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7年「反右」運動以前,我們就讀的北京清華大學中,常常組織各方面的專家、雜家、教授、知名人士來校講演。這些活動大大開闊了我們當時年輕學生的視野,更全面地瞭解問題的多面性,及引導大家更科學地探索任何重大問題。
力學專家錢偉長先生曾經講:「一切運動都是各種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自然界的現象。」
埃及建成阿斯旺大壩(納塞爾水庫)後,經地震研究機構的觀測和統計結果是周邊地震發生次數明顯增加,震級烈度也有上現象。這些情況已令全世界各國提高修建新水庫時的警惕。對此,中國政界、科學界、工程界人士也早都知道:「建造大型水庫,需千萬慎重,以免誘發地震,禍害人民。」
另外,可以用「壓球反應」來說明,特大型水庫中所畜水的容積,加上巨型鋼筋混凝土的水壩,壓在地球的一個點上,相當於大力用手來壓一個皮球。哪一個地方最容易裂開呢?並不是在按壓點正中,而是在按壓點澆灌的混凝土量(立方米),就可算出多大的力量壓在四川省的這一點上。這就是「壓球效應」。你能說與汶川地震無關嗎?!
汶川地震的原因是各種力綜合造成的,其中「板塊運動」和「壓球效應」應該是誘發這次地震的兩個主要因素,這次地震後的不斷餘震更是「壓球效應」造成的,因為「三峽水庫及水壩」的巨大壓力不能立即撒走啊!
如果有人說,沒有建三峽水庫時,1976年怎麼會有唐山地震?我告訴這位先生,別忘了,當年北京四周剛建成「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等等。這不是造成北京地區的「壓球效應」了嗎?!
建議讀者查閱原清華大學黃萬里先生堅決反對「建造三峽大壩」的意見書。可惜的是,中共個別領導人為了自己的「政績」一意孤行。可悲!
- 關鍵字搜索:
- 三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