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移民頭幾年,我們的尷尬事兒

 2008-05-29 17: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跌跌撞撞一路摸石頭過來,現在的你應該已經對大洋彼岸的這塊土地不陌生了。扳指頭算算,今年是你移民的第幾年?忙著自己工作、買房子孩子上學,好像一直都沒有停下腳步。茶餘飯後偶爾想起移民頭幾年,因為語言、生活習慣的不同鬧得笑話,是不是感覺還像昨天?

到今年的六月份,夕子也正式到多倫多整三年了。春暖花開,和幾個朋友談天說笑,說起那些移民頭幾年經歷的尷尬事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竟然談得非常開心。於是收集成冊,一來給大家的回憶做個專輯,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前車之鑒"給一些初來乍到的新移民經驗分享,不要走我們的彎路,鬧同樣的笑話。

尷尬一:讓洋人頭痛的噴香"中國菜"

1、弄巧成拙的小易

中國菜的精髓在於"烹炒煎炸";在這嘩嘩炸響、煙汽騰騰、鍋鏟敲擊的交響曲中烹調出的中國菜,不僅滿足了炎黃子孫的美食慾,也使得中國菜餚享譽世界,成為中國人引以自豪的國粹。

可是,身在異邦的中國人,大抵都遭遇過這國粹帶來的尷尬。

剛出國時,小易曾住在一位八十多歲的本地老太太家裡,每天坐上鍋炒菜,油還沒燒到火候,老太太已是又開門又開窗。小易只好趕緊把肉片扔進鍋裡又續上了水。這樣一來儘管切出來的牛肉片美麗得薄如蟬翼,可炒出來的肉還是讓人嚼得腮邦子發酸。就這樣一段時間後,暗中觀察了不短時間,有一天老太太恍然大悟地對小易說:"我知道怎麼做中國菜了。原來中國菜就是把所有東西都切成小塊兒放進鍋里加上水一煮就成了啊。"

小易說,聽了這話,我心裏只能為我們享譽全球的美味佳餚叫屈!可是,我能到哪兒去大顯身手,為真正的中國菜正名呢?

真是心想事成,機會來了!一位老同事打算在家請同事們吃中國餐。請小易幫忙。小易興沖沖帶著所需的食品材料來到他家,一頭紮進廚房便大展身手。煎炒烹炸,魚香肉絲、番茄肉片、紅燜大蝦......那個過癮啊。卻沒注意老先生家裡一間原本窗明几淨的廚房已是杯盤狼籍。更要命的是炒菜的油煙衝出廚房,迷漫進了客廳。

小易在廚房嘩嘩地煎炒,那位老先生暗自叫苦不迭。他只好在客廳和走廊裡,手拿空氣清新噴霧劑滋滋地一個勁兒到處噴,還得一個勁兒地向陸續到來的客人們抱歉。當小易帶著一頭一臉的油煙結束戰鬥走出廚房,客人們讚美不絕,我在洋洋得意的同時,終於注意到了主人臉上尷尬的神情,那上面分明寫著:下次再不敢在家裡做中國菜了!

2、老林遭遇尷尬的"飯菜香"
聽不少在國外的中國人抱怨印度人身上的那種讓人皺眉的咖哩香料氣味,殊不知對於西方人的鼻子來說,某些我們膾至人口的美食和油煙味也同樣令人不愉快。

老林移民後上了個政府找工培訓班,結束後還算比較順利找到一份工作。公司除了五個中國人之外基本全是老外,除了要適應西人的辦公室環境外,老林沒想到另一個問題讓他有些鬱悶。

第一天上班,中午吃飯時大家紛紛拿出自己從家裡帶的飯盒,在辦公室公用的微波爐中加熱後吃。一到中午,辦公室裡就飄溢著泰國香米飯、香菇雞翅、辣子肉丁甚至韭菜餡餃子的氣味。開始西方的同事們還都挺有禮貌地讚美"中國菜真香",讓老林和其他幾個中國人不知真假地著實得意了一番。可是不久,秘書在辦公室門上貼了一張小條:"今後中午請不要在辦公室用餐,熱飯請到休息室。"看到它,老林才明白原來某些氣味已經讓西方同事們忍無可忍了。

另外,中國人多講究爆炒,做的時候油要燒至高溫然後放肉放菜嘩嘩作響一爆即成。此時如在陽光下你會看到炒鍋周圍的空氣裡瀰漫著大量的油微粒,它們鑽進頭髮裡,沾在皮膚衣服上,家裡牆上地毯裡,散發著異味很難除去。而且初來乍到,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使用香水的習慣,特別是男性。有的時候早上炒了菜去上班,滿身的油煙味兒在老外眼裡其實跟咖喱味兒並沒有多大區別。

尷尬二:語言障礙導致的尷尬事兒

先拿夕子本人說事兒。03年我第一次到加拿大,那時候在溫哥華,後來我對我的LINC老師說,最開始困擾我的問題是去商場買東西找錢和去SUBWAY.

一到商場買東西就緊張,聽不懂收銀員說的數字,也不知道看收銀臺的屏幕,又怕別人笑話,每次都給收銀員一個大票,人家找回給我很多鋼崩兒,於是我就總有一大堆鋼崩兒,永遠也花不出去。再說SUBWAY,也就是一家遍佈大街小巷專做三明治的快餐店,每次看著SUBWAY門口的大手臂三明治廣告,很是覺得好奇,總想嚐嚐看,有次推門進去。好傢伙,對於初來乍到的新移民來說,簡單的一個點餐過程兼職就是一個英語測驗。從麵包要全麥、義大利式、白的、黃的開始,到裡面要放什麼料、當你被這些稀奇古怪的材料名字搞得頭暈腦脹之時末了還要問你吃什麼醬,說實話,到現在為止那些林林總總五顏六色的醬料名字我還沒分清楚。一頓下來,汗水直流再也不想去吃了。

我的一個朋友更有意思,她老公是主申請,對於家屬來說,英語不好是常事兒。平時老公上班去老婆自己去西人超市逛,又看不懂英文,兒子交待買一盒咖啡;我朋友想當然認為包裝殼上的東西就是實際的東西。挑了一大盒,以為是速溶咖啡,結賬的時候還納悶這麼便宜,結果回去打開一看,是咖啡壺用的濾紙。還有一次看到包裝紙上面畫著特別誘人的蛋糕,一大盒子買回去,結果裡面是麵粉。還是這個朋友,到多倫多第二天去買廁所用的手紙,結果把廚房用的那種清潔紙當手紙買回來;一邊買心裏還想,雖說看著身邊老外大凡都是胖子,是不是大PP都需要大手紙?

又回到夕子身上,我喜歡喝牛奶,那時候去DOWNTOWN上班要換三部車每天大清早就要出門,所以去超市特地買那種隨身裝的牛奶。正好超市大減價,整個開放式冰櫃裡面橫七豎八都是一個個塑料瓶裝的奶,也沒看太仔細;到了公司放到微波爐加熱,出來一層油汪在上面,我還得意洋洋地跟同事說,這才像我小時候喝的牛奶!然後就喝了下去,哇,當時沒把我甜死。他愣愣的看著臉漲的通紅欲吐不吐的我,說,你買的什麼牛奶?我就給他看了盒子,他哈哈大笑:你喝fat啊!這是煉乳!

還是可憐的夕子同學。剛來的時候坐公車非常緊張,生怕坐過站也不知道怎麼跟司機問。朋友教我上車投票後先問司機要一張Transfer,然後用這個為憑證去換乘同一方向的下一輛車就不必重複買票了。我就舉著上一張Transfer到下一部車,看著人家都把票投到投票箱裡,我也舉著Transfer小心翼翼地往裡塞;沒想到司機反響很大,用手擋住投票口向我比劃讓我把票往地下扔,我看了看地上,也沒有另外的投票口啊。於是看了看擋在投票口上司機的大粗手指,又想了想,瞅準了一個縫愣是把Transfer塞到投票箱了。現在想想,那個司機鬱悶的表情還歷歷在目。

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第一次參加加東三日游住酒店,晚上想問人要開水泡茶,問哪有hot water?人答道 in the bathroom。朋友英文不太好,第一次單獨出門心裏總是念叨著要對人家說謝謝,對不起什麼的。結果坐在車上被人踩腳了,一激動,連比劃的大聲地說道, "Thank you , Thank you"(謝謝)。坐在座位上的時候,在書包裡的手機響了,當時朋友光顧著想著剛才的尷尬事兒了沒有聽到,旁邊一老太太問他是不是手機響了,聽不懂,以為人家問他借手機,一激動,又比劃的說"no,no",那個人無奈的下車後,朋友到家發現自己的手機來電了。

這些當時讓人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的尷尬事兒,如今講來卻是覺得挺好玩。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到了新環境面臨新的生活,就要重新適應重新學習。那些跟隨我們多年覺得理所應當的習慣卻會在我們不自知的情況下,給他人帶來困擾,也給自己帶來不便。成長和變化本身就是帶著那麼一點酸澀的,不過這也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過程;當我們放開心懷真正融入到這個環境裡,體諒理解他人、檢視自己,我相信大家都會在這片土地上如魚得水,越過越好。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