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熱吃"一向是中國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話,不過,這種禮節似乎應該改改了。
近日,臺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表示,"中國人愛吃熱有一個原因是,許多食物的美味需要靠溫度來‘激發',而中國人的味覺和嗅覺早已適應了這種被溫度激發出的香味,所以熱食成為國人千百年來不變的飲食習慣。"邊疆說。儘管如此,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與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可形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中醫也不主張飲食過熱。中國中醫科學院東直門醫院內科教授姜良鐸說:"在消化道內,食物的消化過程適宜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
因此,最合適的食物溫度是"不涼也不熱"。"許多家長在給小寶寶餵飯時,都會吹至微溫後再餵,其實,這個溫度對成人來說同樣是最合適的。用嘴唇感覺有一點點溫,也不燙嘴,就是最適宜的。"姜良鐸說。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該講究溫度。日常最好飲用溫水。水溫在18∼45℃之間。過燙的水不僅會損傷牙齒的琺琅質,還會強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過50℃。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