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
羊肉泡
我的朋友安迪是一個曾經在陝西生活過多年的香港人,比一般陝西人還喜歡吃羊肉泡饃,我請他到深圳"老西安",這個店的羊肉泡是自稱八絕之一的,那兒就是深圳陝西食客的天下,最絕的是電視裡放"貓和老鼠",用陝西話配的音,安迪在那兒吃飯,笑得臉都快撮成包子了。
我到香港,安迪輪著請我吃各國美食;他來深圳,我只請他到深圳"老西安"吃羊肉泡即可。去年他去陝西出差,特意打電話,用他那香港話摻和著陝西話說,他在西安"喋"(吃)羊肉泡呢!我覺得這人可能有"氣味依賴症",一聞見羊肉味兒他就像打了雞血似地興奮。"氣味依賴症"是個很奇怪的東西,斯琴高娃就有"牛羊糞味兒依賴症",在外地拍戲,劇組乘車路過一個村莊,看見村邊圈著一群牛羊,趕緊讓司機打開車窗,讓牛羊糞的味兒飄進來,她表情極美地閉著眼睛拚命吸氣,十分愜意地享受著。我特意問過她這事兒,她笑了,又仰臉閉上眼睛抒情地說:"啊!那是多麼美妙的味兒啊!"
這種"氣味依賴症"如果受到阻礙會怎麼樣?比如會不會因為一個饅頭引發一場血案?可能的。古代,就曾為了一碗羊肉泡饃,的確發生過戰爭,還把一個國家給滅了。
事發戰國--中山國國君用羊肉泡饃(羊羹)宴請各級幹部,分到大將司馬子期那兒沒有了--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做羊肉泡需要時間,經夜熬煮,才肉爛湯濃,不是煎雞蛋那麼快,況且那個時候人點心眼實誠,不會給裡邊兌點開水什麼的。一碗羊肉泡沒吃著,多大點兒事兒啊?可是,司馬子期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一氣之下叛國,跑到楚國去了。楚國當時正想吞併其他小國呢,司馬子期懷著一碗羊肉泡的仇恨,勸說楚國攻打中山國,並將自己掌握的中山國的軍事情報悉數奉獻。結果,中山國被滅了。中山國君要是早知道自己因為羊肉泡做少了,不夠分,導致司馬子期生氣引敵滅國,一定後悔得自己恨不能變成一隻羊,直接跑到司馬子期肚子裡去!這事兒見《戰國策·中山策》。《戰國策》因為上海某博士考證是"臥槽泥馬"一詞的出處,而變得可疑起來,你要說什麼東西出自《戰國策》,有人會懷疑這個到底有沒有?這個還真有:"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子期怒,走楚說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司馬子期吃不到羊肉泡而大怒,很可能就是他有"羊肉泡依賴症"。但這個除了能說明羊肉泡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深受歡迎的美食以外,不具有其他說服力。能說服人的恐怕還是這種世故解讀:因為領導給的羊肉泡不是一般的羊肉泡,在習慣望風梯榮、迎風接屁的朝廷,別人都吃到了,獨獨你司馬子期吃不到,原本可能是廚房少加一瓢水,或者分羊肉泡的侍者沒掌握好份量,但是別人會聯想到你不受領導重視,領導故意給你難堪......司馬子期在別人呼啦呼啦吃羊肉泡的響聲裡,感到了巨大的孤獨和憤懣。於是,他"拉登"了。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一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