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不幸被龍小霞2006年的論文預測到了,這本來是件好事,學者們本應從學術的角度研究一下相關的"可公度理論"的有效性和實用價值。事實正好相反,龍小霞被指責"連構造地質、地球物理這些研究地震所必需的課程都沒學過,預測地震已經遠遠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追根溯源,其導師也受到株連,罪名是"學術轉包","浪費點經費,造就幾個混飯吃的人才"。一個學術問題,竟變為刑事詐騙案,欲加其罪何患無辭!
"連構造地質、地球物理這些研究地震所必需的課程都沒學過"就不能預測地震嗎?非也。預測的方法有多種,有的從成因,有的從形態,有的從數字,有的從智能。可公度性預測恰恰就是抽去了事件的物理意義,僅從數字規律來預測事件的發生。度者,量也。可公度者,有共同的數字特徵也。大到天文軌道,小到元素週期,萬物皆有明顯的數字特徵。批評者連可公度性預測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不懂,怎能以勢定人罪名呢?
中國有著稱於世界的四大發明,為什麼後來又落後了?原因就在於歷代官商巨富的利益集團為了自身利益閉目塞聽,剿滅異見,愚民而求自身富貴平安。槍打出頭鳥,中庸保平安,最終導致"浪淘盡千古科學人物":沒預測出地震的都是人才,預測出地震的都是騙子,地不分南北,人不論老幼,一律剿殺乾淨。在科學的問題上,批評者能不能也科學一點:少一點屠刀的專橫,多一點筆墨的商榷?
"學術轉包"的現象有沒有?"浪費點經費,造就幾個混飯吃的人才"的現象有沒有?肯定有。但是,因為預測了2008年地震就被冠以"學術轉包"的罪名,不僅證據不足,而且有為利益集團效命之嫌:殺一儆百。我非常欽佩批評者的才華,但是,當你的屠刀砍向剛出茅廬的學子時,能不能三思而行?
學術問題只能用學術爭論的方法來解決。龍小霞2006年論文的科學價值是不容否定的,但也不是無懈可擊的。翁文波院士在對1982年華北乾旱的預測用到五元可公度公式,這還不能做出預測,他指出,"實際對乾旱中心的估計還要綜合其他信息才能做出的[1]。" 龍小霞受專業知識限制,其他信息不多,判斷的可信度受到影響。我們也不能因為有了龍小霞的預測,就認定某某部門失職:科學爭論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的學術觀點都可能有不同評價。
事實上,19年週期是月亮赤緯角18.6年週期的取整。全球地震確實存在18.6年週期[2],潮汐激發地震也在國內外研究中得到證實[3,4]。龍小霞2006年論文的結論可以有明確的地球物理機制的支持。從青年人身上可以看到,地震預測還是大有希望大有可為的。地震奪去了近7萬條鮮活生命,難道還要讓地震預測的爭論奪去地震預測者的"學術生命"嗎?
學術的問題為什麼不能用學術爭論的方法來解決?還是不要急於把學術問題刑事化。
龍小霞的地震預測論文說明瞭什麼? (2008-05-18 01:27:28)
標籤:汶川地震 龍小霞論文 李子遲 雜談 分類:雜文隨筆
近兩天,網上有人熱炒龍小霞的四川地震預測論文。我檢索了一下有關的資料,原來,這是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的幾位教師與學生,在2006年也就是兩年前,以龍小霞(研究生,女,四川成都人,1983年生,當時23歲;她的名字放在最前面,看來,這個研究成果或者說觀點,是以她牽頭、為主的)、延軍平(教授、博導)、孫虎(教授)、王祖正(研究生)四人署名,在當年的《災害學》雜誌第3 期、總第21卷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基於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區地震趨勢研究》的學術論文。文章的結論是:"總結以上幾種預測結果,可以看出,從災害信息來講,2007 年和2008 年的災害信號比較強,尤其是2008 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資料的統計規律,因此川滇地區下(幾)次可能發生≥6.7 級地震的年份為2008年。"也就是說,此文千真萬確在兩年前預測了今年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網上有人(基本上是非專業的普通網民在起鬨)懷疑這篇論文的科學性、真實性,這就不對了。一則,此文是發表在權威的《災害學》雜誌上;二則,見論文上的顯示,此文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三則,此文內的科研課題,雖然是由一個年僅23歲的研究生牽頭搞的,但是既然有兩名教授聯合簽名了,說明他們還是參與了此項研究,至少對其觀點、結論、預測是表示基本認同的。
也有人認為,該文內容是無稽之談。表面上,其中的推測似乎真的很簡單;可是,既然是人家專業內的研究,你"外行人看熱鬧",怎麼就能說明那就不科學呢?
也有人認為,其預測太籠統。地震預測,本來就不可能太具體(但肯定可以預測),又怎麼可能預測到發生在精確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哪個時辰,震中在哪個省哪個市哪條街、或哪個縣哪個村呢?當年的張衡地動儀,也只是預測在西北方向嘛!但你並不能因此就搪塞,就不重視,不採取應對措施吧?反正,在地震發生之前,幾乎沒有誰提到過這篇論文,沒有誰重視它。這就不能怪這篇論文,而應該怪我們的有關部門和人士了。
那麼,我現在想問的問題是,龍小霞這篇論文究竟能說明什麼呢?
一,地震並不是不可以預測,而是可以預測的(其實,不光是這篇小小的論文。1992年,中國現、當代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地震預測大師翁文波教授,曾預言美國兩次大地震的"神奇事跡",大家想必也都知道一些;更早的,東漢大科學家張衡,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瞭預告地震的儀器--地動儀,為中國人爭了光);雖然不可能很精確,但也應該引起我們重視。那些所謂的"專家"差勁、有關部門失職,這兩個罪名是鐵定的。方舟子曾經寫過不少好文章,揭露科學界的弊端和醜陋,可這次卻在維護地震方面的"專家",不應該。
二,地震既然可以預測,既然有人兩年前也已經預測了這次地震,可為什麼沒有引起專家和有關部門的及時和高度重視呢?再說,既然年輕的研究生都可以預測,那些 "德高望重"、"博大精深"的"專家"怎麼會預測不到?怎麼會沒有反應?畢竟,這可是他們的職業、專業、事業啊!我想:
1,可能是地震太複雜了,有關方面的工作太難做了;但是,你不能因為複雜、艱難就搪塞,就推諉,就什麼也不做啊!這可是你的工作,你的責任啊!
2,作者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研究生,"小人物"(儘管有幾個教授參與,但他們畢竟只是當配角,而且他們在地震學界的地位、名望也一定不是太高),所以不被地震學界重視。可是,當年在《光明日報》上第一次撰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不也都是些"小人物"嗎?MZD出現在GCD"一大"時,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說"時,伽利略向亞里士多德"宣戰"時,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時......不也還都是"小人物"嗎?當然,我們不能把龍小霞及其論文與這些大師及其偉大成果相提並論,但是,其成果、其見解一點也不被學界專家、有關部門關注和重視,還是很讓人寒心和失望的。這也反映,在當今文化、教育、學術界,論資排輩、各立山頭、學閥衙門的壞作風還是很嚴重的。
3,太平盛世,我們更多的是歌舞昇平、粉飾太平,紙醉金迷、聲色犬馬,停留於享受和閑適,太缺乏憂患意識,對災難太麻痺、麻木了。可是,這些年來,我們的天災人禍還少嗎?不說遠了,就說今年,從年初的南方大雪災,到藏獨、法國聖火傳遞出事、最近的口足手疫,再到當下的西南、西北大震災......人員財物的損失太嚴重了!血的教訓太慘重了!我不是危言聳聽,我不想做"烏鴉嘴",但我還是要警告大家,以後的事情還多著呢!這還只是剛剛開始呢!我們該警醒,該積極行動起來了。
總之,地震現在是已經發生了,搶險救災是第一位的。但與此同時,在下還是要多提醒大家幾句。在此次事件中,我們的有關"專家"失職,對可能發生的災害不夠重視,不大力、及時、長期呼籲;我們的有關部門失職,不大力、及時、長期採取預防的應對措施,等到事後才亡羊補牢,但畢竟巨大災難已經成為事實,是難逃其咎的了。而且,我們國人現在亡羊補牢,尚為時不晚;要是現在還不警醒,還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將來還要為次第的災禍"買單"的,則這種惡性循環的狀況將伊于胡底?
附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龍小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