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媒體促中國防止大躍進式投資狂熱

 2008-11-26 03: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國務院近期推出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不到一週時間,各地政府也紛紛宣布大規模投資藍圖。目前,中國各地公布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0萬億元,香港媒體把這種現象稱為拼經濟變成吹牛比賽。有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的投資過熱實際上反映出計畫經濟的尾巴仍然存在。

*地方政府出臺投資計畫令人想起大躍進*

從目前中國各地公布的數據中看,宣布投資額最高的是雲南省,5年將投資3萬億元左右,廣東的投資也達到2.3萬億元。各地的投資總額超過10萬億元,已遠遠超標。香港的東方日報報導說,這種熾熱氣氛,讓人想起1958年各地大放畝產萬斤衛星的情景。

東方日報的文章說,很多項目最後能否獲得批准還要中央說了算。因此,最近一段時間,各省市的官員輪番進京,國家發改委的大小會議室被擠得水泄不通。其實,各省市提出的項目中,很多是在最近幾年宏觀調控中被中央喊停的項目,這次又被他們從抽屜中拿出來,改頭換麵包裝一番,再度上報。

一些分析人士提出警告說,以固定資產為主導的拉動內需之舉千萬不要走偏了方向,讓固定資產投資變臉為某些地方、某些官員的"政績工程",形成新一輪的"投資泡沫",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投資體制過於政治化*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商德文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已經有30年了,但是它的投資體制和一些根本性的制度並沒有改。因此,弄不好就會回到計畫經濟的運作方式上。目前的投資過熱就反映出中國的投資體制還是帶有計畫經濟的尾巴。商德文認為,中央拿出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引起各地的投資狂熱,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說到底,中國投資體制的根子還是在政治體制上。

商德文說:"它關鍵是一個投資體制的問題。投資體制上邊就是政治體制,因為它關係到國家政權和國家的職能,它的根還是在政治體制方面。這些東西都是一些現象。它要有三權分立,像美國那樣,像西歐那樣,有三權分立有議會,議會就卡住了。議會給你報什麼項目,議會多少議員代表多少政黨啊,就給你卡住了,是不是,美國總統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而現在國務院一下個命令,發改委一弄,發改委一批,或者管經濟的副總理一批就拍板了。就是沒有法治,市場經濟是個法治經濟,而你這兒還是搞老一套。"

東方日報的評論說,1958年的大躍進,在一年多瘋狂之後是三年多的極端困難,全國餓死上千萬人,如今歷史又發展到投資大躍進,等待中國人的會是什麼?

*地方利用中央號召乘機多撈好處*

北大的商德文教授則認為,儘管中央政府有必要控制目前的過熱投資,但這一次的投資熱與1958年的大躍進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他說,當年的大躍進是從上到下的一場群眾運動。而現在是中央想要救市,只不過是地方利用中央的號召趁機爭取給本地多撈一些好處。

商德文說:"58年的大躍進就是浮誇,大躍進是毛澤東搞的群眾運動。而這一次呢,它不是作為一個運動,而是作為一項解決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措施。但是地方上呢,因為它報項目就有錢,有資金,有資金就有建設。我管你什麼項目,能報的就報,至於你批不批那是另一個問題。"

南方網刊登了一篇署名禹門生的評論,題目是:警惕"大干快上"的投資狂熱。文章說,不少地方曾經狂熱地追求"GDP",大搞"跨越式發展",就連一些基礎較差的城市也盲目地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很多符合地方發展實際、具有地方發展優勢的產業得不到扶持,落後的產業結構得不到及時的調整。

禹門生說,也許,某些地方官員企盼能從中央4萬個億投資分得一匙,直接落入自己的口袋,或者是挖空心思去"跑部錢進",找到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補償民生和可持續發展的"欠帳",掩蓋決策失誤,標榜自己的政績。他說,在新一輪的發展中,要警惕地方"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投資狂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VOA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