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貴安的指頭明顯粗短,他說當地很多拓姓人天生
安塞縣一些"拓"姓村民認為自己是古時鮮卑族後裔
在陝西安塞縣建華鎮菜陽坪村的近300位村民中,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姓"拓"。這個拓姓家族至今仍認為,拓氏祖先古屬鮮卑族,居住在白山黑水的東北。
拓氏家族"根在古代東北"
"花見蜜蜂花兒開,蜜蜂見花刺展開......"遇到高興事,63歲的拓貴安會哼唱起民歌《採花調》。與其他陝北民歌不同,《採花調》沒有演唱時拖長的歌調。除了姓拓的,其他人都唱不熟練。"在拓貴安和族人看來,這是拓氏區別於陝北其他居民的標誌。而他們的根,"在古代東北,那裡有我們的祖先 --鮮卑人。"拓貴安說。
據瞭解,鮮卑族是一個"以山為號"的民族。那座"鮮卑山"可能位於大興安嶺的北麓。而在鮮卑族內,有一個複姓的氏族--拓跋。秦漢時,鮮卑隸屬匈奴範圍。西漢時,因漢族與匈奴的連年戰爭,鮮卑人被迫遷徙。其中一支拖家帶口往南行。而那時的陝北水草茂盛,遊牧為生的鮮卑人在此定居下來。其中,就包括一支拓跋氏族。至今,除了安塞的十幾個村有拓姓外,清澗、橫山和子洲等縣也有拓姓戶族。
定居下來的拓跋家族,與居住在陝北的漢人相互融合,他們開始學習農耕文明,漢人也吸收了少數族裔文化,"現在陝北豆面的做法,可能就是我們從鮮卑族學來的,在東北也有這種豆面的做法。"安塞縣民間歷史研究者張福社說。
祖訓:"拓姓男女間不能結婚"
隨著歷史的變遷,鮮卑族和"拓跋"姓逐漸消失,他們在與漢人通婚的基礎上,慢慢融合。但菜陽坪村拓姓人的一些習慣和生理特點卻與其他姓氏仍有不同。清朝,拓氏建了一口鐘,上面刻著祖先的名字,"名字中間都有‘爾'字,這在陝北漢族中起名不常見。"張福社說。
拓貴安的手腳比起其他姓氏的村民,指頭短,但關節更粗,力氣更大。"這不是水土原因,姓拓的不少人生下來就這樣。"拓貴安解釋。而在拓貴安一輩中有兩位已去世的族人,他們天生紅色捲髮,藍眼睛,"連鬍子都是紅色的,打眼一看就像個俄羅斯人。"拓貴安回憶。
除了體型上的差別,這一支"拓"姓人還嚴格遵守一條祖訓:"不論走到中國的哪個地方,只要也是姓拓,男女之間絕不能結婚,因為是一家人。"拓貴安強調。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陝西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