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清楚,他們不許人訴說文化革命的罪惡,這罪惡的老戲就會新演。他們要講以人為本,結果是學生還在以師為敵。他們不准說土改、鎮反、統購、大躍進、文革那些歷史的真相,貫穿那些運動中的告密慣性與慣力,就仍在下一代又下一代身上表現與反映。他們的白皮書不是說人權狀況己很有改善嗎?楊教授公開的言論自由,仍受學生與公安的侵犯。其實,幾十年來,中共推行的所有革命運動,都是靠竊密告密作武器,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對抗資本主義陣營時,蘇聯史大林的特工就從美國羅森堡夫婦竊走核秘密,中共今日以商業進出口公司活動於世界,暗地仍在竊取高科技秘密。一部中共史,有一條黑線貫串的就是他們稱為無形戰線的告密竊密的特工史。從蔣介石身邊有中共地下黨員郭汝瑰為他編製徐蚌會戰計畫(中共稱淮海戰役)大將胡宗南進攻延安,有中共派的特工熊向暉在身邊出謀。所以,102歲的孫元良將軍接受居美作家鄧義的採訪時要批判毛澤東那"槍桿子出政權"的說法,稱中共是特工出政權。瞭解竊秘告密在這個邪黨中的地位,就能更明白今日大學生告發老師的源流與背景了。
告密,歷來視為卑鄙小人的宵小行為,在中國這道德倫理社會,是最受譴責與不恥的。但是,在中共的辭典裡,卻是好的表現,早在1950年代的大中小學,有一個最流行的名詞叫:靠攏組織,把這名詞剝開一看,就是向黨組織匯報與反映情況,在大陸的每個人,即便未入單位,他的檔案裡,日積月累塞滿了告密者遞的匯報與條呈,文革中流傳於社會的那些檔案,曾曝光檔案裡那些對人的監控,引人憤懣。那幾十年的毛時代,反映情況靠攏組織成風,在黨內,告密,視為黨員的優秀黨性;在黨外,是入黨前表現靠攏黨組織的手段,因此,這種你告密我,我告密他,正是毛澤東在人與人之間搞階級鬥爭的條件。告密竊密使他們的黨性,人性卑劣化、小人化,流氓化了,由這麼些人形成的組織,能稱現代意義的政黨嗎?並且,把黨裡的告密,推向社會,街道派出所與居民委員會,就是收集匯報與小報告的單位,他們逼五類分子與管制分子,去匯報自己的思想與活動時,還必須匯報檢舉別人的活動與言論。利用壟斷一切生存資源的分配,如給一份工作做誘餌,給一點虛榮與小惠作獎勵,就可以在居委會指揮下,組織無知婦女為小腳老太婆偵緝隊,到處緝拿可疑現象,去密告可疑人物,在嚴密佈置情報網方面,納粹不及,蘇聯也不如吧?
1950年我進入單位;最令我驚訝的是一位中共黨員在所謂反封建運動中,為了表白自己與封建家庭的徹底決裂與背叛,把家庭隱私與父親隱私在小組會上向組織告密,受到表揚又在單位及其他單位去巡迴表演這種堅定的反封建立場。我看到幾千年的倫理社會,以忠於黨代替了忠於父母的孝,以階級關係代替父子、兄弟、朋友關係。社會開始崩裂了。
翌年,我到廣漢參加土改工作,鬥地主之前,要蒐集地主的劣跡,就又背著地主先發動農民告密與檢舉,工作組就常收到民兵與所謂積極份子的情報,捕風捉影,猜疑推斷,都成了打垮所謂地主威風的口實。傳統的禮義社會、和諧的宗族與鄰里社會,也撕裂了。
從1955年的肅反與審干到1957年的反右運動,肅反中提倡的懷疑一切由疑點寫成的那些告密材料;在反右時,都成了劃右派的依據,而大字報對人身攻擊的材料,這種告密公開化的活動,又成為打右派的手段。其實,這些手段早在1930年代的川陝蘇區,就存在了,1956 年,我出差到萬源作調查,當地民眾告訴我,33年,只要你想報私仇,去張國燾的紅軍告密,說你仇傢俬藏糧食不交,晚上, 紅軍就去殺了全家。這家的親戚不服,又去密告那告密者私通"白狗子"(國軍稱白軍,蔑稱白狗子)於是;紅軍又去捕殺告密者這一家。這種 1930年代的赤色恐怖,到了1960年代,毛澤東發動的文化革命,造反派的抓對立派別的人,懷疑是探子、間諜而用私刑懲罰,豈非老戲新演嗎?
自從中共的黨化教育進入學校,黨主一切代替了教授治校,把學生都變成黨主的奴才,以告密去討好主子,這種校風,還是從幼兒園的孩子就培養了,阿姨把向他(她)去告密的孩子視為乖娃娃,還挂紅花哩!人們說的黨化教育灌輸的狼奶,是從孩子就抓起的呵!
告密活動是由階級鬥爭發軔的,為階級鬥爭服務的,諺語說的"鶴蚌相爭,漁人得利"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都可解釋挑起鬥爭者的詭秘。告密正符合專制者分而治之的陰謀,今天,這陰謀己擴張到海外的華人社團與民運組織。中共用告密把人奴才化、工具化,使人在互相鬥爭與猜疑中喪失互相信任;社會千呼萬呼要講誠信,市場不要欺詐,這告密對人心理產生的病變,不根除,能恢復人良性的誠信關係嗎?華東政法大學這學法的學府,學生竟然由告密顯示對憲法中言論自由的無知與蔑視,豈非荒誕得可笑嗎?這樣的未來法律工作者,能是法制建設者嗎?告密,敗壞了中國為數不少人的素質,阻礙了現代人與現代公民的發育與成長,把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破壞,把人的真、善、美嚮往扼殺,使民族素質與精神低劣化,要獲得恢復,可能要一兩代人的努力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曾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