處理張德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来源:新世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