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臺灣關係密切的一些美國商業團體和經濟學家呼籲歐巴馬政府提升美臺經貿關係,考慮與臺灣開始雙邊自由貿易談判。但是專家認為,簽署美臺自由貿易協定並不僅僅是美臺雙邊關係問題,而必須要把它放進美中臺複雜的三角關係中考量。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和美國保守派智囊機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瓦爾特.洛曼不久前在華盛頓時報上發表文章,呼籲歐巴馬政府把啟動美國和臺灣的雙邊自由貿易談判提上議事日程。
文章表示,作為美國的第十大貿易夥伴,臺灣是美國理想的自由貿易夥伴。美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有利促進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出口。文章指出,臺灣是美國海外最大的農產品市場之一,雙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後,預計僅稻米和牛肉等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就會每年高達5億美元。
文章認為,美臺之間在高科技領域貿易合作的前景更為可觀。臺灣是美國全球科技產品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臺灣公司幾乎同美國所有科技領先的大公司都有合作夥伴關係。
文章在談到美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必要性的問題時最後指出,除了經濟互惠的利益之外,美國和臺灣共享熱愛自由的崇高價值,具有發展自由貿易夥伴關係的價值基礎。
*洛曼:在國會有廣泛共識*
文章的作者之一、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說,美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在美國國會具有廣泛的共識,但就是在政府層面上難以啟動。
他說:"這一理念得到國會兩黨的廣泛支持,每個人都覺得應該在這方面做一些事情,國會聯署要求總統推動美臺自由貿易談判議案的議員人數年年都在增加,但最後都無果而終。但是也許今年會有所不同,實際上我們只是希望今年會有所不同,我們將更加努力地推動這項事業。"
每一屆國會都提出推動美國和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法案。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麥克斯.鮑卡斯是這項法案的多年發起人之一,這項法案得到國會參眾兩院頗有影響的臺灣事務議員團的廣泛聯署和支持。眾議院加入這個議員團的人數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參議院達到四分之一。
*韓儒伯:美應助臺重返國際社會*
美台商會主席韓儒伯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灣在國際社會被邊緣化的傾向正在日趨嚴重。目前亞太地區多邊和雙邊自由貿易談判有1百多個,世貿組織中的自由貿易談判超過250個,不幸的是,這些談判沒有一個涉及到臺灣。韓儒伯呼籲,美國應該在讓臺灣重返國際社會方面起帶頭作用。
他說:"令人遺憾的是,布希政府出於種種原因,決定改變克林頓政府派內閣級官員同臺灣接觸的政策。美台商會認為,這不符合我們在國際市場的經濟利益。我希望歐巴馬政府把這個問題當作一個將要推行的政策建議來看待,不要只做權宜之計,而是要在美國這個重要的第十大出口市場全面地、更強有力地代表美國的經濟利益。"
*帕迪拉:自貿協議涉及美中臺關係*
美國C&M國際有限公司執行主任克里斯.帕迪拉曾在布希政府中擔任商務部副部長,他贊同臺灣打破國際邊緣化的努力,也贊同美國同臺灣深化經濟聯繫。但是他提醒人們,簽署美臺自由貿易協議不只是美臺之間的雙邊關係問題,而且涉及到美國、中國、臺灣的三角關係,必須慎重處理。帕迪拉對於最近兩岸經貿關係不斷密切感到高興,他說這種形式給深化美臺經貿關係提供了一個契機。
"中國和臺灣正在深化它們的經濟關係,這就使美國在政治上更容易加深同臺灣的經濟關係。比如說,如果臺灣決定同中國在友好和建設性氣氛中進行兩岸綜合性經濟協議談判,那就會使美國更輕鬆地說,你們在深化彼此的經濟關係,我也要和臺灣做同樣的事情。我們把這種形勢稱作‘並行',它將為美臺關係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兩岸綜合性經濟協議包括髮展更優惠的經貿措施,例如取消貨物的貿易關稅或非關稅壁壘,甚至不排除採取共同對外關稅及貿易政策。按照臺灣政府的想法,綜合性經濟協議是介於自由貿易協定與大陸和香港簽署的更緊密經貿安排之間的第三條路線,即可以規避"國與國"爭議,也不會有臺灣主權被矮化的聯想。
前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帕迪拉表示,兩岸綜合性經濟協議的設想也許能夠成為美臺未來深化經貿關係的一種模式,因為它既包括了自由貿易協定的實際內容,又可以繞開美中臺三角關係中敏感的主權政治因素。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商業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