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造就於丹、易中天等知名人士的中共央視王牌節目"百家講壇"走下收視率的神壇。節目主講人紀連海透露,從去年十月起,除了他主講的李蓮英系列外,"收視率再沒有超過0.1%。"
"百家講壇"曾有過0.69%的高收視率記錄,目前收視率還不到高峰時的七分之一。中新網報導,節目失寵主要是患游移不定的分裂症、敝帚自珍的自得症、葉公好龍的浮躁症。
據報導,"百家講壇"似乎沒真正搞清過自己的定位,究竟是文化還是娛樂?是精英還是大眾?是學術還是市井的演義?是關乎社會責任還是僅關乎收視率和廣告費?
報導說,節目一直大打"名家牌",以"專家"、"學術"等名義對節目進行包裝,並製造出一批"學術明星";有人批評說,"它的所為不過是在世俗文化裡追風逐塵,國學熱了就湊湊孔子莊子的熱鬧;清宮戲火了就揭揭皇帝后妃的隱私。"外觀看極文化,內裡卻極商業;包裝極高雅極正經,內裡卻又極媚俗極荒誕。
而喜歡文化的觀眾厭其形式,喜歡娛樂觀眾則厭其裝模作樣的內容,逐漸都疏離這檔節目。典型的想要兩邊討好,結果反倒兩頭都惹了厭。
其次,報導認為,節目內容本來是不折不扣的堪稱垃圾食品的文化快餐,卻要包裝成營養豐富滋味醇厚的高級文化美食,說輕些這是極度自戀,說嚴重些就是對文化的惡搞。去年,於丹"莊子心得"和易中天"成都方式"雙雙入選"2007年十大爛書榜",應該並非全因為評選者的刻薄或嫉妒。
報導並指出,電視講壇本來是商業與文化的一種極好的結合方式,卻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而蛻變失去許多應有的積極作用。因此,"百家講壇"失寵於觀眾,並不意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CC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